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超强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第2/2页)
身躯。它们仿佛温泉水般滋润金翅大鹏的元神,一点点驱散金翅大鹏眼底的恐惧。 远处玄冥祖巫的巨型冰像从内部裂开一条条缝隙,漫天飞舞的冰晶也逐渐消融成水,化作一粒粒晶莹的雨滴从空中飘落, 有仙人感叹道:“此刻的洪荒真安宁。” “不知不觉竟然过去这么多年了。”另一名仙人说道,“忽然想起小时候的事情。” 他们的话引起更多仙人的共鸣。 “从前我连打雷都害怕,现在抬手就是一道雷法,变化可真大!” “本座刚踏上修行路时结识的好友现在全老死了。” “修行无岁月啊!” “......” 一名仙人感到困惑,他纳闷地问道:“你们怎么突然变得多愁善感了?” 仙人们微微一怔。 是啊! 他们的道心早已稳固如山,怎么突然就怅然若失,开始追忆过去了呢? 什么东西影响了他们? 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世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须臾之间斗转星移,太阳沉沉落下,一轮皎洁的明月升到黑天鹅绒般夜幕的正中央。 淡淡的月光宛如一层轻薄的纱,披在洪荒大地上,掩去白日的喧嚣,为众生的心灵带来安宁与平静。 在明月正中,皎洁的月光凝结成一道长发如瀑的窈窕背影。她没有回头看众生,只对着月亮轻吟:“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应垂泪。” 短短四句诗,凝聚了她对时空的遐思、对生命的思索、对现在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恍惚间,众生望见曾站在同一块土地上的生灵如流水般相继逝去,他们内心深处某根柔软的弦颤动了一下,久久不能回神,直到皎洁的月光在造化天碑上勾勒出一行行清瘦的文字。 常羲是太阴星孕育的先天神灵,太阴星真正的主人,后世的嫦娥跟她相比只是一位居住在太阴星上的仙子。 “原来是月神常羲!” “竟是她!” “吾尚未修行就听母亲讲过她的传说。” “方才那几句诗是月神所创吗,好有意境,不过人族是最近才诞生的,月神很关注他们吗?” “......” 众生对月神常羲并不陌生。 在莽荒年代,太阳和月亮都曾是洪荒大地上最流行的图腾,因此众生对太阳和月亮上的神祗也有所了解。 令众生感到好奇的是造化天碑对她的评价,什么叫本应同羲和一并嫁予帝俊,但对无生道主一见倾心? 他们心中燃起熊熊大火! “无生道主截了帝俊的胡?” “月神见过无生道主!” “终极秘辛啊!” “帝俊知不知道这件事?” “月神为什么还留在太阴星潜修?” “无生道主不喜欢月神吗?” “......” 不仅众生感到吃惊,连身为无生道主坐骑的罗睺也惊得合不拢嘴。他震惊地望着太阴星,脑海中转过千万个念头,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月神对主人一见倾心? 什么时候的事情? 主人怎么从没提过这件事? 无数个问号填满了他的脑壳,他只犹豫了一瞬间,随即便掐动法诀,朝混沌外掷出一道梭形信符。 另一边,正在等待无生道主开放故居的帝俊见到这个排名后当场愣住了,回过神后急忙传音询问羲和:“这是怎么回事?” 羲和也感到困惑:“我去问问常羲meimei吧,但据我所知,她自始至终都对你没有任何好感,若是对无生道主一见倾心,那应当是很久之前的事情。” 很可能久到难以想象...... 大能们也兴奋地议论纷纷。 “除了归来的红云,洪荒上竟还有生灵见过无生道主真容,且隐瞒了这么多年!” “月神是位有故事的仙子啊!” “月神扭转天命,对无生道主一见倾心,但却留在太阴星上没随无生道主离开,她的故事多半是个伤心故事。” “本座正打算追求月神,示爱的宝物都准备好了,现在还是算了吧,本座不配。” “哈哈!太惨了!” “......” 在大能们还在热烈讨论之时,羲和已经翩然踏上太阴星的月华,她释放自己的气息,轻唤一声:“常羲meimei!” 四周的月华悄然涌动,露出一条古朴的石板路。羲和心中了然,玉足点地,眼前光影一阵变换。 她出现在一座青砖绿瓦的四合院里,一眼便望见坐在角落里秋千上的常羲。 现实里的常羲比幻象更有气质,她坐在月华散发的粼粼白光里,漆黑的长发如瀑披散,身周飘荡着若有若无的伤感。 常羲已然知晓羲和的来意,她对羲和露出一抹腼腆的笑容,轻声道:“原来他是无生道主,难怪我寻他那么久一直找不到,还以为他已经陨落在大劫里了呢。” 羲和感到困惑,她走上前握住常羲的手,关切地询问道:“好meimei,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怎么认识无生道主,他离开洪荒时为什么没有带你一起走?” 常羲抿了抿嘴唇:“这不怪他,我和他初遇的时候还只是一缕尚未萌生灵智的月华。等到我化形之时,他已经不在洪荒了。” 羲和惊呆了:“什么?” “诞生灵智的第一眼就望见了他。”常羲的目光逐渐迷离,意识陷入美好的回忆当中,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神情:“我爱趴在他的头上,他从不驱赶我,还为我念月诗,用法力滋养我......” 羲和认真地倾听着,这可能是全洪荒唯一一段有关无生道主的故事了。 混沌初开,洪荒大地上一片死寂。 某一日忽然有位玄衣少年来到清冷的太阴星上,他左手舞剑右手举杯,在清冷的月华中高声放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