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4章 乱世谋正略 (第1/1页)
“阿呆!” 朱元璋终于想起来了,阿呆可是陈家忠实的仆人。 “阿呆,你,你怎么到了这步田地啊?” 阿呆现在就像个野人,免不了让人疑惑不解。 “唉,重八兄弟,哦,不,朱大帅……” 阿呆看着面前的朱元璋,他已经不是曾经给地主放牛的朱重八了,竟然是如此威风的义军大帅,赶紧改口道: “真是一言难尽,那一年,少爷带着我们全家出走……” 朱元璋和阿呆坐在枣树下,午后的阳光煦暖如春,阿呆便详细给元璋讲述了那段过往。 “唉,也不知少爷他们现在身在何处,阿呆就在家候着,总有一天他们会回家来的!” 多么忠诚的家奴啊! “阿呆,重八自从和少爷分别后,一晃已经五六年,现在虽然每日东征西战,成为了义军的首领,可重八对少爷思念甚矣!” 朱元璋无限感慨道: “乱世出英雄,重八相信聪明睿智的少爷,一定不会有事,我们肯定能和他再次见面的!” 元璋站起身来,枣树上的乌鸦叫得人实在烦躁无比。 “啪!” 元璋旋即挥手一掌,击向了这棵百年老树。 “咔嚓!” 足有二人合抱这般粗细的枣树,发出了一声清脆的断裂声,树干居然被朱元璋一掌击折! “啊……” 众人大骇! 元璋真乃神力啊,这一掌没有千斤力度,也有八百斤重了! 呼啦啦,树顶上的黑鸦惊恐飞逃,树倒了,它们的家自然也就没了。 “阿呆,你可愿意加入义军?” 朱元璋不会就这样丢下阿呆,动员他加入到自己的队伍中。 “我,我自然愿意!” “好!” 元璋很高兴,一把拉住阿呆的手,便朝院外走去。 “大帅,等等……” 阿呆转身往回走了几步,这就要离开了,他还真有些舍不得。 虽说自己只是陈家的奴才而已,可这么多年来,阿呆早把陈家庄当成了自己的家,充满着深深的眷恋。 “老爷,老太太,奴才这就要跟随朱大帅走了,上天保佑您二老,等到打败了鞑子兵,少爷回来了,阿呆还来陈家为奴!” 阿呆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朝着山后方向,倒地磕头道。 朱元璋一怔,这个阿呆还真是有情有义之人,就连已故的陈家老太爷、老太太,都依然记挂在心里。 元璋也想起了老太太的模样,当年他在陈家避难疗伤,老太太可真是菩萨一般的人,对他关心照料有加。 “扑通!” 元璋也跪了下来,同样磕了三个响头。 “陈老太爷、老太太在上,他日重八若得圆满,定然在陈家庄为二老修祠建庙,歌功颂德!” 两个人各自祷告了一番,这才起身而去。 同样在缅怀逝者,但阿呆和朱元璋的胸怀大为不同,阿呆只想继续作陈家的奴仆,尽忠尽孝,而元璋的志向却是天下…… 回到义军队伍里,朱元璋立刻恢复了统帅的模样。 “传令,军队开拔!” 朱大帅向朱升下令道。 朱升立刻高举令旗,几万人的大军便整齐有序地排好了队列,并按既定的节奏和序列,开始出发。 朱升何人? 他是明代开国谋臣,官至翰林学士。 因朱升出生在晨曦之初,太阳东升之际,其父取之昌盛、吉祥之意,为其命名为朱升。 至正十七年,朱元璋一路攻城掠地,重兵包围徽州府城,为免百姓受害,朱升冒万箭之簇,独立城下,说服守城元帅福童开城归降。 后来,朱元璋又攻婺源,却“久拒不下”,听三军总管、大将邓愈说,这里有个隐士朱升,是个有学问、有影响的人,相当于诸葛亮。 朱元璋闻言大喜,微服夜行,从连岭出石门,亲临其室拜访朱升。 朱升果然智慧超群,对朱元璋也是佩服有加,二人彻夜长谈,彼此畅所欲言。 最后,朱升向朱元璋呈交了三个计策: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甚为欢喜,不住点头…… 短短九个字,囊括了乱世之中的治世谋略,足以体现出朱升赛诸葛的智慧。 他的政论从战略上提出了创基立国的策略,朱元璋在之后十年之久,只称“吴国公”,直至打败陈友谅后,才改称吴王,就是采纳了朱升的建议。 在朱元璋攻打徽州、婺州、处州和鄱阳湖大战及和陈友谅、张士诚多次的交战中,朱升在军事上提供了大量的谋略,为消灭元朝,统一中原,建立明王朝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个好汉三个帮。 自从加入“明教”之后,朱元璋始终奉行“清净、光明、大力、智慧”八字精神,他手下的能人志士,当然不止朱升一人。 在反抗元朝统治过程中,明教又与白莲教徒为主的“红巾军”相互融合,可以说你中由我,我中有你。 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元起义斗争,在整个黄河和长江流域,拉开了序幕…… 朱元璋的大军向着南方浙江一带推进,他准备在江南建立长期的根据地,以备与元军展开持久战, “大帅,如今之计,当有远谋,我们与各地的义军各自为政,虽然都是反元义军队伍,但迟早会起内讧!” 管军总管汤和在元障侧身说道。 汤和的话立刻让朱元璋心里一笑。 “鼎臣兄(汤和字)和元障心有灵犀啊!” 两位发小相视一笑,二人心里早有计议,所谓一拍即合。 “天德(徐达字)兄弟已经到达和州,我们便快马加鞭赶去,日后再图大义!” 朱元璋眼望南方,爱将徐达并没有陪同一起来濠州,他的队伍杀进了安徽一带,成为了义军的先遣部队。 和州是江淮水域要冲,位置十分便利,朱元璋将此处设为根据地,不失为明智之举。 朱元璋的军队纪律严明,朱大帅自从脱离了郭子兴部,早对起义军松散拖拉的作风深恶痛绝,他拉出队伍伊始,就制定了安民、亲民的军令。 对sao扰百姓,巧取豪夺等劣行严惩不贷,为此杀了不少咎由自取者,使义军上下无不自危而自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