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2章 清明时节雨 (第1/1页)
,明功 “姑娘,姑娘,快醒醒!” 半夜时分。 小青在沉睡中被人叫醒。 但尚在恍惚中,小青已经冻得有些僵硬了,幸亏有好心人来到了船舱。 一位老妇人和一位十几岁的小姑娘,出现在她面前。 小青慢慢睁开眼睛,但只有潜意识,根本无法辨识眼前的一切。 原来眼前人就是芳芳和她的母亲。 母女二人乘船来到武昌城后,已是身无分文,而且举目无亲,好心的船家便让她俩在船上借宿一晚。 小青到来时,母女俩一开始有些害怕,不知此人是何来意,一直躲在船舱的一角,不敢做声。 直到入夜后,妇人才壮着胆子,去查看小青的状况…… 赶紧要救人,否则这位女子就会被冻死,妇女俩焦急万分。 “大嫂!” 胡二突然出现了,母女俩吓了一跳! “大嫂莫怕,无忌英雄惦念你母女的状况,江上夜晚寒冷,差我特意送来了棉被!” 原来如此,芳芳母女俩充满了感激。 “多谢小英雄惦记,我俩自可过活,可眼前这位女子情况令人堪忧,能不能……” 妇人充满了同情心,想让胡二搭手相救。 胡二看到小青,也是大吃一惊,不知如何是好。 “劳烦壮士将女子背去客栈,好歹给碗热水,她,她快冻死了!” 善良的人不会只顾及自身的安危,妇女俩时时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胡二干的坏事太多,就当积德行善了!” 胡二当机立断,抱起小青就往客栈奔去,母女俩紧随其后…… 张无忌一直没有睡踏实。 他一路乘船到达武昌城,原本怀着见到赵华阳和常遇春的无限渴望,可现实无情地打击了他。 武昌城被陈友谅部占领,而且成为了他的帝都,明教的义军自然不在城中,他们相互之间亦敌亦友,可谓一山难容二虎。 茫茫人海,又去哪里找寻呢? 无忌睡意全无,又想起了同船而来的母女俩,她俩执意不肯来客栈住宿,再贫贱的人,都有活着的自尊和底线。 半夜差胡二去送棉被,这已是无忌能做的全部了。 “英雄,快来救人!” 胡二闯进了房间,无忌赶紧点灯。 “啊,小青姑娘!” 张无忌大惊失色…… 翌日凌晨。 春日跃然于江面,晨曦渐渐散去,武昌城已然苏醒。 城门已经打开,百姓开始自由出入,不知何故,今日没有守城的军士,行人可以畅通无阻。 只见他们的手臂上都挽着竹篮或包袱,神色凝重,脚步匆匆,出城的人明显比入城的人多。 不多时,城外渐渐升起了缕缕青烟,空气中弥漫着香烛纸火的味道,依稀还传来爆竹的声响。 今日是寒食节! 百姓一早就出城去烧纸上坟了,难怪城门会大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昨夜的雨已经停歇,难得的一个晴日,百姓便抓紧时间去扫墓祭奠亡人了。 春江楼内。 躺在房间床榻上的人不是陈功,而换做了小青。 人还没有苏醒,身上压了几床棉被,房间里围满了人。 李若云还在低声抽泣,陈功、少保、无忌等人静默不语…… “面来了!” 跑堂一声吆喝,竟然将热腾腾的热干面端进了屋。 大家一早起来,都没有吃任何东西,每个人都关心着小青的安危,忘记了饥饿。 “少爷……” 小青终于发出了一声微弱的呼唤! 她醒了,脸上有了红润的颜色,眼睛乱转着,看着屋里的人。 “小青!” 陈功高兴地叫了起来。 “开饭!” “热干面喽!” 众人一哄而上,宛如饥饿的猛兽,端起饭碗,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气氛一下子又变得热烈起来,久违的欢乐回到了大家身边。 热干面吃起来有嚼劲,面条好像有点硬芯,这其实就是热干面的特色,加上芝麻酱的醇香,味道确实很特别。 一个个吃的津津有味。 “鱼来啦!” 跑堂的又医生吆喝,端来了红烧武昌鱼。 这可是久负盛名的美食,伟人曾有诗云“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 “无忌,陈功思念久矣!” 陈功拉着张无忌,二人来到隔壁房间。 久别重逢,兄弟二人有太多的离愁别绪,真是千言万语难以叙尽。 “兄弟,自从麻城一别,一晃已近一载,陈功每日无不思念兄弟,今日终得重逢啊!” 陈功真的有所动情,眼睛湿润了。 “少爷,无忌也日夜想念着兄长,能够在此地相见,我们终归有缘!” 有缘,有缘,决对的有缘。 “不知少爷如何到了武昌城?” 无忌进而问道。 “唉,实在是一言难尽啊!” 陈功这才将这一路的周折,慢慢讲给了张无忌,无忌闻言,也是充满了感慨。 “无忌赶到此地,原本是奉了师命,来见赵华阳赵师叔的……” 张无忌也把返回武当山,遇见鸠摩罗等人前来逼山,师伯和师父们又交给他密信,辗转来寻赵华阳和常遇春的事,详细讲了一遍。 原来是这样。 陈功同样唏嘘不已,人生的境遇都不尽相同,身如浮萍,命如草芥,不经意间都会被卷入历史变革的洪流之中。 小人物只能苟且偷生,改天换日的大事件,就留给那些能够名垂青史的大人物去完成,这是历史的选择。 现在陈功身边聚集了更多的大小人物,刘伯温和巴士鲁姑且算作“大人物”,而他和少保、无忌、小青等人,只能是“小人物”。 不管是什么人物,大家既然聚在一起,就是拴在同一根绳上的蚂蚱,必须共同面对今后的处境。 巴士鲁是商人,在乱世中寻求着财富,刘伯温是谋臣,同样在乱世中谋求着名主,唯有陈功等人似乎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用混吃等死来形容,好像也不太恰当。 没有目标,其实就是最好的目标,命运裹挟着众人朝前奔涌,谁能真正把握自己前进的方向呢? 只有一个声音可以做出回答,那就是----历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