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_380.领导,我们有困难(怒更一万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80.领导,我们有困难(怒更一万八) (第4/4页)

神气,昂扬、向上、喷薄欲出的精神气。

    相比之下项家的青年们头发干枯发黄、面容多瘦削,打眼一看他们沉默寡言、死气沉沉。

    叶长安对项玉环说:“女同志,你不是要当导游吗?”

    项玉环笑道:“小秋爷爷其实我就是那么一说,我哪有这样的资格?不过我可以领着你们先去找我们支书……”

    “不去找老王,你领着我们先简单转转。”叶长安打断她的话说道。

    项玉环痛快的说:“那行,这样吧,我领你们先上山,咱们中途会经过祠堂,祠堂有我们社队企业的服装队。”

    魏崇山感兴趣的问道:“你们生产队有社队企业?”

    项玉环说道:“有呀,就是王老师领导着我们办起来的,每个季度给社员们发分红,另外也通过队集体来买一些好东西发给我们,比如家家户户的灯泡、桌椅这些东西。”

    魏崇山抬头看码头上的路灯,他遥望上山的通道,一路上电线杆林立。

    王东宝想起王向红的叮嘱,急忙介绍说:“我们队里有一台柴油发电机,专门给社员们通电用电灯,让社员们晚上不用摸黑干活和上茅房啥的了,一切方便了。”

    冯一木说道:“现在我们公社有三个岛屿已经通了电,一个是天涯岛、一个是同为小康村的金兰岛,他们都是前些日子完成通电的,还有一个正在架设电线进行通电的大鱼岛。”

    魏崇山笑道:“不错,这是个很大的进步!”

    他们一路上山走到祠堂,一群老人凑在一起喝茶吃月饼,围着寿星爷听戏剧。

    不过有些老人已经耳背了,压根听不清收音机里传出来的声音,他们便左右张望。

    他们先看到了叶长安等人,便笑着冲他招招手。

    这就算打过招呼了。

    叶长安去跟寿星爷打招呼。

    寿星爷看到他来了很高兴,说:“亲家来了,你说你咋不通知一声啊?我们没做好欢迎你的准备哩。”

    叶长安拍着他的手说:“寿星爷你们歇着,我这次来是陪着市里一些同志过来转转看看,参观学习!”

    寿星爷一拍手说:“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共建海上大寨村?就是这样的学习?”

    叶长安笑道:“对,就是这样的学习。”

    寿星爷火急火燎的说道:“那我得准备讲话稿啊。”

    工作员们便偷偷的笑了起来。

    他们进入祠堂,服装队正在收拾下脚料做假领子,看到这么多人进来,她们莫名其妙就惶恐,赶紧停下脚下的缝纫机站起来。

    黄小花问道:“呀,小秋爷爷你来了?怎么、怎么这么多人来呀?”

    叶长安笑道:“过来参观学习,你们忙、你们忙,我们不打扰你们,就是进来看一眼。”

    魏崇山问道:“女同志,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黄小花说:“做假领子,现在沪都有小商品批发市场,里面可以卖假领子。”

    “我们王老师从一些纺织厂买了下脚料,然后我们做成假领子赚点钱――你们都是领导干部?”

    她意识到这点后又急忙说:“哎呀,领导,我们没有投机倒把,我们支书说,用纺织厂的下脚料布料做假领子是废物利用,这是……”

    “哈哈哈,”魏崇山大笑起来,“你别紧张,我们不是来捣乱的,就是过来随便看看。”

    “这样,你们继续忙吧,我们不打扰了,老叶,咱们走。”

    叶长安往上指了指:“往山上走!”

    这时候王向红的身影狂奔而来……

    跑的是风驰电掣的。

    叶长安笑道:“王支书,你至于吗?至于这么迫切的来见我们吗?”

    王向红笑道:“下山脚滑了一步,结果是一步快步步快,差点把我给窜下来!”

    叶长安给双方进行介绍,王向红一听魏崇山这个名字就大吃一惊:又是一个高级别的大领导。

    他们往山上走,王忆接到王东宝的通知后也跑了过来。

    魏崇山主动向他伸出手:“王老师,你好!”

    王忆很心虚:“领导您好您好,欢迎位临我们生产队指导工作,你看我们这边没有准备……”

    魏崇山摆摆手:“别、不要准备,我们不是来指导工作的,我们是来解决问题的!”

    王向红和王忆都一愣。

    两人对视一眼,几乎是异口同声问彼此:

    “生产队出什么问题了?”

    冯一木有些尴尬的说:“那个,去年你们生产队不是报了一个贫困村吗?老王这事你可得跟领导们说清楚,去年你们队确实符合贫困村的标准啊!”

    王向红恍然大悟:“噢,是、是有这么回事,我们队里是今年办了社队企业,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赚到了一些钱。”

    “有了钱加上各界支援我们的粮票,我们生产队的社员吃饱喝足穿暖了,所以现在生产队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一些人便点头:“要感谢改革开放的好政策。”

    “不过我们队里还是有一些问题的。”王忆赶紧蹭鼻子上脸。

    原来自家生产队还是贫困村?

    这么大的好事怎么没人提前跟我说?!

    魏崇山说道:“你们队里有什么问题尽管说,我们工作组就是给贫困村解决困难、解决问题的。”

    王忆说道:“是这样的,领导,我们队里吧看好了一个项目,就是咱们国家改革开放了,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那老百姓手里头会慢慢攒下钱、慢慢富裕起来。”

    “咱们老百姓有什么需求?无非是衣食住行!”

    “其中衣食行好说,这个‘住’不好办,因为我们外岛渔民世世代代住海草房,没有砖瓦来建起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于是我认为,未来五到十年内,我们海福县在住上的主要矛盾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住宿改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物资供应之间的矛盾!”

    魏崇山一下子听懂他这句话:“老百姓想要盖房子,可是没有物资可以用!”

    王忆重重的点头:“就拿我们生产队来说,我们支书有个梦想,那便是由队集体给家家户户盖起一座铮明瓦亮的红砖大瓦房!”

    “可是我们这么多户需要多少砖瓦呢?难道全从内地去采购吗?那需要多少运力、多少附加费用?”

    “所以如果我们社队企业可以发展出一个砖窑厂,不光我们队里建房有砖头用,以后还可以面向整个外岛的乡村进行供应,既满足我们需要又能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

    “我认为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魏崇山看向叶长安:“这同志很有想法,不过这个项目是否具有可cao作性,你谈谈看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