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54.煤粉煤土带回家,岛上烟囱飘烟起 (第3/4页)
生命,这真让人感动,我帮不上大忙,就捐点钱吧。” 王忆接下了这钱。 于文山是性情中人。 他很喜欢。 两人口头上约定了买煤的合作,王忆邀请于文山和老乡们去天涯岛,这事他们虽然有君子约定,但最好还是有个正式合同为妙。 这样后面王忆便去煤场看。 煤场那边已经开始收获了。 一车一车的煤炭和煤土往后运送。 煤炭主要是煤灰。 很细。 回来要打煤饼、煤糕或者蜂窝煤都是直接用即可。 煤土则是学生们扫地后收进袋子里的,一车拉了十多袋子的煤土,将黄牛累的够呛。 看见王忆后,有社员上去抬下一袋子煤土打开给他看,高兴的笑道:“王老师,你看这些煤土,多好呀!” “看看,这里面煤是不是不少?回去都不用调和烧土了,加上水就能做成煤饼子!” 于文山是行家,伸手抓出一把来捻开点点头,说道:“还行,能勉强的烧起来。” 他看看车上的土袋子对王忆挤挤眼:“王老师,你这顿揍没白挨,给你们生产队换了不少煤土。” 王忆瞪眼:“谁挨揍了呀?我那是有来有回,那就是斗殴!” 这里不牵扯治安局定性问题,他必须得把威风撑起来。 于文山说道:“对对对,是斗殴,那你回去给脸上抹点药,他们工人下手真狠,给你额头打的跟长了根角一样……” 来来回回的运煤运煤土,干到下午他们返程。 王向红正好领着一些老汉在码头旁边给渔船刷防护漆。 这是王忆带回来的新型防护漆,王向红知道很珍贵,所以亲自上手干活,盯的很紧,以防止浪费。 看见渔船回来,王向红直起腰问道:“怎么回来这么早?没去单位的锅炉房外头煤灰堆里捡一捡?” 王忆笑道:“用不着,煤场直接安排咱们学生给他们来了个大清扫,扫出来的煤土全归咱们了。” “你挨揍了?”王向红却没有顾不得上欣喜,先看着他的额头问道。 王忆无语:“你咋这么猜呢?我头上也有可能是撞的。” 王向红摇摇头:“不是撞的,就是让人打了,我还能连磕碰导致的血肿跟让人打的伤口给分不出来?” 他看向王祥雄问道:“怎么回事?” 王忆说道:“没什么事,就是当时闹了个误会,这事咱们去办公室喝着茶叶水慢慢说。” “现在当务之急是我给你介绍个好同志――鲁地龙口黑仓生产队的二队队长、黑仓煤矿公司销售科科长于文山!” 于文山上码头去跟王向红握手。 他们去了办公室,王忆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王向红气的骂娘:“草他妈,这些杂种真是坏!城里现在有些工人思想长毛了,他们看不起咱们农民,碰上农民故意欺负人!” “你今天去干活穿的差了,要是你平日里穿中山装、黑皮鞋,戴上眼镜、戴上手表,你看他们还敢不敢上去就跟你动手?” 老队长年纪大了,脾气更大了。 他怒气冲冲的一拍桌子又说道:“不行,这事不能让他们煤场自己处理!” “打了人让他们顶多内部批评一下,然后就算了?做梦呢!” “至少得给他们一个记过处分!行了这事你不用管了,我来办,他们敢欺负你?竟然敢打你?这真是造反了!必须得办他们!” 王忆说道:“嗨,其实这事咱们没吃亏,不说我当时利用太极拳给予他们的打击,就说三组长他们还有咱学生很积极,援助很快拉上去了,把他们是一顿胖揍呀!” “你们学生是真的厉害,拿着铁锨当标枪啊。”于文山还挺后怕的。 他是眼睁睁看着有铁锨‘嗖嗖嗖’飞来插在地上的,这要是插在脖子上有可能会出人命! 王忆无奈的说道:“王状元太莽了。” 王向红听得却露出满意笑容:“这小子,下手没有分寸呀,等我批评他,今晚让他娘给他加个菜!” 王忆说道:“得了,这批评的他得乐开花。” “咱们还是先商量买煤炭的事吧,队长,通过于文山同志他们的煤炭公司买煤是靠谱的,便宜太多了,这样咱们砖瓦的造价可以下来不少呢。” 王向红喝了口茶水,有些为难的说道:“于科长,我说话直,要是冒犯你们社队企业了你别在意。” “煤炭这东西是国家资源,你们生产队开采的话,在这个手续和法律法规方面恐怕不是很有把握……” 容易出纰漏! 王向红天天听广播、看报纸,对国家政策的走向很是关心,也了解颇多。 他说道:“要是我没记错,允许集体性质的乡镇煤矿企业承包煤矿发展经济是去年的新政策,对吧?” 于文山说道:“对,去年国家领导人到三晋大地的云州、朔州考察,发现该地煤层浅,一锄头就能挖出矿产,是块宝地、是金饭碗。” “然而当地老百姓守着金饭碗却穷得厉害,食不果腹。” “当时为了解决民众贫困问题,领导人就说,‘有水快流嘛。大的矿山国家开采,稍大一点的集体开采,贫矿和那些国家、集体不值得投资去开的,就让群众自己去开采’……” “允许个人承包煤矿了?”王向红听后大惊。 于文山说道:“没有,还没有到这一步。现在国家就是允许集体承包矿山去采矿,所以我们黑仓生产队便成立了社队企业来承包了我们那里一片矿山,开始采煤。” 现在社会上集体性质的乡镇煤矿已经有不少了,“有水快流”更是作为中央政策正式出台了,这被认为是国家对矿业开采权的控制出现松动的标志。 不过这种集体煤矿开采出来的煤并不好销售。 这年头各单位负责人都怕出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王向红就是这么想的。 王忆却不怕,他说道:“国家的经济政策以后只会越来越宽松,不会再收紧的。” “社队企业可以放心的发展,不管是咱们这种开饭店、做买卖还是黑仓生产队那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