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98.观海听涛林,紧急救援 (第3/4页)
,就想着砍掉所有染病枯萎的树木来烧了它们,以此灭掉虫害。” 领导问道:“这样有用?” 王忆摇摇头:“有用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现在是冬季,松材线虫不活跃,所以很可能有些松材线虫已经被传染到其他树木上了,但没有大量繁殖。” “如果是在春夏秋的活跃期,一株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最快40天左右就会死亡!” 又有领导忍不住问道:“你真不是危言耸听……” “他说的是真的。”林业局的干部琢磨了一下后赶紧说道,“黑松林出现黄红颜色是前两个月才有的事。” “当时正好是深秋初冬,所以我们发现后还以为是松树成年产生的新变化。” 王忆说道:“所以,请快点联系专家吧,最好跟金陵那边林业局的专家进行联系,他们在这方面有经验。” 领导们面面相觑。 最后有人说:“我去把事情通报给于领导吧,听听他的意见。” “这样,这件事先就此为止,同志们赶紧回去吃早饭准备上工,不要磨蹭、不要再待在林子里了,更不准在林子里生火!” 金兰岛在松林里生火烤兔子的事被暂时搁置。 大家伙各自回到营地后,黄志武赶紧把兔子递给王忆: “王老师啊,你今天真是救了我们这些人一命!” 王忆摆手说道:“黄队长别客气,咱们是邻居,理应互帮互助。” “不过我也必须得说一句,你们在松林里生火的事太危险了,冬天风大草木枯萎,要是引发火灾怎么办?” 黄志武苦笑道:“是,王老师你这话说的有道理,不过我们真很小心了。” “我们也知道一旦放火烧了林子会是什么下场,所以我们当时造土灶的时候特意弄了条防火带……” “行了,你快别给自己找理由了,你们这次就是犯错了。”王祥赖直冲冲的说道。 黄志武无话可说,只能垂头丧气的点头。 王忆说道:“以后可别这么干了,我这次是看在咱们是邻居的份上出手相助,下次你再干这样的危险事,我会头一个举报你!” 黄志武沮丧的说:“王老师你放心,以后绝对不干这种事了。” “这次幸亏有你——对了,你刚才说的松材线虫的事,是为了帮我们而瞎说的,还是真的确有其事?” 王祥赖指着他说道:“你说什么话啊?王老师什么人、什么见识啊?他怎么可能是瞎说!” 其他人也说:“就是啊,你不信王老师的话?” 王忆说道:“大家先别嚷嚷,不过这么要紧的事自然是确有其事,我不可能在这种事上瞎说!” 黄志武讪笑道:“我不是不信王老师,主要是、主要是王老师你真的太厉害了,什么都懂,我老黄今天是对你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他想把野兔留给王忆。 王忆才不要呢。 22年有的是兔子。 其实冬天野兔不好吃,油脂被消耗的厉害,rou质比较柴,还不如养殖兔子香呢。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野生比养殖更好吃。 王忆展现出来的渊博知识确实让不少人叹为观止,后面周边不少营地都在讨论他介绍的松材线虫、讨论他本人。 社员们眼界不够宽阔、知识储备量不够多,但他们不傻,他们很机灵,很懂人情世故。 他们都知道王忆拿松材线虫来说话是为了给黄志武和百姓生产队的劳力们解围: “就他黄志武那个呆逼样子,他能懂什么国外的松材线虫?” “这绝对的,黄志武要是懂松材线虫,我就把一碗松材线虫当米饭吃下去!” “王老师真是个讲义气的人啊,跟他做朋友真好,晚上我请他吃饭。” “嗯,有王老师这样的朋友,绝对值得骄傲,我也想跟他当朋友,就是怕人家瞧不上咱这泥腿子……” 到了上工的时候,王忆这边来面子了。 周边的班排组都不跟他们比赛了。 治安队或者连部、营部领导用话刺激他们,他们直接躺平: “输给一排不丢人,你不看看一排谁带队,人家是王老师在带队呢!” 王忆这边领队干的热火朝天。 临近上午的时候,忽然有人跑到了他们工地来:“王忆同志、王忆同志,王忆同志在哪里?” “请一连一排的王忆同志赶紧站出来,组织上需要你!组织上需要你的帮助!” 嘹亮的声音在工地上空飘荡。 好些人停下工好奇的张望。 这一句‘组织上需要你’真是让人热血沸腾! 王忆捡起地上的棉衣披到身上,他擦了把汗三步并作两步的冲上防浪堤问道:“我是王忆,怎么了?是关于松材线虫……” “你是王忆同志?太好了,赶紧跟我走。”这干部急忙拉住他手臂领着他往外走。 王忆问道:“是干什么去?跟领导汇报松材线虫的资料吗?” 这干部说道:“不用汇报了,领导已经明白松材线虫的危害了。” “市里有新领导过来,是魏崇山领导,他让我过来请你一起协商对付松材线虫的方法!” 天上还在飘着雪,不过雪花很小了,零零散散的落在松林中,让松林更是洁白无瑕。 在这种环境下,未被遮掩的枯萎黑松就更显眼了。 此时有一队人出现在了松林里,还有人正在拿着电锯砍伐枯萎松树和周边松树送过来,几个戴眼镜的人在研究送来的松树木块。 魏崇山在这群人里,王忆过去打了个报告,魏崇山冲他招招手: “王老师,快过来。” 王忆过去后,一名领导主动冲他伸出手:“这就是王忆同志?太感谢你了,王忆同志,感谢你为咱们市里的林业和环境工作立下一桩大功劳!” 崔青子此时在这里,他给介绍道:“这是咱们市里林业局的领导苏代。” 王忆热情的伸出双手跟领导握手,问道:“请问各位领导已经跟金陵方面……” “我们跟他们立马取得了联系,实际上我们局里也有人了解松材线虫,去年金陵地区出现松材线虫后,我们局里有技术员特意了解了这种害虫。”苏代说道。 魏崇山说道:“现在我们遇到了难题,咱们国家对付松材线虫缺乏经验,王老师,你在这方面是有一些见解的,对吧?” 苏代说道:“对,松材线虫病在我国刚刚发生发展,疫情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当然疫区出现了跳跃式扩散态势,疫情发生基数越来越大,这不是好事。” “咱们国家对松材线虫病防治上缺乏经验,而根据我们从金陵同行们口中得到的消息,这个疫情的防治是世界难题。” “特别是松材线虫病去年才被监测到,咱们监测能力相对不足、检疫监管力量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导致预防、治理成效不高。”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幸亏你了解松材线虫病,并且及时的发现了这害虫的踪迹,否则,不堪设想!” 一名技术人员凝重的说道:“一点没错,咱们单位虽然去年跟着学习过松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