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我让这朱桓死的明明白白(求推荐票) (第2/2页)
候郑士元把朱元璋给惹毛了,自己帮忙求情还真不一定有用呢! 眼看着郑士元要进去找朱元璋了,朱启二话不说就将郑士元给拉住,郑士元一愣,赶忙问道: “辽王殿下,您拉着我是干什么啊?” 不让你去送啊! “郑大人跟我来,有点事情跟你商量下。” 朱启和颜悦色的说着,郑士元眉头一皱,说道: “还是待会再说吧,不然皇上被说的改了心意,这朱桓若是不能伏诛,往后皇亲国戚只能更加肆无忌惮!” 果然,郑士元是要去谏言了! 朱启也不跟郑士元废话了,对着高锦一个眼神示意,高锦赶忙就帮忙拉这郑士元往外走。 朱启算是看出来了,这人确实是历史上说的为民请命的好官,就是有点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不过一个谏臣如果怕死,那还当什么谏臣呢? 那郑士元大声嚷嚷着,但边上朱元璋带来的侍卫们也不敢动啊,虽然辽王殿下拉扯大臣不太合适,但毕竟是辽王殿下啊。 算了算了,当没看见好了。 朱启把郑士元给拉到了前面的院子里,这才对着皱眉不解的郑士元拱了拱手,说道: “郑大人,本王刚才无礼了,只是看到郑大人要做不忠不义的事情,本王这才情急之下做出非常之举,还请郑大人不要建议。” 郑士元眉头一皱,说道: “殿下?我怎么就不忠不义了,难道殿下看不出来,陛下之心有所动摇吗?朱桓这等贪官污吏若是不惩治,我大明天下官员看在心里,这日后百姓的日子,还能好过吗?” “你说的是。” 朱启笑了笑,说道: “只是你这时候跟过去找皇上,万一皇上不答应立即处死朱桓,要暂且留他,先继续调查,你怎么办?” 郑士元朗声道: “这还有什么好查的,出了这等子事,朱桓是知县,他便是死罪,若是死不悔改,诬赖是下属所谓,到时候盘问这定远官场,定然能够水落石出的。” “那万一,我是说万一,这案子拖下去,最后朱桓因为证据不足,免了死罪了呢?”朱启问完,郑士元脸色一变,说道: “若真有这个万一,那就让皇上下旨,在这大明律里加一条,往后皇亲国戚犯法,从轻发落好了!” 朱启神情肃然,拱手道: “郑大人高风亮节,不惧生死如此谏言,只是你说完这话,皇上一怒之下杀了你,史官在后世史书上记了那么一笔,你是青史留名了,皇帝成了不听劝告,滥杀忠良之人,你明知会如此,若还这么做,就是陷君王于不仁,你这可不就是不忠不义之举吗?” 郑士元一愣,拂袖说道: “殿下这是诡辩,毫无根据道理,若为此顾,我这个谏臣就不说话了吗?下官不与殿下说了。” 郑士元作状要走,朱启索性不拉了,抱着胳膊说道: “去吧去吧,你去送死了,那朱桓多半还是能活,你以为我来这是为了什么?可不就是听说你举报朱桓,我知道这朱桓不是那么容易死的,就先过来找证据,证据确凿了,他可不就是死定了,结果你倒好,完全沉不住气,把皇帝弄来了,现在一点确凿的人证物证都没有,就凭着一张公告,人家朱桓现在咬死不是自己签发的公告,你能如何? 就凭他是知县?别的知县可以死,他真不一定,他爹救过皇帝的命!这一命抵一命,他朱桓也能活了!你直接去谏言,现在就去,成了你的美名,到时候朱桓死不掉,你这个谏臣死了,大明官场乌烟瘴气,全都怪你头上,你要不怕背着锅,不怕百姓受苦,你就去吧。” 朱启这么一说,那郑士元反倒是停下脚步来了,犹豫了一下说道: “辽王殿下,您……您是来找证据,给朱桓治罪?你不是来找工匠的吗?” 朱启突然笑了起来,说道: “也就你信,我估摸着皇帝都不信的,只是皇帝不说罢了。” 朱启心中默默松了一口气,这郑士元多少算是冷静下来了,只要别急着去顶撞朱元璋就行,尤其是太子朱标不在的时候,我这个辽王,是真的怕镇不住朱元璋哦。 只是郑士元又叹了一口气,道: “听了殿下如此说,如今局面,到还真有我郑士元的三分原因了,若陛下真的下不了决心,我总不能不去谏言吧……” “谏言肯定是要谏言的,但不一定要你自己去说啊。”朱启换上了一副游刃有余的表情,说道: “整治贪官污吏这种事情,我拿手啊,你配合我,我保证,五日之内,我让这朱桓死的明明白白。” 郑士元看着眼前的辽王殿下,心中敬意却是油然而生……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