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雷火炼殿 (第1/2页)
真定府位于冀州地界,而那武当山则在南方湖南地界,路途遥远。 姜澜乘坐得又是马车,赶路很慢。不过姜澜倒也不着急,每到一地,便歇息两日,一路上欣赏沿途风光,参阅道藏,积累自身。 等马车到了长沙府,已经是立夏时节。 长沙府,同样是一座繁华的大城,入城之后,姜澜便在城内寻了一处客栈住下。 “再有个三五天,咱们就能到武当山了,要不要奴婢递上拜帖?” 屋内,彩儿给姜澜收拾内务,同时询问姜澜需要注意的事项。 “拜帖……” 姜澜沉吟了两声,随后道:“那就递上拜帖吧,就说七日后,华山姜澜拜访武当山。” 彩儿闻言,乖巧的点了点头,心底开始斟酌拜帖词句。 “算了,我亲手递上拜帖吧。” 姜澜想了想,觉得还是亲手写一封拜帖,以示尊敬。 彩儿闻言,从行李中翻出来文房四宝,然后开始研磨。 姜澜提笔,写了一封书信,大致就是三日后拜访武当山,希望能和张真人论道之类的,顺便还附上了他这段时间,研读道经时的一些疑惑。 写完后,姜澜把书信交给彩儿,让其在城内寻一个镖局,花了百两银子,要求三日内送到。 …… 五月初三,武当山来了一位镖师。 道童将他带到武当山掌门李玄宗面前。 李玄宗乃是张真人的弟子,在道家的历史上都有一定的名声,无愧其师名。 “这位是我师伯,你有什么要说的,就跟他说吧。”道童对镖师说道。 镖师带着一个古朴的木盒,说道:“威成镖局钟明,见过李掌门。” 李玄宗对着钟鸣微微颔首,随后道:“钟镖师,不知这次押镖为何物,需要亲自见家师?” 这位武当掌门的态度十分随和,但是钟明仍旧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这可是登顶百家谱上的大人物,一身武艺深不可测。 “乃是一封书信,要求便是需要张真人亲自取阅,托镖之人还说,如今乃多雨时节,张真人必然在武当金殿内修行。”钟明硬着头皮说道。 闻言,李玄宗微微皱眉,这托镖之人,绝不简单。不是什么人都知道每年多雨时节,师尊会在武当金殿修行。 不过李玄宗并没有逼问钟明托镖之人的身份,此乃大忌,不仅会坏了名声,更会得罪那托镖之人。 “如此,钟镖师稍候,贫道去请家师。”李玄宗开口说道。 钟明顿时松了一口气,开口道:“多谢李掌门理解。” “客气,贫道失陪了。” 李玄宗言罢,便转身离开,前去金殿请张真人。 “这武当山不愧是大门大派,这等气度,当的是正道魁首。” 钟明看着离去的李玄宗,心底也生出感慨,堂堂大派掌门,对自己一个小小的镖师如此客气,令他动容。 很快,李玄宗便带着他的师父张三丰走进了大殿。 张三丰身穿粗布道袍,虽说蓬头垢面,看起来有些邋遢,但仍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气度。 随着张三丰走进大殿,钟明清晰的感受到一股清凉之气缭绕,顿时一身酷暑全消。他心神更是震动不已,暗中惊呼神仙手段! 张三丰上下扫了一眼钟明,甩了一下拂尘笑道:“贫道就是张三丰,不知道是什么人给我送了一封书信?” 钟明连忙道:“张真人恕罪,晚辈不敢说,请真人取信。” “应该的,应该的。” 张三丰点了点头,然后取出书信,令道童送钟明下山,随后再打开书信。 打眼一扫,张三丰便读尽书信中的内容,眼中散发出精光,身上的气势,若隐若现。 “好一个麻衣传人,竟有这等见解!” 张三丰忍不住赞叹,关于姜澜拜访,他只是看了一眼,并未在意。直到张三丰看到姜澜的一些疑惑之后,顿时就严肃了起来。 “师父,这信中说了些什么?”李玄宗有些好奇。 张三丰微微摇头,然后神色严肃的吩咐自家弟子:“准备准备,四日后,有人仙来访,不可怠慢。” “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