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0章 忌讳 (第1/1页)
炮灰女配不干了正文卷第430章忌讳老太爷拿起已经锤软了的牛筋开始撕成一条一条的,谢丕也拿了些帮他。 “内阁怎么说,可见到你父亲了?” “未曾,听说父亲这几日都在宫中,昳中也不好贸然打搅。” “看来比我想的要严重的多。”老太爷叹了口气。 沉默一瞬,他道:“就近几个庄子上还有些存粮,你回头去调上,亲自送到衙里,再派几个人盯着,务必送到灾区。” 谢丕恭敬地应下,老太爷对于这种事,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从小便听闻过崔老先生的事迹,之所以为人敬仰敬佩,并非只是因他是帝师而已,更多的,是他为国为民的心。 没有多打搅老太爷,他将事情说完便离开了,临走时,看到他隐在屋里的身影,顺手将屋里的烛火点亮。 另一边,崔九贞带着丫鬟以及锦衣卫们处理着河蚌鱼虾等物。 “怎么弄了这么多,这几日不会都吃的这些吧!” 崔九贞正让他们锤着河蚌,若是锤不软,回头烧不烂。 几人自然使了力气认真干。 “老先生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咱们来了山上就自个儿寻吃的,节省些其他的给难民吃。” 太子说道,动手和刘瑾洗着前一日泡好的豆子,准备磨豆腐。 这还是老太爷吩咐的,最是怵他的刘瑾自然不敢耽搁。 崔九贞听得微微一顿,片刻后,点点头:“祖父说的不错。” 众人忙活间,鱼虾也处理好了,因着鱼种类不一,便有的串了汤,有的红烧清蒸。 至于河蚌,崔九贞加上料烤了一部分,其他的便都红烧了。 晚间,一股股勾人的香味儿便从后厨溢出,直馋的庄子的猫都磨着爪子喵喵叫。 做好了饭,她又来到磨盘跟前,见刘瑾娴熟地磨着豆子,太子添水添豆,她轻笑,“技术不错,磨得挺细啊!” 刘瑾闻言,立即扬了扬下巴,“咱家可不是其他人,粗手粗脚的,连磨盘都不会推。” 他本就是出身穷苦人家,幼时农活其实干过不少的。 崔九贞难得心情不错,舀了舀豆浆,道:“这浆是漂亮,等做了豆腐定然口感好。” “老先生还说给孤煮豆浆喝呢!”太子说道。 “都做都做,这么多,足够的。” 到了晚上用饭,三太太等人也在,崔九贞明显发现她们也节省了不少。 桌子上除了今儿个弄的河鲜便是些素菜。 若非她不吃面食,恐怕连米都省了。 用饭期间众人没有说话,等用过饭,老太爷才道:“这些日子咱们要辛苦些了,南方灾情未解,我们也不可过于奢侈,往后想吃什么,用什么,都从庄子上将就将就。” 三太太和徐氏看了眼,应下道:“您说的是,咱们这儿什么都有,其实也用不了多少东西的。” “不错,我那也有几个庄子,收成不错,听闻您派人运了补给给灾地,不若也帮我那份儿带着。” “哦?”老太爷看向徐氏,“难得你有这份心,回头我会写个折子呈上去,让官府派人过去接收。” 这意思是功劳让她自个儿担着了,可想而知,京中恐怕还没哪个贵妇如她这般。 此事也让老太爷有了想法。 当即,他便去了书房,洋洋洒洒写了道折子,派人连夜送回了京城。 翌日,西阁内,皇帝看着面前的折子,心中暖烘烘的一片。 他的老师,即便退出朝堂了,也还是处处替他着想。 等谢迁过来,他敛了敛神色,笑道:“谢卿有个好贤内助啊!” 谢迁不明所以,“圣上是指……” 皇帝让戴义将折子拿给他,谢迁接过,等看完后心中复杂难言。 “京中她是头一份,堪为妇人表率,朕决定赐她块乐善好施的牌匾作为嘉奖。” 谢迁一听,忙地谢恩。 “臣谢皇上恩典!” 其实,他还有些晕晕乎乎的,但皇帝明显心情不错,露出了连日来的第一个笑容,谢迁也松了口气。 等圣上御赐的牌匾送到谢府,这件事便也传遍了京城。 谢家特意开了一个堂屋供奉这块牌匾,因此谢夫人赶了回来亲自主持。 这样的殊荣,简直教京中其他命妇看红了眼,一时间纷纷开始效仿,甚至起了攀比谁多谁少的心思。 不仅如此,就连那些个大臣也开始了。 很快,赈灾的饷银便集齐了,甚至还有些其他的补给,不管是吃的用的都有。 也算让朝廷松了口气。 皇帝这一手着实是教人没想到的,且还有人嗅出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崔行庭啊!” 又是一日下朝,内阁首辅李东阳感叹了句。 眼见着大事暂定,皇帝轻松不少,可不待他想去封信问问老师和太子,就听锦衣卫来禀报章父遇刺的事。 这是谁干的,不用想也知道,皇帝难得的好心情也变了味儿。 对于张家,他的确太过放任了,以至于他们丝毫不将他的话放在眼里。 于是乎,没过两日,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戴义便出现在了寿宁侯跟前,并且带着圣旨,让张家捐赠灾款。 这一捐几乎掏空了一半张家的家底,令得寿宁侯心疼不已。 戴义笑眯眯地看着底下的人将一箱箱东西抬走,对面色不怎么好的张鹤龄道:“侯爷,莫怪咱家多嘴,皇上虽多宠爱张家,但最是忌讳外戚干政,侯爷该多为宫里的娘娘和太子殿下考虑才是。” 旁人不知,他可是知晓的一清二楚,这张家两兄弟们,已经不知道给皇后添了多少麻烦,扯了多少后腿。 也就是当今圣上只这么一位妻子,又百般疼着宠着,这才爱屋及乌地纵着张家。 换成旁人,张家早不存在了。 敲打完,戴义施施然地甩了甩拂尘离去,张鹤龄却是冒了一身冷汗。 不过想打压一个章家,哪里就是干政了? 张鹤龄心有不甘,可现下却只能咽下这口气,只打算着回头进宫跟自家jiejie诉诉苦。 …… 七月里,天儿依旧燥热不减,先前送回了徐氏,庄子上又少了一批人。 崔九贞着人打理着庄上的东西,瓜果什么的,分出一批送到谢家去,另一批送了些交好的人家,剩下的自己吃。 崔云缨百无聊赖地撑着下巴看她拨弄着算盘记账,打了哈欠道:“咱们不是过几日就回去了吗?还打理作甚,交给庄子上的管事得了。” “那也得把账理清啊!不然受累的还是我。”崔九贞说着,也做完了最后一点儿。 她伸了个懒腰,终于能歇下了。 “小姐。”如云端着茶水进来,朝两人福了福,道:“谢家来消息,说是三爷的婚事定下了,让您和姑爷有空回去趟。” “嗯?” 崔九贞惊讶,“母亲不是才回去,怎么这么快就定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