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2:让她们知道资本的力量 (第1/2页)
事实上。 邱木的本意真的不是为了凡,但,很多时候,这人一旦取得了地位,随便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可能……都是凡。 譬如王健林的小目标? 那是凡么?对王大老板来讲,一个亿还真只是一个小目标。 在此。 邱木表示,基本cao作,勿惊。 “最后,我非常感谢评委会对于我的认可,这个奖杯,远远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还少不了台下坐着的电影的所有制作团队,以及,我们的人物原案,我最重要的夏,如果没有她,我想,我大概并不会站在这里。” “谢谢大家。” 说着,邱木看着夏季的方向,两人四目相对,一个眼神足以传达着很多。 当然。 他要感谢的人除了夏季之外,还有徐愈、姜艺、许余……梦想城里的大家,只可惜,他们都不在这里。 随之邱木的话音落下。 整个现场再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如同潮水一般,这是他们对于这位小金熊的认可。 毕竟。 凭借着动漫摘得“三大”桂冠的,放眼联邦,也唯有邱木一个人。 这俨然是实力的证明。 “邱导。” “真的创造了奇迹。” 来自本区的一位记者不禁如此感慨,为邱木摘得金熊表示由衷的欢喜,这是东区电影界的大事件。 结束了颁奖典礼。 邱木带着电影的制作团队们一同展开了一场盛大的庆祝,《千与千寻》摘得金熊……对于他们显然也是一个巨大的荣誉。 “邱导简直是我心中的理想型,长得帅气,还有才华,简直是要什么有什么的典范。” “谁说不是呢?最关键的是,邱导居然现在才30岁,仔细想想,我在30岁的时候,还在混吃等死,为自己的人生感到迷惘呢。” 庆功宴上。 一众制作团队的人们都分外地羡慕。 当然,这是一种善意的羡慕,无关于其他。 酸归酸。 可邱木这是实打实的战绩,感慨之余,大概只能表示,天才的世界果然与众不同。 “我很好奇。” “你们说,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吸引到邱导的注意?” “邱导,不是有着女朋友么?” “嗯?” 一群人瞪大了眼睛。 “是谁?” “嘿,你们……难不成都是榆木脑袋?怪不得这么多年都是单身狗,你们看看邱导和夏季,他们俩明显是情侣好吧?更别提,刚刚那个感言,最重要的夏……这算得上是明目张胆地秀恩爱了吧?” 作画监督说着,不禁为他们这个团队中其他人的情商,表示堪忧。 一时间。 几个资深动漫宅们各自看了看对方,感觉……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恍然大悟。 好吧。 这群家伙。 果然是万年单身狗,没救了。 作画监督默然,所幸,他们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希望再画一个老婆,且,自己画的老婆,不需要考虑情商那点事。 …… …… 第二天。 在邱木依然享受着睡梦中的宁静之际。 关于本届柏林电影节的全方位报道,纷纷在联邦的所有地区展开着刷屏模式,外界充满着喧哗。 严格意义上来讲。 本届的柏林电影节绝对是能载入“三大”历史的一次,因为,它破天荒地地创造了记录。 众所周知。 大荧幕鄙视小荧幕,而大荧幕中,亦存在着诸多鄙视链,艺术电影鄙视商业电影,真人电影鄙视动漫电影…… 所以。 《千与千寻》算是站在鄙视链的下端对于上端的逆袭。 《巴黎日报》:邱木,来自于东方的浪漫电影诗人,他的电影如同诗歌一般充满了浪漫,充满着细腻的情感。 众所周知。 高卢是一个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地方。 在他们眼中,邱木的《楚门的世界》《千与千寻》,的的确确都是充满了浪漫气息的电影。 背后的真实,都用一个浪漫的故事来表达。 但。 浪漫这个词。 好吧,放在本区,大概是会让人笑话的……因为,邱木和浪漫?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毫不相干。 多调查调查,便能知道,这可是一位靠着“黑深残”出道的家伙,什么人性、血腥、暴力……他可没少玩。 《柏林说》:专访评委会主席赫里卡斯,千与千寻是一部难得动漫电影,充分地将动漫的想象力与时代所结合,可能将是动漫艺术的标志。 其中。 论对邱木的大面积报道,还得看我们东区。 《汉城日报》:历史上唯一一位凭借着动漫征服柏林电影节的导演,邱木,不愧是半岛人民的朋友。 半岛的媒体,依然没能绕开“朋友”这两个字,颇有几分,吹牛的时候,我朋友如何牛B的感觉。 《曼谷时报》:历史上首位凭借着动漫摘得了金熊奖的导演,邱木,东区导演的骄傲,他在全世界传播着我们东区的文化。 暹罗也是老节奏大师,看这头条,不知道,还以为邱木是他们自己人。 当然。 这都不是最夸张的。 论抢占邱木,日岛媒体有话讲。 《朝日新闻》:日岛影史top1《千与千寻》,荣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邱木,带领着日岛文化走向了世界,东区导演的新生之王。 瞅瞅。 这报道。 要中二有中二,还狠狠地往自己的脸上贴着金。 不得不讲,内行。 至于本区? 本区早在颁奖典礼结束之后,便炸开了花。 在一个晚上的发酵之下,微博热搜上关于邱木的词条,都有着好几个。 邱木荣获金熊 邱木历史第一人 邱木30岁的生日礼物 吃瓜群众们纷纷对于邱木得奖表示着极高的认可。 “邱导,这是准备上天的节奏。” “有一说一,邱导的这个小金熊,大概是柏林电影节历年来含金量最高的一次,不说别的,凭借着一部动漫摘得金熊,这已经算得上是开创了历史。” “我觉得,邱导现在的成就,放在本区现存的导演里,大概都可以稳坐前三了吧?除了章一,谁能和他相比?即便是章一大师,现在可能也无法和邱木相提并论。” 老一辈的导演人。 其实都有着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便是在迈入了新时代之后,时代放在他们身上的艺术红利正在逐渐消失。 这一点。 不仅仅只针对于导演,文艺界的人士都有,那些先锋派的作家们,在来到新时代之后,他们笔下的先锋,逐渐变得不那么先锋。 这里,便有着邱木前世很喜欢的一位作家,余华。 翻看他的《兄弟》,在上半部中着重于那一段特殊时代的伤痕的时候,他保留着自己惯例的冷峻,然而,但下半部开始描绘着开放的时代,那一种冷峻则变得有些荒谬。 有着一种强烈的割裂感。 而导演们,亦如此。 所以。 大多数的导演,他们在商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