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1章 冬日童话,天空之城 (第1/3页)
,舌尖上的旅行 陈晚安的冬……画到了极致的美。 陈晚安是来过冬天的喀纳斯的。 喀纳斯和漠河一样,都是祖国最靠近北方的方向。 所以冬天的温度很低,雪很大。 这也是喀纳斯也漠河一样有着雪乡称呼的原因。 陈晚安不仅去过喀纳斯的冬天,也去过漠河的冬天。 在陈晚安看来,人们都说这喀纳斯是神的自留地。 而其实呢……陈晚安觉得神一定是把春夏秋留给了游客,而冬天才是自己的自留地。 喀纳斯的美是多个方向的。 这些人里面陈晚安可以说自己是了解最深入的。 之前热播过的某部剧,范晓萱和男友与阿雅一起来到北疆最北的喀纳斯,在宁静神秘的喀纳斯湖湖畔开启了一场关于铭记与初心的音乐旅程。 而说到喀纳斯湖畔的音乐,不得不提的就是旱獭乐队。 旱獭乐队是喀纳斯村里唯一的一支原创乐队,由四个蒙古族图瓦青年组成。 在与旱獭乐队一起改编旦布尔母亲的一首歌谣的过程中,范晓萱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和体会到了游牧民族的音乐文化,在纯净的喀纳斯湖畔用音乐与旱獭乐队交流彼此。 北国之境、冬季的喀纳斯游人罕至,也正是在这种原生态的氛围中,一趟边疆的音乐旅行也让范晓萱认真的思考了关于生命、关于音乐原始的美与融合的美的差异。 陈晚安是当时十二月份底去的喀纳斯。 几乎无人的喀纳斯。 毕竟十一过后,随着游客的日渐减少喀纳斯秋季期结束了,也宣布着喀纳斯正式进入了冬季。 如果说秋天的喀纳斯是浓墨重彩的西洋油画,层林尽染、色彩斑斓、热烈且奔放,那冬天的喀纳斯则是一派挥洒写意的中国水墨,冰清玉洁、银装素裹、朴实而又淡雅,沉静而又漫长,更值得细细品味。 因为十月过后,几场大雪降下来,整个喀纳斯景区就会变成真正的冰雪奇缘。 气势磅礴的莽莽雪原,晶莹剔透的桦林雾凇,白雪皑皑的冰湖,晨雾弥漫的神仙湾,雪地中炊烟袅袅的村庄,闲散踱步的牛羊、雪坡上刨食的马、偷欢的狗以及喝醉后摸黑回家的牧民,这些冬日的元素构筑了冬季喀纳斯的日常。 那个时候的喀纳斯的湖更是美的窒息。 冬季的喀纳斯湖,褪去了秋的妩媚,安静如处子一般,群山被白雪覆盖。 往日清澈透亮的湖水,上面覆盖着洁白的雪,马拉爬犁与越野车,还有马匹都在上面驰骋,更是令人着迷。 而且作为阿尔泰山最著名的山窝子,每年一下雪,喀纳斯就会轻而易举地积到一米以上的厚雪,也由此兴起了各种雪上娱乐项目。 而且还是在其他地方玩不到的雪上项目。 比如湖面漂移…… 虽然喀纳斯湖冰封了,游船不能开。 但是两米厚冰层,足以让越野车在湖面随意驰骋。 开着车在冬季的喀纳斯湖面来个360°湖面漂移,新鲜刺激又充满乐趣。 还有那个马拉爬犁…… 喀纳斯的冬最冷的日子,积雪皑皑,嫣然肃立,生活在这里人,冬季只能靠雪橇出行,马拉雪橇被称为喀纳斯冬季里的滑雪精灵。 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一项主要娱乐活动,乘上马爬犁沿禾木河谷去美丽峰的原始村落实现雪原探秘的梦想。 而且每年冬天,喀纳斯景区都会举行一些特色观光冰雪活动,比如泼雪节、冰雪摄影节、在喀纳斯与图瓦人过个原始年等,或组织一些特色的民俗活动如雪地赛马、雪海叼羊、祭敖包等。 每年活动日期不一样,具体请关注喀纳斯官方信息。 当时的陈晚安主要就是为了来参加冰雪摄影节。 当时记得应该是和林清晨一起来的…… 嘘…… 偷偷的背着奈儿…… 一起在喀纳斯的冬季住了十天左右。 …… 不得不提的是,alt号称滑雪的起源地,古时候,毛皮滑雪板是当地人冬天出行时的主要工具。 冬日,在喀纳斯厚厚的积雪中,当现代文明还没有浸染这一块净土时,牧人们用马腿上的皮毛制作成毛皮滑雪板,然后,在积雪中滑翔、 他们去打猎,去探友,为生活而滑翔…… 所以陈晚安的印象中,这就是冬季的喀纳斯,总能让人想起那句凛冬将至,winteriscoming…… 提醒大家来到了北国之境,充满对自然与寒冷的敬畏。 到过这儿的人们,也会常引用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陈晚安就在想,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地方,一定也像喀纳斯一样吧,一边是窗外气候极端寒冷的北境,逃离尘世的天堂。 一边是喀纳斯图瓦小木屋里,传来的马头琴声、呼麦声响起、鼓点声、深情的歌声… 冬季的喀纳斯,就像那个魔法的衣橱,通向充满魔法与奇遇的纳尼亚王国,遇见自己的那个奇遇人生。 …… 所以在陈晚安的笔下,冬季的喀纳斯是绝美的。 是仿佛一个新的世界。 仿佛一个传奇的世界。 陈晚安的画,是西北的冬日童话。 这里碧水晶莹,山峦起伏,森林密布,景观秀美。冬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