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 设下诡计 (第2/2页)
瞪眼望去。 “王爷……”属官急忙跪倒,磕头求饶,“奏疏阁是朝廷禁地,奏章更是绝密文件,若没有陛下允诺,谁也不能带离出半片文牍,连内容也不能泄露半分,否则,卑职就得遭受灭族之灾啊!” “你就不怕本王将你灭了族?”刘闳咬牙切齿地抛出了威胁。 “士可杀不可辱!王爷若平白无故治卑职的罪,小人也无话可说!” 属官心里早已打好了算盘:你若逼我,我就呈上一个奏折,告你窥窃朝廷机密,有威胁天子的不良之心! 他掌管着奏疏阁,自然熟稔大臣们私下弹劾政敌的把戏。 况且人证物证都在,前有刘闳送给自己的银两上刻有“齐”字的官印,后有两人几次对谈的笔录,还能跑得了他? 最重要的是,陛下晚年如惊弓之鸟,最忌惮有人害他。若有一点端倪,哪怕证据不充分,也会大开杀戒。 皇子又当如何?对待戾太子刘据,天子照样还不是六亲不认,将他的支脉灭了族。 宫内早已对二皇子刘闳风言风语,说他觊觎太子之位良久,还对陛下迟迟不下诏不满。以往,陛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是有人煽风点火,屠刀立马就能下来。 考虑到这些,属官才这般死硬撑着。 刘闳也考虑到了这些,也就变了态度。 “哪有这样的事啊,本王宽厚仁爱,怎能随意斩杀朝廷官员。你想多了!” “卑职错了!卑职惶恐,只求王爷赐死。” “好了!你起来吧,本王不怪你!” “谢王爷!”属官起身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刘闳瞥了他一眼,嘴角扬起了冷笑,“你觉得围绕陛下三问能做些什么文章吗?” 属官思索一番,才说道:“最近北方战事紧密,匈奴不断进犯,朝堂上连续数日都在讨论对策。卑职认为,可以寻一大臣借助匈奴之事牵出‘天子三问’……” …… 等到属官走后,刘闳对小六子说道:“去,查查他的品行问题,让人告他个德不配位。” “是!” “哼!一个个贱人竟然不把本王放在眼里。本王要让你们知道,碾死你们跟碾死蚂蚁一样简单!” …… 闻听了刘病已的诉说,张贺并不以为刘病已是侥幸,因为他也花了重金打理了奏疏阁的属官。 昨日一整天,他都在替刘病已奔走求助考虑退路。 弟弟张安世却劝他等这个风波过去后,赶紧把刘病已送走。 张贺何尝不知道,把刘病已带在自己身边本身就是一个大冒险。 巫蛊之祸,与其说是打击的是太子刘据,实际上打击的却是朝廷内的主和派。 太子刘据生前看似是跟汉武帝的分歧,实际上是主战派和主和派两大势力的较量。 刘据被打压下去了,可几乎所有的文臣,还有天下百姓几乎一边倒地仍旧从心里支持刘据。 数十年征战,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这就像是一匹长途跋涉的马,再这样下去恐怕不是累死,就是要面临悲观的情绪萦绕了。 朝廷迫切需要喘息的机会,百姓对安居乐业的期望同样迫切。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刘据的被打压,实际上让主战派的心力劲儿憋得更加猛烈,就差一个突破口了。 加上刘据的为人处世很得人心,他的存在寄托了绝大多数人的良好期待。 随着他的逝去,臣子们自然视刘病已为他的影子,处处得以关照。 只是碍于汉武帝的威压,还有主战派的挑衅,大家都没表现罢了。 但主和派的退缩,并不代表着主战派,以及那些小人们就能放过刘病已。 巫蛊之祸的缔造者——苏文和江充之流不还活着好好的吗。 斩草要除根,他们能容忍这个潜在的威胁吗? “哎!不知道他以后会面临多少为难……” 望着在院中正晒着太阳跟郭福、郭禄诉说故事的刘病已,张贺忧心忡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