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四章 有情有义 (第1/2页)
东晋隐士江南又逢春第二百四十四章有情有义很明显,最近王凝之是有点儿快乐过度了。 不论是家里,还是宫里,对他的容忍度,都已经快到了极限。 王家,谢道韫已经快愁死了。 虽然一切都在计划中,可是丈夫这种一切都随它,一切都很自然,很活泼的态度,实在不像个能干大事儿的。 谢道韫并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人心里装着这么大的事情,还能每天嘻嘻哈哈的,心大也不能这么大啊! 整个建康城都已经戒严了,全天下的人,都在翘首以待,等着看皇帝的消息。 不论皇帝能不能活下来,不用问,这种动摇江山社稷的事情,都不会轻易结束,就看太后那个已经红了眼的态度,这次的事情,如果没抓出来个子丑寅卯,那是绝对不能放过的。 这也是很合理的,就这么一个儿子,还是皇帝,要是就这么随便牺牲了,哪个太后能受得了? 丈夫给太后的建议就是越歇斯底里越好,让所有人都不敢在这个时候触她的霉头。 这个建议很好,这是稳定局势,拖时间最好的法子,可丈夫给了建议就做甩手掌柜,看这两天的样子,那是连皇宫都懒得去了。 每天都要自己强行把他拖起来,梳洗了推出门才行。 看着窗台上那一盆小花,谢道韫就翻了个白眼,这种时候还能有心思研究花花草草,要不是自己丈夫,真想打他一顿。 叹了口气,缓缓走出门,午后的阳光倒是暖暖的,在这深秋里,也算是最好的时候了。 院子里花香与树叶的清香钻入鼻中,很是怡人。 只是谢道韫并无暇多品味,今儿必须要让丈夫说个实话,他究竟是怎么打算的,本来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和父亲联系,看看谢家能帮些什么,但这件事情毕竟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就连王家都不能参与,谢家自然也不该插手。 “绿枝,他人呢?” 瞧了一眼正在院子里领着几个小丫鬟收拾的绿枝,谢道韫问道。 绿枝抬起头:“公子那阵儿起来之后,就去书房了。” 谢道韫点点头,便往外走去,而绿枝也交代了几句,跟了上来,低声说道:“小姐,公子自那日去客房看过赵姑娘他们以后,就没再去过了,咱们是不是?” 谢道韫摇摇头,“他们还在养伤,不宜打扰,只要每天把需要的给他们送去就好,还有外边那几位神仙山的好汉,也要让人照顾好……” 谢道韫的脚步渐渐变慢了许多。 绿枝也随着她停下,疑惑地问道:“小姐?”却看见谢道韫站在那儿不动,只是嘴角露出个微笑来。 “小姐?”绿枝一脸茫然,又问了一声。 “好你个王凝之,原来是在这儿搞事情呢,差点儿就连我都瞒过去了,”谢道韫自言自语,又突然笑了起来,还带着一丝恼火,“我倒是要问问,你这样打算,可还管别人死活?” 摆摆手,谢道韫便独自往前,只留下一个绿枝,傻乎乎地站在那儿,小姐的意思她当然明白,就是不要自己跟着了,可是听她刚才那话,似乎是公子要派人去送死了? 哼,公子的事情,再没有比徐有福那个狗腿子更清楚的了,亏自己早上问他,他还一副啥也不知道的样子,感情是早有计划了? 徐有福,欠收拾! 书房里空无一人。 作为目前王家宅子的老大,王凝之当然是不能屈居在屋里的,那样狭小的环境,怎么能衬托出自己伟大的胸怀? 坐在屋顶上,一览众山小啊! 除了远处那巍峨的皇城,别的都尽在眼中,一边欣赏着阳光落在那秦淮河,一边哼着小曲儿,心情正好。 然后—— “哎哟!”王凝之不自觉地就顺着那个揪耳朵的人转过头去,见到谢道韫,急忙露出个笑容来,“夫人,快请坐,这儿风光正好啊!” 谢道韫提着裙摆,坐在他身边,皱了皱眉:“你倒是会享受啊。” 王凝之‘嘿嘿’一声笑,“人来这世上,不就是为了舒舒服服地过安生日子嘛。” “是么?”谢道韫侧过脸,瞧着丈夫的侧脸,伸出手,摸了摸他的胡渣,叹了口气,“你真要让他们去送命?” 王凝之愣了一下,回过头,对视一眼,笑了笑,“你猜到啦?” “你不就是在等赵天香伤好吗?”谢道韫撇撇嘴,“这两日虽然还有人在打探陛下情况,但都是些死士,一被发现,即刻自杀,这样怎么能查出来?你是想要赵天香再扮一次刺客吧?” “夫君,还有没有别的法子了,就算是道尊手下留情,可宫里的侍卫们不会,他们上次已经把所有能出宫的路子都给封死了,太初宫如今也是典易在亲自带人巡查,赵姑娘身手再好,只怕也难逃一死啊。” 王凝之瞧过去,阳光就落在谢道韫的脸上,她那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里,有不忍,有紧张,还有些不知所措。 笑了笑,轻轻抚平她的眉,王凝之说道:“旁的法子恐怕是不行,想要那人按捺不住跳出来,必须要下猛药,让他知道,皇帝朝不保夕,自己再不出来,这天下局势就真的与他无关了。” “这就是我要赵天香入京的原因,行刺皇帝,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上次是有心算无心,这次就是真的要拼命了,别人不行。” “至于她能不能活着出来,”王凝之的声音沉了些,抬起眼看向天空,眼里倒映出的,是瑰丽的云彩。 谷硡沉默了许久,不知不觉中,天边的火烧云已经在夕阳的渲染下,有了一种要即将燃烧起来的热烈。 谢道韫的目光时而落在天边,时而落在丈夫身上,离得越近,人越亲密,她甚至可以感受到王凝之心里的那份烦躁和纠结。 “令姜,你说,道理这种东西,是不是跟别人说总会很轻松,自己要践行,却很难呢?” “我想了很多办法,也做了很多计较,”王凝之渐渐闭上眼,像是在和她交谈,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声音很平缓,却蕴含着一股力量。 “这是最好的办法,不会有更有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