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有抱负,无野心 (第2/2页)
力配合朱浩造船及指挥海上作战等事宜。 这份诏书中,朱四明确说了,若在此战中立功,可以得到额外的提拔,完全无视资历和年龄。 朱浩道:“我早说过,要不了几年,你回翰林院后至少能晋升侍读、侍讲,甚至可以当学士,你未参与到议礼,但为陛下在别的方面立下功劳,同样可以作为进身之阶……你是想留在天津,还是去往江浙?” “二者有区别吗?” 徐阶不太明白。 虽然天津这地方距离京城近,但毕竟离开了权力中枢,而去往江浙就更不用说了,光听朱浩的许诺可做不得准。 徐阶都不确定朱浩是否真有本事能递上话,或者他被调到天津来,可能都不是朱浩的主意,而是旁人的意思,朱浩不过是跑个腿传个话罢了。 几时见过主持某件事的人需要亲自去干辛苦活的? 朱浩道:“当然有区别,在天津这边相对更安定些,去江浙则会有一定危险。但这里只有文政上的功劳,而去了江浙,则能获取督抚之功。” “督抚?” 徐阶又摇头苦笑。 说什么鬼话呢? 我一个工部郎中,就算跟佥都御史相比还差了很多,朝廷怎可能让我一个年轻尚且考功不到三年的进士当什么督抚? 朱浩道:“只要你愿意,我可以跟陛下提请,给你一个镇海督抚职位,由你作为平定海盗倭寇的首脑,带兵前往。” “那……不行!” 徐阶当即回绝,“在下不懂行军打仗,兵法稀松平常得紧,光会纸上谈兵哪里能打胜仗?还是绕了我吧!” 徐阶比较理智,超出自己能力外的差事,他是不会接手的。 “由着你吧。” 朱浩看出来了,徐阶现在对他抵触比较大。 大概需要潜移默化,让徐阶先习惯领兵,让其从一个纯粹的文臣,变成一个拥有治国平天下抱负的国之栋梁,这中间其实有很长的路要走。 …… …… 朱浩刚到天津,连演习都未举行一次,就要送新一批海船去江浙。 徐阶跟朱浩一起到码头送船只离开。 徐阶直接问道:“为何不把船厂就在距离海患近的南方呢?” “呵呵。”朱浩笑了笑,“早就设了,这不过是我大明三大船厂之一,看起来我的任务是靖海,但其实我的任务是为大明征服海外领地,把许多海外的好东西,带回到大明来,进而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地。” 徐阶几乎一个字都没听懂。 但他不失礼貌地笑了笑,身体却有意无意地离朱浩远一点,大概意思是,你这个疯子,我不跟你说话。 这头朱万宏准备搭乘船只往江浙去。 “朱侍郎,您不同去吗?” 朱万宏过来向朱浩行礼。 朱浩道:“我暂时还不着急,这边的造船事宜,我尚未处置好。朱千户先去打个头阵。” 朱万宏叹道:“卑职可无此能耐,到了江浙,只怕大军群龙无首。” 朱浩笑着摇摇头:“不会的,那边自有人带兵出征,朱千户只管随船前往。如果你要回南京,记得跟前线的统帅打一声招呼,我已去信,告知只要你想走,随时可离开。” “谁?” 这不但是朱万宏的疑问,徐阶也是满脑子问号。 二人都往朱浩身上打量。 朱浩仍旧不对他们作答。 其实这个人,正是陆湛卿的祖父陆完。 陆完因宁王桉被罚戍福建靖海卫后,一直上奏朝廷说明自己的冤枉,而因为有他孙女在朱浩面前吹风,再加上陆完跟杨廷和是政敌,杨廷和倒台后,陆完终于获得了将功折罪的机会。 那就是带兵平定江浙一带的海盗和倭寇。 当然他没资格主导一切。 真正负责这件事的仍旧是朱浩,而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骆安,已先期前往,骆安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当监军。 朱浩之前邀约徐阶当督抚带兵,是真心诚意让徐阶当个主帅,哪怕不是主帅,当副帅也可以,可惜徐阶没有那份胆气。 跟陆完有几乎相同命运的还有王琼。 王琼在西北也获得重新启用的机会,但并不是一次就给其高位,同样是在别人的监督下完成一些基础的日常公务,为王琼将来能重新镇守大明北疆而做准备。 朱浩没有什么政治立场上的偏颇。 这些人只要还能用,不管以前做过什么,就算过去了。 他现在更多是以一个权臣的身份指挥和调度整个大明体系的人才,如果只是以自身好恶,或者是以文官标准去要求人,那他想改变大明的梦想,只会带进坟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