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固有一死 (第3/3页)
了一眼李敬。 随着李敬不经意间流传出来的诗词越多,赵福金和赵玉盘还拿来请教她品评,她越是怀疑,这两首压根不是自己做的,就是李敬做的。 “到登州之前,我是几个万万没想到,第一天就把我镇住了,世人都说江南好,锦衣玉食,在临安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自己的生活跟登州一比就是土豹子,临海居堪称世外桃源,别院之精致,舒适,饮食之精巧,鲜美,服饰之华贵,气派,风景之秀丽,磅礴。真真的天上人间!娘娘给我说,这都是李副使主导的,惊的我夜不能寐,磁州昔日李副使腼腆少年的样子和胸有韬略的能臣,差距太大。” “梁公过奖!” “我这可不是恭维你,我要早知道这小老乡有如此能耐,昔日还追随什么康王,直接跟你算了!” 前倨后恭,梁杨祖也跟磁州李敬对他的印象差别很大。 此人还是很会说话的。 口口声声标榜自己是山东人,一下子拉进了陈卓,李清照,赵明诚甚至黄灿的关系。 众人都乐呵呵的看着梁杨祖这幅神态。 显然比起赵鼎,朱胜非更快的融入了稷下学宫的环境。 “来,梁公,尝尝我们山东的茶!” 到山东久了,赵玉盘也喜欢山东,把自己当成了山东人,这些茶树是李敬去年移植到山东的,李敬还送了一块茶园给赵玉盘,产量不大,并没有对外售卖。 “罪臣岂敢让公主奉茶!” 边梁陷落,梁杨祖如今已经知道了勤王功亏一篑的细节。 他跪倒在朱琏,宗泽面前磕头认错,哪怕多人拦阻,他还是重重的把头砸在地上,泪流满面。 恳切的态度顿时让许多人原谅他了。 这也包括赵玉盘。 “一切都过去了,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宗帅说梁公当珍惜当下时日,为大宋鞠躬尽瘁!” “谢谢公主!” 梁杨祖双手接过茶碗,如同欣赏古玩一样,细细观赏茶叶,轻轻抿了一口。 顿时惊了。 “公主莫要哄我,山东何地出产如此好茶,这茶叶分明是江淮茶树所产,只是烹制手法,甚是高明,只是茶汤清冽,跟太后给微臣沏泡的福建路茶叶滋味大有不同,也跟太后所冲泡之乌龙茶一样,不适合供应茶馆斗茶!” 一啄一饮,茶盐转运使的本相毕露,众人哄笑起来。 “都说梁公是茶盐的行家,果然不虚,茶树确实是江淮茶树,只不过移植山东而已!” “公主可有此茶烹制手法?” “梁公,未来的大宋,茶山,茶运会改官营为私营,茶山的种植,茶叶的烹制方式,让利于民。李宣抚使提倡皇家应该更多经营类似船舶运输,蒸汽机械类有科技含量和创新的重实业造福于民!” 山东的精盐,冲击了扬州盐商。 梁杨祖早已经见识,如今连茶叶山东也准备让利于民了。 听见赵玉盘的解释,顿时感觉有些挫败。 毕竟蒸汽机这些东西,他不熟悉。 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致用朝堂。 “梁公不要沮丧,茶叶放开茶山,让茶民种植制作,让他们有利可图,刺激他们的生产潜力,但是短时间不会放开经营,不管是西夏,吐蕃,还是西辽,西洋都需要茶叶,我们未来会控制大宗茶叶贸易,提升茶叶价格,对这些国家进行制约!” 梁杨祖听李敬一说,顿时一愣。 然后惨笑。 这些年,他光盯着从茶叶上刮钱了,从来没想过,茶叶居然有限制敌国的用途。 临安朝廷却从来没有人提及这个层面,贱价为这几国提供茶叶,作为交好,维持羊rou,马匹贸易的基础。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海洋资源实在太丰盛了。 抽出两条改造商船的蒸汽机船护航顺便捕鱼。 几万大军都能吃上海鲜。 哪怕不止第一次这么吃的梁杨祖,赵鼎他们还是觉得新鲜。 “李副使说的不错,比起茶叶,蒸汽舰艇更值得扩大规模,除了拉近各地运输的距离,还能捕鱼,除了在登州,胶州湾两个船厂,也应该在杭州湾建设船厂。光这江河湖海的水产,不知道就能养活多少宋人!” 梁杨祖姿态放低,积极的融入以山东官僚为基础的大宋朝廷。 赵鼎和朱胜非两人也放开了顾虑。 积极的谏言。 “未来五年内,蒸汽机和舰艇还是握在军队手上,用军纪严格控制。技术放出去,就不缺卖国贼,为了一点钱,他什么都敢卖,正如昔日大宋的冶铁技术,被辽人,西夏人,金人学了去,转头就造出冷锻钢,铁浮屠来屠戮我们!” 马屁拍到马蹄上了,朱胜非有些尴尬。 连忙辩解。 “李副使思虑周全,大宋水师在李副使节制下军机严明,也能承担大宋运输,捕鱼之重责!” “没事,稷下学宫,言者无罪?只要不是故意卖国,什么都可以拿出来讨论!” 李清照张罗着酒令,黄灿,陈卓在酒宴上都很活跃,一副不把赵鼎三人灌趴下,誓不罢休的样子。 梁杨祖都有些傻,这是大军出征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