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六章 倒了八辈子霉 (第1/2页)
榜下捉婿,可是汴梁的传统节目。 随着内河水师船只急剧膨胀,开始定期从杭州,扬州,洛阳,济南,两湖定期朝着汴梁和登州发船。 今年的榜下捉婿,可不止是汴梁城的小姐们翘首以盼。 就连临安,健康,扬州,洛阳等地的富庶士绅,也让自己女儿来了。 殿试以后,圣上亲点三甲。 学子回到所住客栈,驿站,就会张榜。 殿试开始不久,皇宫门口就停满了马车,轿子。 连附近几个阁楼,酒楼都被人包下来了,挤满了胆大心急的宋朝小jiejie。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 颜值还是很重要的。 可让她们感觉奇怪的。 今年殿试,率先从皇宫出来的,不是学子。 是靖王! “靖王好俊啊,穿上这一身紫袍,简直晃眼睛,也不知道谁家的女儿有福气,嫁给靖王做王妃,如果再生下几个儿女,肯定是积累好几辈子的善人。” “就是,要是榜下能捉王就好了,我一定把靖王敲昏了,带回家去,不生下五个儿子,绝不把靖王放出来!”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做什么美梦,还想把靖王敲昏,传说靖王手上有乾坤,十步杀一人,还没近身,你的奴仆全嗝屁了!” 郁闷的李敬出来,都不知道左右的花轿,马车,阁楼上全是议论自己的。 跨上亲卫牵过来的骏马,一路就朝着出城的方向疾驰。 根本没有注意,不久以后,脱了紫袍,放下官帽的宗泽,从皇宫急急的走出来。 “今天不是殿试吗?士子们都穿着朝廷发的儒生袍,怎么会有一个老头穿着内衣就出来了。” “看错了吧?” “没错,你看,那老头还挺精神?” “出事了,那是宁王宗泽,大宋的宗帅!” “宗帅乃是从一品郡王,这么可能一身裹衣从皇宫出来?你确定没有认错?” “错不了!” “你听,后面有人在喊宁王!” “我的天,今天不是殿试吗?发生什么事情了,宗帅辞官啦?” “看看,快看,宗帅被禁卫拦住了,不让他出宫!” 榜下捉婿,变成了榜下吃瓜。 难得汴梁皇宫从新启用,也难得太上皇和文武百官齐聚汴梁。 靖王在殿试没完成之前出走,宁王辞官。 大宋这擎天柱石出事了。 好大一个瓜。 原本有些矜持的小姐,纷纷出花轿,马车,窗口探出头和身子。 百年难遇的场景。 比往届学子们从皇宫走出来,更能表现什么叫翘首以盼。 “快看,快看,快看,那是不是我们大宋监国太后,好漂亮!” “贵气逼人啊!” “举手投足,彰显我大宋盛世风华!” 心急如焚的朱琏,压根顾不上自己成了大宋百姓的眼福。 也管不了这么多。 她很清楚,不管是李敬,还是宗泽,心系整个大宋,说句不好听的,光他们练兵的口号“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就足以反应问题。 皇权在他们两人眼中看来。 最好不要成为大宋强悍崛起的绊脚石。 若是大宋没有发生靖康之变,这样的臣子即便才华盖世,注定也得不到重用,他们即便有这种心思,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这样表现出来。 可偏偏大宋遇上了靖康之难。 活生生的盛世,被金人打成了人间地狱。 也给了宗泽,李敬,丰满羽翼的机会。 朱琏没敢把自己这些认知告诉赵桓,只希望他回到大宋之后,谨慎从事,自己悟出来。 再说,昔日勤王时候,李敬为了国家利益,敢朝着赵桓所在的汴梁城头射震天雷,赵桓应该知道,这样的臣子以往的大宋臣子就不一样。 你想把李敬,宗泽变成李纲那样的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或者其他臣子那种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可能吗? “宗帅,今天谢谢你,若不是你辞官,上皇恐怕现在还被李纲蛊惑!” 能被朱琏看出自己以辞官警示赵桓的良苦用心。 宗泽再次感慨李敬看人一如既往的犀利,大宋能有这样的皇太后,简直是生灵之福,可惜有些人,生在福中不知福。 会心的笑了笑。 “宗帅一心为国,为朝廷社稷,若是让宗帅一身裹衣出宫,那就是妾身的错了,来人啊,赶紧给宗帅拿一身崭新的官袍来!” “太后,若是给我拿衣服,你就追不上李敬那小子了!” “没事,我已经让人乱棍打死那个给武勋泼脏水的学子,让人作废了今年的恩科,宣布以后永不科考!汴梁已无值得cao持的事务,去登州见李敬,问心无愧!” 宗泽哈哈大笑起来。 别看宗泽人在西洋,可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赌了复兴报所有没有送到西洋的报纸。 觉得不过瘾,他还去了复兴报。 针对报上很多问题,请教乔淑云和报社编辑。 早就知道李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重建一套大宋人才,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的机制。 而这种机制还没有成型,就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殊不知不管是教部的教习,还是一些有远见,买了教材啃读的士子,在考试中的成绩,远远把其他士子甩开。 在官场中,部分靖字军转任地方官的将领,文事武办,大刀阔斧,坚决执行朝廷旨意,比大宋开科取士的那些儒生,不论是治理地方,还是枢密院等中枢机构任职,更为出色。 科举这种制度淘汰,那是迟早的事情。 如今没有阻拦恩科开科取士,也是尽可能减小改革的阻力,循序渐进。 大宋是为了发展而求贤若渴,而不是无人可用求贤若渴。 偏偏有些人看不见朝廷的退让,以为软弱。 “宗爷爷,快把官袍穿上。” 大宋朝廷的官员荣升,通常第一件官服都是皇家送的,汴梁皇宫修复以后,虽然很少启用,也储备了各类官服。 宗泽没想到,是赵柔嘉一路小跑带着赵金儿等人给他送官服,带着几分感激,几分感动的开口。 “我的女帝,奉诏登基以后你就是大宋表率,除了你父皇母后和皇爷爷,其他人都当不得你长辈,以后叫宗卿家就好了!” 赵柔嘉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看着禁卫们手忙脚乱的帮宗泽在宫门口穿衣服。 看着朱琏的马车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