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六章 还要啥自行车啊 (第2/2页)
成傻子吗? 可是冰冷的刀架在脖子上,赵桓除了向朱琏求救,一句其他的话都不敢说。 更不敢跟朱琏吐露心中的怀疑。 “金使阁下,你当我大宋军都是摆设吗?昔日在汴梁城头,大宋太上皇就有跟你们同归于尽的勇气,如今也不缺乏,真要是被你们再次掠走,大宋颜面何在?体统何在?今日若你不放人,明日我就召集靖王和枢密院上下,兴兵伐金!” 朱琏的话振振有词,语调中透出大宋强国的威仪。 把赵桓急的不行。 他想开口说是李敬敢的,目的就是赶自己下台。 可是怎么都说不出口。 但是事实根本由不得他。 邹渊听完朱琏的话,把自己的刀抽出来,再次轻轻的捅了捅赵桓。 感受到皮肤被刺破,顿时吓的赵桓哭爹喊娘。 “壮士,饶命啊,饶命啊,只要你放了朕,朕给你封爵,给你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听见赵桓求饶,邹渊哈哈大笑。 放肆的对着朱琏挑了挑眉毛。 “尊敬的大宋皇太后,宋王真的甘心跟我们这些贱民同归于尽吗?” “壮士,只要你放过我,我这个太上皇可以隐退,可以不问朝政,可以下诏书,让皇太后监国,也可以让柔嘉提前亲政!” 情急之下的赵桓,勐然想起,这些人借口什么金人特使,其实就是李敬党羽。 李敬无非担忧自己卸了他的军权,然后卸磨杀驴对李家下手,才有今日之兵变。 连忙开口要隐退。 要下诏书让朱琏监国。 他这么一说,把朱琏和邹渊都愣住了。 这么容易? 倒是躲在三条船上的王太妃,笑着对赵福金开口。 “我说吧,赵桓吃硬不吃软,朱琏还不信!” “就他那个熊样,还想和仁宗先祖比,既没有胆略,又没有心胸,还缺脑子,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不知道哪里来的雄心壮志!” 说完两人一脸笑意的对望一眼。 王太妃抢着开口。 “看来我们商量这套还行,上皇心里认定了是李敬的党羽在搞事,也怀疑李敬在这里。” “靖王二龙山救了太后,又去河东救了你我,还利用西夏金人溃败,出其不意的让关胜远征跟金人缔结和约,救回了上皇,明明什么都没做,还要背锅!” 遇上这样的太后,太妃,长公主,赵福金觉得李敬倒了八辈子霉。 自己那个皇兄也是蠢。 要邹渊真是李敬的兵,恐怕就没这么简单了。 黄袍加身,登州称帝。 他什么得不到? 心一横,还可以把你老婆女儿一起丢到后宫里。 还有谁敢阻止李敬推进的改革构想。 此番兵谏,这么大的漏洞,愣是看不见。 满脑子期望李敬放过他,殊不知,根本就搞错了对象。 脚指头多想想,也知道是自己皇后和长公主联手演戏。 你怕个屁啊。 还一副自以为聪明的样子,看出所谓金国特使,都是宋人伪装。 就凭借这种心智。 赵福金都不知道他如何面对大宋复杂的朝局,他看得清楚吗? “福金,太后心软,你要把她摁住,不要让他经常跟赵桓见面,以防露出马脚!” 王太妃用脚指头都能猜到。 此番事情过后,朱琏会恳求两个公主,把赵桓圈禁在登州。 方便自己随时探望,甚至接下来,带着女帝和太学生下西洋,朱琏也会提出把赵桓带上。 在她的理解,只要赵桓不对朝政指手画脚,就不会对李敬产生威胁。 “放心,这些人都是皇姐的死士,我同意,大姐还不同意呢!” 告病,单独静养,是赵桓唯一的出路。 赵福金在想,是不是该发个通告,在报纸上说赵桓回国之前,就在金国被人下了慢性毒药。 金人之所以答应赵桓回归很爽快,是怕赵桓提前在金国毒发身亡。 “在哪里圈禁上皇比较好?” “扶桑,送他去扶桑!” 原本王太妃还以为会给赵构圈禁到一条船或者山东附近的海岛上。 谁料想赵福金那么狠,居然送这么远。 “太后肯定不会同意!” “不能由着皇嫂的性格,若是皇兄从玉门关回来时候,皇嫂如集英殿时候一般的强硬,也就没有今天这场戏了!” 赵福金一边坚定的说,一边拿着望远镜。 看见邹渊开始退让。 “尊敬的大宋皇后,我们可以不杀大宋太上皇,也可以不掠回金国,但是我们有条件,你必须要苏勉承诺,十年之内,不得兴兵犯我大金!” “可以,你只要放了我大宋太上皇,我就下旨给你,并且昭告天下!” “放人是不可能,你必须要给我们兄弟提供一个合适地方,让我们圈禁大宋靖康皇帝,我们允许你探视,也承诺不杀人,你们看可以吗?” “不可以,太上皇虽然传位,还是我大宋的颜面,就这么被你们打脸,我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yuanapp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依照剧本,朱琏当着赵桓的面,强硬的表示不同意。 可是赵桓不一样。 听见邹渊再次开口的话,差点疯了。 “既然宋国的皇太后这么在意大宋颜面,也就是我等这番擒拿,也让宋国朝廷无地自容,此事过后,你绝不会给我等活路。那么我干脆把宋王给杀了,反正有他陪葬,我也能在金国名垂青史!” “不要啊!“ 赵桓是肠子都悔青了。 平白无故,他去惹李敬干嘛。 昔日北狩,那些个名不见经传的金人,金兵都可以羞辱他。 更何况是打的金人胆寒,害怕的李敬等人。 这样的虎狼之将,别看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本质上比金人还狠。 “琏儿,答应他们,朕愿意被囚禁,只要留下一条性命,可以随时看见你们母女,让他们保证自己能看书,读报,有侍女照顾,我同意!” 今日李敬可以兵谏,圈禁自己。 明日李敬就能造反,反了大宋,把朱琏和赵柔嘉母女都杀了。 “琏儿,让朕做最后一次主,赶紧答应他们!” 想到这里的赵桓急的跳起来。 这时候,还要啥自行车啊。 这是嫌弃自己死的不够快,还是觉得在自己死之前还看看哪家的棺材便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