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音乐家_第229章 差点要被度化的杰哥。(求订阅~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9章 差点要被度化的杰哥。(求订阅~月票!) (第2/2页)

只不过.....这个人,觉悟了。”“无手无眼,但有一颗菩提心。”“所以,这个觉悟的人,便是千手千眼的观世音菩萨!!”李少杰恍然大悟。或许,故事漏洞多,令人诟病的多,甚至放在现代人观感里比较违和。或者说带有一些封建的色彩。但其实,阐述的,便是佛学的内核,一种真正无神论的佛。觉悟,即是佛。所谓超脱,所谓一念迷,一念觉,讲的便是这个觉悟。众生便是未觉醒的佛。佛,只是拥有了觉悟的人。而这个觉悟,该是何种觉悟呢?无非便是起源于“真,善,美”的觉悟罢了。李少杰似乎懂了。什么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说的并不是放下了屠刀,就可以不顾以往的罪恶成为佛。说的,只是走了歧路却愿意向善的人,准备直面自己的罪恶,欣然接受世界对于他的惩罚与审判,并且为之付出忏悔的行动。他已经做好了“为自己恶行赎罪”的觉悟。而此时,恶贯满盈的他,愿意为恶行赎罪,做过一件恶事,便做一百件善事,然后步入阿鼻地狱,去承受自己恶行带给他人的苦痛。baimengshu.这才是所谓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义。佛,即是一种真善美的觉悟。佛学,是劝人向善的。李少杰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老师会用这些的事迹去举例子。也明白了何为活佛。那是因为,愿意拯救同胞的他们,此时的内心,即是充满了觉悟的真善美。佛,这是翻译过来的。其实,buddha这个梵语的本意,便是“觉悟者”!!修佛,是明心见性修自身德行的过程。第一阶段,阿罗汉,即是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习得智慧!第二阶段,菩萨,即是以无上智慧,以菩提心,慈悲化众生。修心,真善美!第三阶段,才是佛,也便是“觉悟者”。即为圆满觉悟!佛教或许会神化佛的形象,供人膜拜。但佛学里,没有神,只有一个个觉悟者,先驱者。是领路人,却并非是领导者。“佛,从不标榜自己是神。”荣赞教授笑呵呵的说道。“佛其实更认为自己是导师。”“迷时师渡,这个渡,是指引,而不是直接赐予你超脱,所以,悟者,自渡!!”荣赞教授摇了摇头。“佛不是神,佛不是万能的,佛与佛学,无法赐予别人解脱,佛只是导师,佛只是告诉我们,苦海众生,需自渡!!”“抱仁守善!”“自强不息!”喝了一口茶,站起身,荣赞教授拍了拍李少杰的肩膀。感慨起来。但李少杰总感觉这话里话外在疯狂的内涵着什么。“想真正了解佛学啊.......”“离那帮神神叨叨的精神病远点,也离宗教远点.......”“......”你这指定是在内涵着什么!李少杰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那老师,不考虑佛教的情况下,佛学对于吃rou,杀生,是怎么看呢?”李少杰若有所思的问道。“或者说......关于生命的价值,衡量的方式?”“呵呵,你小子,就喜欢问点刁钻的问题。”荣赞教授呵呵笑着。“狼与羊,皆是众生,你阻止狼吃羊,是行善还是积恶?”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顿时给李少杰问住了。其实,这一类话题,在哲学之中,辩论的次数已然无穷。哲学,本就没有一个所谓的“正确标准答案”。“首先,要明确啊。”荣赞教授摇了摇头。“人类自己都没有处理好,何以讨论吃rou?!”“自相残杀即使到现在还有,不去讨论反战,讨论吃rou?”倒不是避而不谈。感慨两句,笑了笑,荣赞教授继续说道。“那人不吃rou,饿死了,众生何如呢?!”“食物链,本身就是自然规则,佛为觉悟,但觉悟不是打破自然循环,而是保护自然循环。”“可食rou,因为这是自然选择与自然规律。”“但不可无意义的胡乱宰杀,更不可浪费,像是大批砍伐用不完的树林,宰杀吃不完的牲畜,那么我问你,这是不是也就破坏了自然循环呢?”“而杀生......”荣赞教授笑了。“佛是众生,是人,罗汉尚有怒目圆睁之时,众生平等,众生皆苦,但这不是一个众生伤害另一个众生的理由。”“生命的价值无法做公式,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这也是写在法律里的。”“在现代,若有外敌敢侵犯,伤害我国的众生,那么我佛的慈悲,就是东风。”“而面对为恶者,我国是有一套完整的刑法,佛是觉悟者,但也是人,人,那你得讲法律,真正的我佛,既已觉悟,自然会懂得守法。”卧槽!好一个遵纪守法,慈悲渡人的我佛。李少杰直呼内行。虽然这些话乍听起来有点怪,但还真tm是那么回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哲学思想更不是盲从的,佛是导师,为的是让你们从哲学中,学会树立自己的思考方式与健康向善的思想观念,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荣赞呵呵一笑。“佛学是为了让人向善,但你要知道,古代的人,思维可没有你这么有辩证性,所以,为了劝人向善,自然会发展出这些非黑即白的论点。”李少杰点了点头。似乎想起了以前的一个故事。一名暴君,在杀人和吃rou之间,让一个高僧做出选择。高僧慨然食rou。这并不是“吃不吃rou”的问题。而是“善”的问题。修佛未必出家。不是要抛妻弃子的出家,六根清净的避世。而是要正直,向善。入世,予世界,予众生以温柔。抛妻弃子的行为显然并不是一种正直与向善。慈悲,怜悯众生苦,却并不会圣母。“活着很难,但活着,很幸运。”“佛学,是为了让善与美充斥世界,让人们活着更幸福。”李少杰一丝不苟的听着荣赞教授的话。但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就仿佛.......自己快要被度化了一般。“佛并不虚无缥缈,佛即是内心的真善美,内心的觉悟。”来到窗前,看着闹市中的人群,李少杰总觉得,荣赞教授的后背都快发出佛光了。“超脱,成佛,难?”“入世更难!”闹市中,人们熙熙攘攘。rou老板,菜农,杀鱼匠,彼此之间吆喝声音四起。这里的城区......属于老城区,并不如何现代化,并不如何富裕。荣赞教授的房子,也只是六十平的老房子,住了几十年。但这里,虽然少了一点科技感,却多了一丝人情味。“来!你......过来看!!”荣赞教授笑呵呵的招呼着李少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