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10章 高燃民乐!(求订阅~月票~) (第1/2页)
当然,虽然因为《赤焰之缨》的原因,在中国风创作上手很热。 但不代表李少杰想做一另个《赤焰之缨》,或是什么《赤焰之缨2.0》之类的东西出来。 都说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总不能一提到中国风流行大家就想的是五声民乐做前后,中间来段京剧的夹心馅饼模式吧! 对于华夏传统音乐流行化的开发,还是不够。 甚至可以说,开发了,但只开发了一点点。 还需要更多种类,更多风格的展示。 流行化是一种趋势,流行化不代表一定要摒弃古老的东西。 只能说在古老传统与现代流行中构建一个足够引人入胜的桥梁。 是非常有必要的。 加入电子,让节奏更加明快多变,整体更加有活力,是有助于提升音乐印象的。 总不能一直稳重,多少得多来点不同的。 而不同风格的开发思路,也让李少杰盯上了一种传统音乐。 丝竹乐! 所谓丝竹乐,便是丝与竹的结合,指的是华夏传统民族乐器中,弦乐器与竹制管乐器的合奏。 或许有人觉得,这不就是民族版的管弦乐团吗? 实际上是有略微不一样的。 丝竹乐大多是在室内演奏的。 提起丝竹,自然会有一幅水墨画面。 江南水乡中,宜人的别院里,丝竹八音余音绕梁。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印象,实际上是源自于很多信息碎片的整合,其中自然就有古诗词。 刘禹锡《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桉牍之劳形”的潇洒自在。 苏轼《鹧鸪天》中“四弦丝竹苦丁宁”对佳人的刻画。 白居易《长恨歌》中对丝竹表演质感描写的“缓歌慢舞凝丝竹”。 由于是室内乐。 所以,丝竹的音乐特征便是“柔”“轻”“细”。 从音色,节奏等多方面来看,风格都是比较小清新的。 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有形象感的。 如果说,老秦腔那就像是北方大虎妞大大咧咧的嗓门。 那丝竹乐就像是南方小家碧玉姑娘柔和的轻音。 所以问题就来了。 你音乐游戏强调的是一个节奏感。 提起音乐游戏的音乐,大家一般是什么感觉? 暴躁,对,高燃。 上去就想直接上下左右,恨不得把空格都敲碎。 这才是常态啊! 节奏感多变,甚至明显的情况下,音乐作品似乎和“柔,轻,细”不太沾边啊?! 总感觉似乎略有些违和? 就好像...... 江南水乡中,那温婉的小家碧玉突然就把琵琶往地上一摔,站起来缠着红腰带就要给你扭一把大秧歌一样。 画风都感觉很是违和....... 这键盘敲起来能爽? 而且,现代音乐很多必不可少的东西,和丝竹乐搭配在一起实在是太违和了。 举个例子。 现代音乐中,会经常运用到相当多电子合成器,去构建更多奇妙的音色。 音乐的进步中,音色的多样性也是其中关键的一环,进步就是要追求更多不同的音色,让音乐丰富。 这些现代音色与传统乐器音色听感上年代感差距是极其之大的。 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违和。 而且,现代音乐更加强调鼓点与低音。 是的,尤其是低音。 现代流行音乐中,必不可少的两种乐器就是架子鼓和贝斯。 尤其是贝斯。 可能听不清,甚至听不到,但不能没有。 几乎所有编曲都得考虑电贝斯做低音铺底。 因为,一旦乐曲没有低音,是非常容易发飘的。 有句话说的好。 没低音怎么办? 不用怕。 快用你那无敌的电贝斯老爷想想办法。 但低音电贝司这玩意...... 和丝竹乐搭配...... 这合理吗? ...... 自然不会这么简单。 丝竹乐融合一些电子风格的现代化,完全可以达成一种与“刻板印象”完全不同的体验。 丝竹乐确实有很多抒情的。 但也是有轻快活泼的。 只不过由于音色,以及华夏固有的含蓄与矜持,让这种轻快活泼并不如何奔放,而是有些内敛。 而且,李少杰觉得。 丝竹乐与现代的电子啊,摇滚啊这些风格的乐器,看起来是不太搭,但其实中间是可以有一个“桥梁”的。 这个桥梁在国风音乐中简直堪称万能到诡异。 但凡加了这玩意,活了的你可以躺着等体温变凉,死了的你可以热乎热乎以后起来嗨。 是的。 这玩意就是神奇的唢呐。 就这玩意。 慢一点的音乐加唢呐,那听起来就像是下葬。 快一点的音乐加唢呐,那听起来就像是结婚。 丝竹加贝斯直接干加,或许不太合理。 尤其是为了符合音游需求,一定要在节奏多变,极可能出现架子鼓的情况下。 但好像有了唢呐,直接就给串起来了! 让节奏跟着唢呐燥起来,丝竹乐依然保持柔,轻,细的质感,并且让整个曲子活泼起来。 或许效果会非常好! 甚至极有可能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感觉! 至于唢呐该怎么去衔接,李少杰更是有不同的想法。 毕竟,对唢呐这玩意的运用,在之前也有过很成功的例子。 可以丝竹起,然后顺理成章的用唢呐做一个巨大的情绪推动,负责高燃段落。 也可以唢呐开始就来,然后再换成丝竹,设计好的话,也可以更好的凸显丝竹乐。 都可以有不同的感觉。 于是,李少杰的选择是....... 我都要! 很快,作曲便开始了。 想要作曲,不仅仅只需要作曲方面的技巧。 还需要对不同的乐器有足够深度的了解,还需要对不同乐器之间彼此的相性有足够的敏感度与认知。 这也是为什么给管弦乐团作曲与单乐器作曲不是一个难度级别的原因。 而且,要对乐器各自技巧了解足够深。 毕竟,单个乐器也是可以制造出相当多种不同音色,不同方式的声音。 如何运用这些产生变化,决定了作品的质量。 比如......笛子与唢呐,如果没有气冲音,气颤音,情绪上的变化会很死板,如果没有花舌音,到了情绪点的时候,表演张力会不足。 等等等。 这些东西,和节奏结合在一起,需要产生更多层次,更细节的变化。 才可以成为一首好的音游作品。 当然,对李少杰来说,洞悉这些东西并不难。 虽然是第一次借音游的订单,但实际上对于音游来说,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