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 垒木为室,积木为楼! (第2/2页)
自己未来的体重问题,她连忙收起了吸猫之心,仔细的听起来。 “要注意的是,炕要比之前那砌得高一些,因为考虑到整体,我还要在地上垫高一层,铺地板,所以一些小细节现在就要很注意,不然后面就很麻烦。” “搞定这部分后,其他活就全是木工了,木墙的架构,那当然是要用最实在的井干式。” 苏陌一边讲着,一边继续cao起手里的驼鹿角铲挖起了沟。 众所周知,种花家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最常见的是抬梁式、穿斗式、抬梁穿斗结合式。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木构架形式,即干栏式和井干式。 井干式木结构是一种不用石基、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这种结构最早可见于商朝的墓椁之中,汉墓仍有应用。 目前所见最早的井干式房屋的形象和文献都属汉代,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器中就有双坡顶的井干式房屋。《淮南子》中有“延楼栈道,鸡栖井干”的记载。 种花家叫井干式房屋,在毛熊国战斗民族叫木刻楞房屋,说起来这其实也是各种原始小木屋、猎人小木屋用得最多的木结构。 没别的,就是因为搭建简单。 普通的建筑光是打桩就得耗费半个月,而井干式结构的房屋四五个壮汉几天就能完工。 盖这种房子首先要在平整的地面沿房屋四边向下挖30厘米深的土沟,把圆木横嵌入到沟底,横卧四周做成方形的“框”,圈出房屋的面积大小。 然后,将一根根砍了刻口的圆木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 而苏陌是在坡地上建造,坡度虽缓,但还要看情况用短柱及木板搭出一个平台,以调节基地高差,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建“框”。 由于这样的构造出来的墙体看起来就如同古时候水井木栏井框的交接,所以在种花家被称作“井干式房屋”。 莫看这样的墙体简单,但它坚固异常,并且最帅的地方在于,井干式结构的木墙体与屋面支撑构架是可以彼此独立的。 这种简洁、坚固的建筑形态和构造,不仅适用于在不同坡度的地面建造,可以灵活的和局部底层架空的干栏、平座、或者土墙处理相结合,调整与缓坡地形的联系,让建筑更加牢固和实用。 而且由于墙体可以堆叠得很高,在古代这种结构也是作为高台或高楼的重要构成形式。 在崇尚高台建筑的汉朝,就非常盛行井干叠造的楼台。张衡《西京赋》载:“井干叠而百增”;《史记·孝武本纪》载:“乃立神明台、井干楼,度五十馀丈,辇道相属焉”,介绍了汉武帝为通神而建造的神明台井干楼。 苏陌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独立性强,而且还具有发展空间的对吧,可没人规定自己只能在地上“连体”,完全使用这样的墙体盖间小楼的嘛。 退可垒木为室,进可积木为楼,简直完美! 缺点嘛,就是要用的木材多,因此这样的木结构房子在种花家树多的东北、云南等地区比较常见。 以前长白山区林区一眼望去,都是这种井干式的木屋,老山里的木材多的是,他们就连房瓦都是用木头做的。 木房瓦又叫“木板瓦”,将木板劈成方片便可当做瓦用。 木瓦的核心技术是劈,由于木瓦常年受到阳光照射和风雨的吹淋,很容易变形,只有用斧头劈出的木瓦片,板面光滑,不滞雨水、雪水,方能持久耐用。 倘用你钢锯锯开,不仅费时,而且表面粗糙滞水,用不了几年便得换新的。 但苏陌就不打算学习用木瓦了,还得拿石头压,要防水的话,直接烧杉木走起便可。 将铺屋顶的外层木板用火烧出一层厚实些的炭化层,然后通过榫卯木钉嵌在一起,不仅结实不怕风大,黑色的房顶,多好看啊。 倒是可以学习一下生活在长白松花江流域的各民族人民的木烟囱,苏陌很需要。 烟囱系统原则是热空气上升,因为它比冷空气密度较低。当烟囱充满热气体时,气体会上涨,因为它比外面的空气密度小。不断上升的热气将创建一个名为燃烧空气的压差。 其中两个因素影响产生的烟囱压差,一个是冷热,另一个就是烟囱的高度,越高越好。 新房子不同于现在的简陋庇护所,非常需要一根高烟囱,这是整个供暖系统的关键。 一般这种通烟走火的设备,为了防火,用石头、砖瓦、泥土,金属来制作肯定是最好的。 只是不管哪种,对苏陌来说都很麻烦,砌个炕已经够折磨的了,还要砌个超高的大烟囱? 因此,最简单的木头烟囱就很适合苏陌了。 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采用的是林子里已死亡多年,其树心已自然掏空,但外壳坚硬的倒木,用来做烟囱就十分合适。 另一种是用四块木板捆在一起,里边抹上黏土,烟火一过,黏土也变得坚硬,一根理想的烟囱就形成了。 苏陌打算撸树的时候先随缘找一找空心的树木,有纯天然形成的自然最好,完全不用动手。 如果没有的话,就方案二走起,木板烟囱,怎么也比石头砌实在。 苏陌一边挖着沟,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吹牛。 说的有些乱,但楚清妍已经完全听呆了。 灶台、火炕、壁炉对应厨房、卧室、客厅,大烟囱一架上,整个供暖系统已经水落石出。 地基有垫层,地面铺地板,木墙体结构用井干式,屋顶铺烧杉木板,瞬间整座房屋的雏形都出来了。 “咕咚。” 楚清妍咽了口唾沫。 虽说自己想象到的,和苏陌想要建造的肯定是有出入的,这货肯定是省略了很多细节没讲。 难吗? 依然巨难。 但起码听他一番“吹嘘”后,你能感觉得到他的胸有成竹,仿佛每一个细微之处他都早有准备,而且还是那种备用方案都有好几个的。 她不禁隐隐开始期待了起来,真的给他建好,那以后他的小日子,简直了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