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无敌 (第1/2页)
清廉,绝对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官员的第一要求。 宋有包拯,明有海瑞。 皆是受到后世历代敬仰的表率。 张希孟倒是没想过贪赃枉法,但是一下子成了清官代表,还有点不适应?我真的算是清官吗? 算! 怎么不算! 我们张经历每次大胜之后,别人收取财物,先生只关心书本文字……先生不置办产业,不取俸禄,不贪不占,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兢兢业业,实在是官吏的楷模。 先生主张均田,意在富民。先生执掌粮食银行,家中却无一石粮食,试问古今,还有如此清廉的官吏吗? 而且别的清官都是同僚、师生、好友之间吹捧的,谁知道真假,大约就是人云亦云吧!可我们张经历不一样,他这是盗匪认证的。 官匪从来势不两立,不共戴天。 一个让匪类都五体投地的官,这还用多说吗? 谁敢说张经历不清廉,老子都跟你急! 这事由于传播太快了,还没出正月,就连方国珍都听说了。 而且那张纸条上还特别写了,偷了方国珍的金佛,然后熔成了金元宝,见张希孟太过清苦,竟然留下了一个元宝。 也就是说,老子亏了钱不说,还成了笑柄。 同为义军,做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捏? 方国珍备受压力,他发誓要揪出那个胆大包天的狗贼,千刀万剐了。 不为别的,方国珍前些时候送给朱元璋金玉马鞍,如今又弄出了金佛。姓方的到底有多少好东西啊? 这家伙起兵快十年了,一直霸占海上航路,抢掠走私,尽是发财的门道,他的家底儿到底有多厚? 金屋子,金床,金桌子金板凳,就连马桶都是金的。 这些传言神乎其神,就连方关都糊涂了,不会他爹真有这么多钱,他都不知道吗? “蠢材,蠢材!” 方国珍气得大骂,他是抢了不少好处,可是任何一个养兵的人都知道,再多的钱,也不扛花,没有几天就会见底儿。 虽然方国珍也藏了一些私房钱,倒是绝没有到挥金如土的地步。 可是这些传言给老方带来了两个麻烦。 其一,各地的小偷贼匪都盯上了他。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元廷日薄西山,秩序崩塌,各路神仙鬼怪都跳出来了,有投身红巾军,提刀杀人的,自然有施展偷技,大发利市的。 之所以小偷没什么名气,那是因为大家伙的目光都在巨匪身上,杀人的案子都关心不过来,谁会在乎偷钱的! 只是大家伙不在乎,并不意味着没有。 恰恰相反,这年头神偷遍地,格外猖獗。 就这么说吧,金陵城尚且不能保证安全,张希孟的住处都被摸进去了,别的地方又会乱成什么样子,简直不敢想象。 听说方国珍有钱,还敢把黄金放在外面,偷他丫的! 老方气得抓狂! 好歹我也是一方之主,你们对我尊重一点,别不把我当回事! 可俗话说,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 任凭方国珍怎么小心,但是还有人得手了。 真从他的府邸偷出了东西,这下子更是刺激了无数神偷,把心思全都放在了方国珍身上。 偷不了你,还偷不了你的粮,你的船? 面对无数大盗的奇思妙想,方国珍是不胜其烦。 没办法,他只能加倍调拨兵力,保护府邸。 而这就引出了更大的麻烦。 一个让方国珍措手不及的麻烦。 如果说盗贼们是随便起哄添乱,那么手下的士兵,可真的要了方国珍的命。大家伙跟着你出生入死,辛苦了这么多年。 光听说你发财了,金子多得都被偷了,怎么不给我们点? 你这么抠门,不讲义气,莫非是要我们提刀上洛,痛陈利害? 这么个破事,居然弄得方国珍军心不稳,这家伙没办法,只能一面解释,一面多给发了三个月的军饷,全力以赴安抚人心。 但效果依旧寥寥,弄到了最后,老方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他觉得还是对外用兵吧!可别继续纠缠了。 方国珍能打谁呢? 毫无疑问就是围困着平江府的张士诚,啥也别说了,咱们俩过过招吧! 张士诚这个冤枉啊! 他什么都没干,没得罪你朱元璋,没招惹你方国珍,凭什么打我? 看我好欺负吗? 还真是这么回事。 张士诚一直在围攻平江府,方国珍从松江府登陆,攻击张士诚的后方。老张这边师老卒怠,疲惫不堪,竟然被打得接连惨败,难以招架。 张士诚实在是有点没主意了,他憋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竟然向元廷请降。 方国珍不是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