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5章 五年工业计划 (第2/2页)
之前高危矿洞采矿主要人员是俘虏和罪犯。 现在战争已经结束,没有大量的俘虏来源。 国家局势渐渐稳定,恶性罪犯的数量也会降低。 采矿业为了提高采矿的效率,除了开发各种采矿工具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奴隶。 那种平均寿命只有一两年的奴隶。 大华王朝很快会向外扩张,不服管教的土着,就是奴隶的最佳来源。 这种带有原罪的行业,官方不适合出面,把他们交给私营矿主正合适。 苏河看着乾清宫的官员说道:“三个重工业中心已经确定。 我们还要根据各省的特点,设立一些特殊的工业中心。 几个大型铜矿,都在云贵地区。 要在那里设置铜冶炼中心。 山东和福建地区,金矿比较多。 在山东和福建,设立金矿冶炼中心。 重工业中心,我们就聊到这里。 大家谈一谈,轻工业中心的选址。” 李志升最先发言道:“陛下,我认为不需要设置轻工业中心。 轻工业与农业息息相关,比如粮食加工、纺织、瓷器制作。 每一个城池,必须有足够的轻工业,才能维持百姓的衣食住行。” 苏河听到李志升的建议,他把自己桌上泛着流光的玲珑瓷花瓶提了起来。 “这是玲珑瓷,只有景德镇的高明工匠才能制作,非常贵重。 在瓷器上凋琢小孔,灌上水之后,水不会漏出来,却能看到瓷器上有光在流动。 仿佛是打孔的瓷器里面装上了玻璃。 各地都能制作瓷器,但唯有景德镇的瓷器质量最佳。 这就是景德镇那里土壤出色,又设置很多官窑,手法精妙的制瓷匠人都汇聚在景德镇。 成立轻工业中心,也是根据当地的特性。 汇集一大群企业,让规模和技术在一个地方汇集,引导产业的发展。” 乾清宫的官员,了解到陛下的意见。 他们没有再反驳,而是讨论在哪里建设轻工业中心。 李志升提议道:“汉中那里机械厂发达,能为工业提供足够的机器。 汉中那里的化学工业也最为发达。 染料产业,在全国最为出色。 汉中作为轻工业中心比较合适。” 王仲策建议道:“陛下,我觉得轻工业中心,应该设置在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区。 例如银川,背靠蒙古草原,毛纺织业发达。 通州,靠着大运河,能顺着河流把产品运到各处。 松江府和天津府靠海,可以借助海运。 蓉城、重庆、武昌、南京、开封等城市借着水运,可以联通各地。 这些都是适合设置轻工业中心的地方。” 乾清宫的官员们,挑选了十多个城市,大部分是各省的首府。 只有东南地方例外,出现了四个不是首府的地方,苏州、宁波、银川和景德镇。 苏河听着内阁的意见,他赞叹道:“这些城市能作为一个省的首府或是重点城池。 他们在地理位置上,都有着极大的便利。 人口和资源充足,交通发达,比较适合设立轻工业中心。 但也要根据这些城市的特点有所偏向。 广西地区水果丰富,甘蔗长势较好。 桂林就应该以罐头行业和制糖行业为中心发展。 苏州纺织行业发达,应该以纺织行业为主。 两湖、河南和山东,是大华主要的粮仓,这里应该以粮食加工业为主。 大华五年工业计划的纲要,就是发展三个重工业中心和十几个轻工业中心。 内阁要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工业发展。 少府和各省巡抚,要放开手脚,大办工厂。” 苏河喝了一杯龙井茶,润了润干渴的喉咙,他继续说道: “大华五年工业计划结束,要尽力达成以下目标。 钢铁产量达到年产二十五万吨。 工人的规模,要达到一百万人。 工业产生的税收,要达到田税的两倍。 朕只设立这三个目标。” 王仲策听着这三个目标,他脑门上有汗珠流淌下来。 这三个目标,第一个钢铁产量,不算太难。 后面那两个目标,一个比一个难。 王仲策可不敢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直接许诺下来。 真的完不成,导致大多数官员没办法晋升,他这个首相也做不下去。 王仲策委婉的说道:“陛下,这三个目标太难了,特别是现在工人生活普遍较累。 百姓更喜欢分一块土地,回家去种地。 现在算上官营工厂,工人的总数才不到十三万人,五年时间增加十倍,这实在是太难了。” 苏河笑着说道:“朕认为,一点都不难。 内阁可以制定政策,引导百姓成为工人。 为什么人人都想当官,还不是当官的待遇好。 现在的工人,大部分都不识字,但他们能分辨好坏。 官营工厂可以学习兵工厂,为工人解决后顾之忧。 兵工厂对于工人的生老病死、子女教育全部事情都负责。 工人只需要认真工作,不需要考虑其他事情。 现在兵工厂招工,大量的工人去报名。 提高工人的待遇。 让他们觉得自己有尊严,而不是一个人形牲口。 自然会有人愿意进入工厂。 纺织等产业,需要大量的女工。 内阁也要出台相应政策,让妇女参与到工业之中。 一百万工人,妇女的人数,只要达到三十万,这个目标就能轻易完成。” 王仲策听到苏河的建议,他眼前一亮,保证道:“请陛下放心,内阁有信心完成五年工业计划。” 苏河听到王仲策的话,他露出笑容,开心的说道:“这是第一个五年工业计划。 只要我们大华王朝,一个五年计划接着一个五年计划。 在我有生之年,就能看到大华王朝成为一个工业国。 只要大华王朝成为工业国,大华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王仲策很是疑惑,不知道陛下为什么对工业国那么有信心? 他认为工业最重要,就是提供了庞大的税收。 朝廷有钱,就能做很多事情,最起码能及时救灾,不会导致大量的百姓造反。 御前会议结束,内阁和少府根据御前会议确定的五年工业计划,开始执行这个计划。 为您提供大神风啸木的明末逐鹿天下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325章五年工业计划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