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8章 除夕国宴 (第1/2页)
,明末逐鹿天下 除夕佳节,全国各地爆竹声此起彼伏的响起。 整个京城的天空,都闪烁着多姿多彩的烟花。 皇宫为了防火,不允许点燃烟花,宫殿房檐下,挂着各式各样的红灯笼。 皇帝苏河和皇后王文君,在皇宫之中举办国宴,邀请五品以上的官员和烈士子女、李家村宿老等重要群体参加。 一共有九个大殿举行国宴,每个殿内有二十四个大圆桌,每个圆桌坐着十二名客人。 皇帝苏河所在的大殿,邀请的都是重要的人群。 热气腾腾的火锅,已经摆放在桌子中间。 麒麟卫的士兵,不断端着御厨制作好的菜肴,送到圆桌上。 苏河坐在最北端的桌子上,这一桌是苏河的妻子和儿女。 他举起酒杯,对着官员说道:“除夕佳节,朕与诸位爱卿共度此节,祝福明年国泰民安。” 所有官员都站起身,双手端着酒杯,向着皇帝苏河的方向鞠躬行礼。 他们齐声说道:“祝陛下龙体安康,祝大华国泰民安。” 官员们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国宴正式开席,每一个桌上,坐着身份相近的人,他们有共同语言,小声的聊着天。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苏河端起酒杯,起身走到他旁边的桌子。 这间桌子坐的都是军方的大贵族,其中包括大华王朝三个亲王。 “苏熊大哥、大壮、青木。明年你们就要出发,前往海外开辟属于你们的国家。 朕祝你们一路顺风,朕会在后方,给你们足够的支持,让你们开国顺利。” 这三位亲王,是大华王朝第一批前往海外开国的人。 苏河会想尽办法,让他们开国成功。 他们之间的友谊,值得苏河这么做。 这三人的成功,也会为后来者提供足够的动力。 当然了,亲兄弟还要明算账。 这三人想要购买额外的服务,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苏河已经知道,苏熊、李大壮、李青木所选择建国的地点。 现在美洲西海岸和南非的势力都不强大,以他们三人的能力,能在当地站稳脚跟。 苏熊、李大壮、李青木等人,听到皇帝苏河这句话,他们之前有些担忧的心情,全部消失不见。 有大华王朝这个庞大国家在后方支援,他们没有可能会失败。 苏熊站起身说道:“臣谢过陛下的康慨,臣在海外一定不会堕了汉人的气节。” 李大壮说道:“陛下,美洲有着丰富的资源,臣成功之后,会和国内互通有无。” 李青木笑着说道:“有陛下这句话,臣就完全放心了。 南非那里打下来不难,但想要守住,需要强大的海军。 臣必须要购买几艘战列舰,才能守住这个地方。” 苏河看向这桌,羡慕这三人的国公们。 他笑着说道:“北方的心腹之患已经解决,朝廷也不会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朝廷按照相应计划,明年至少会有两场大规模战争,至少会有两人能获得封王的机会。” 张瑜亮等国公,听到皇帝苏河的许诺。 他们互相看着对方,都充满了警惕之色。 在座的国公,哪个都想更进一步。 其他的国公,全部都是竞争对手。 苏河鼓励他们几句,他就走向内阁所在的桌子。 首相王仲策看到皇帝苏河到来,他起身带着文官鞠躬行礼。 苏河知道这些文官,极为羡慕苏熊三人。 海外开国政策,之前一直都没有落地。 文官之前只是羡慕一点点。 现在这个政策已经落地,他们羡慕的眼睛都要发紫。 苏熊等人这几天招兵买马,准备去海外开阔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家。 这些文官看到之后,恨不得自己取而代之。 苏河看着这些文官,承诺道:“海外开国,大家都有机会。 你们是文官,没有能力领兵作战,打下属于自己的国家。 你们积攒足够的功勋,朕也会挑选相对稳定的封地,册封给你们。” 苏河能够预料到,大部分文官获得的封地,都是其他人不想要的鸡肋。 他给予文官的封地,很多都岛屿或是半岛,这种处在大华王朝保护中的封地。 王仲策等人,听到苏河的许诺,他们都露出笑容。 苏河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众位爱卿,明年将是关键的一年。 华夏传统势力,我们都已经占领,特别是刚刚纳入统治的草原地区。 明年将是消化这些地盘,重要的年份。 能否真正的消化这些地盘,这关乎着朝廷百年基业。 黄河工程、铁路工程等几大工程,在明年也会取得阶段性成功。 咱们君臣一起努力,共同建设好这个国家。” 首相王仲策激动的举起酒杯。 他最先保证道:“陛下请放心,臣一定会带领内阁,保证朝廷重要的政策,都能稳定执行下去。” 苏河看到内阁文官的态度很好,他笑着离开这个桌子。 他继续前往烈士子女等人群的桌旁,勉励这些人,让他们感受到朝廷的温暖。 每一名受邀而来的客人,都吃着御厨精心准备的菜肴。 麒麟卫端上来一盘饺子,宴会到了最后的尾声。 皇帝苏河与皇后王文君,他们同受邀前来的客人,一起吃完除夕节的饺子,国宴正式结束。 苏河看着儿子们在国宴的表现。 三儿子苏蒙,这个小家伙,只顾蒙头吃着美味的菜肴。 苏蒙性子最直,平时就表现的很憨。 他母亲娜仁也没有特意培养,知道他肯定与皇位无缘,能当一位闲散的王爷,就是最好的结果。 大儿子苏蜀和二儿子苏雷,这两个小家伙心眼儿很多。 二儿子苏雷今天更是频频讨好苏河。 苏雷的舅舅李大壮,即将离开国内,小家伙也有了一定的危机感。 苏河看着这两个儿子,有些拙劣的表演,他却没有揭穿。 小家伙们还没长大成人,只看现在的表现,完全看不出来每个人最终的能力和性格。 朝臣们一直有声音,催促苏河尽快立太子,以稳固国本。 苏河却不着急,太子绝不能轻易立下,他必须看清楚儿子的能力和性格。 适合当皇帝,才能把他推上皇位。 朝廷多次更换太子,那才是动摇国本的事情。 苏河制定的《大华律》也有相关条款,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