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五章 息事宁人,上门卖惨 (第2/2页)
让你进门了?” “王府是否愿意和解?” 看着一群男女期待的眼神,冯一博苦笑一下,摆手道: “诸位容我喝口水可好?” 众人反应过来,王夫人第一个吩咐道: “快快快!上茶!” 外屋的丫鬟听见动静,就到了门口。 贾政见此,连忙叮嘱道: “对对!上好茶,把贡茶拿来,给你们冯大爷煮上!” 丫鬟刚要转身,他还补充道: “剩下的也都包好,送到他长随手上带回去!” 冯一博连忙阻止,对那丫鬟道: “不必如此,有现成的喝一口就行。” 等丫鬟将茶上了,他连喝了两杯,才缓了口气。 贾赦已经等不及了,又急切的问道: “如何?” 冯一博解了口渴,终于露出笑容,道: “幸不辱命!” “吁!” 屋里贾家一众人闻言,不由都长长舒了口气。 唯有贾政依旧眉头紧锁,又确认道: “那边可有什么要求?” 冯一博闻言,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选择从头说起,道: “我一登门,王爷就热情接待了我,又寒暄了一阵,我才委婉问了一下荣府的事。” 众人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生怕漏了什么情节。 “开始他老人家很是生气,我也是费尽口舌,王爷才算消了些气。” 冯一博回来的路上,就想好了完整的说辞。 好能遮掩一下他到忠顺王府的过程。 何况,给人办事,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作用。 所以他就顺手艺术加工了一下,添加了一点波折进去。 “但也说,还是要贵府肯低头认错,此事才算了结。” 说到这,冯一博还叹了口气,道: “我说我代表荣府表达歉意,对方就不肯再多言了。” 毕竟不是写,所以冯一博也适可而止。 只转折了两次,就不再吊众人的胃口。 “所以我就连忙回来,给诸位长辈报个信儿,好尽快了结此事。” 对于道歉之后,荣府丢不丢脸。 冯一博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毕竟,是他们选择的息事宁人。 自己是过去帮忙,又不是过去做主。 他们当家的爷们都不在乎,自己有什么好在乎的? 贾家一众人闻言,顿时都松了口气。 贾政这时也放下心来,点头道: “那就等几日,宝玉好些了,我亲自带他上门叩头认错!” 冯一博一听,随口问道: “宝兄弟的伤怎么样了?” 王夫人闻言,面露苦笑,叹道: “大夫说只是皮rou伤,我们就一直都在这边等着,还没过去再看呢。” 冯一博想了想,便道: “那我去看看宝兄弟吧。” 贾母这时也不再担心忠顺亲王的事,也起身道: “老婆子也一起过去吧。” 她一动,贾家男女就都跟着来了。 等到了怡红院,冯一博见宝玉正趴在床上哼哼唧唧。 “宝兄弟如何了?” 他问候一声,就上前轻轻将被子掀起一角。 “嗳哟!” 虽然冯一博还算小心,可还是牵动的宝玉咬牙叫一声。 他这时低头一看,只见那大腿上半段都是青紫。 还有几条四指宽的僵痕肿起。 见此,冯一博不由惊讶道: “这伤痕累累的,怪吓人的,大夫真的说没事?” 不等宝玉说话,王夫人便先道: “幸而没动筋骨,只是看着骇人,大夫也说,有个几日就能下地了。” 说着还斜睨了贾政一眼,才冷哼道: “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叫我们娘俩可怎么活哟!” 冯一博听说没伤筋骨,便点了点头,道: “既然无碍,那不如就现在去吧!” 众人闻言都有些惊讶,王夫人更是有些发懵。 “啊?” 她轻呼一声,忙又问道: “都伤成这样了,怎么还要折腾宝玉?” 贾母眉头轻蹙,也跟着道: “一博你不是打探清楚了,又何必急于一时?” 王夫人连连点头,又道: “是啊!等过几日再去不行吗?” 这屋里,就属这婆媳二人最护着宝玉。 生怕挪动一下,再伤了筋骨。 “不是要息事宁人吗?迟则生变的道理不用我说了吧?” 冯一博闻言笑了笑,又补充道: “我只是觉得,若现在过去,对方见这伤势,也不好再责备宝兄弟。” 他只是随口一提,觉得宝玉够惨。 既然怎么也是要道歉,那磕头不如卖惨。 “一博说的对!” 贾赦赞同一声,还冷笑道: “若是等好了再去,难道当面再打一顿不成?” “这……” 婆媳俩也明白冯一博的意思了,可依旧有些迟疑。 贾赦见此,急道: “如此都能免于磕头,到府上惨嚎几声就算完了。” 他是屋里最想解决这事的人,也真的怕迟则生变。 见众人都在犹豫,他还催促起来,道: “还等什么,快让人抬上宝玉,走吧?” 贾政想了想,一咬牙,吩咐道: “备顶软轿,让他趴在里面。” 事已至此,王夫人也只能妥协。 拉着还在哼唧的宝玉,苦道: “我的儿啊!你忍着些……” 贾赦有些不耐,滴咕着道: “忍什么忍?到了亲王面前,使劲嚎!” 冯一博强忍笑意,朝他伸出大拇指。 “到底伯父老成持重!一博不如。” “走吧!” 荣府一时鸡飞狗跳,大张旗鼓抬着受伤的宝玉去卖惨。 不对,是去认错。 不管是卖惨还是认错,这件事都很快又传遍都中。 成为权贵之间的谈资。 先是忠顺王府堵门要人,把贾府压的抬不起头。 后来发现,是那位娘娘的亲弟弟,。 逗引一个男戏子。 随后还被打了个半死,送到忠顺亲王府赔罪。 这样的消息一出,原本有些动摇的新晋勋贵都沉默了。 忠顺王府的威势如此,而荣府却任人欺上门去。 谁知道了也不由要多想一些。 忠顺亲王真会因为有了皇子就失势了吗? 这背后是不是景顺帝在限制皇子的母家? 又或是,意在敲打那些想要投靠新主的人家? 很多新贵暂时偃旗息鼓,收起了小心思不提。 事后,冯一博又找机会私下和贾政密谈。 与此同时,朝中还有一件大事也已经悄悄开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