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4章 合作落地,光刻机困局! (第2/2页)
开发。 哪怕是小咪。 创始人团队里,那可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大拿。 雷布斯本人就是大佬且不提。 其他创始人有来自微软研究院的开发总监,有懂软件设计的,也有懂硬件设计,工业设计的,还有本身就在手机行业里呆了很多年的老手。 所以才能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推出第一款手机。 顾铭章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还懂经营,而且在手机行业呆了十几年,能力确实比较全面,能一个顶两,甚至是顶三。 但也不可能仅凭一己之力,就将麦粒科技做起来。 还是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 张硕之所以这么看重顾铭章,除了顾铭章个人的能力,还有就是顾铭章在整个手机行业的地位跟影响力。 可以相对容易地挖来很多专业人士,迅速搭建起麦粒科技的框架。 尤其是诺基亚的人。 诺基亚虽然说在智能手机转型上是失败的,但并不代表说,诺基亚的工程师、程序猿、设计师不好。 恰恰相反,那里个顶个的都是人尖子。 “多的不敢说,百八十号人肯定是没问题的,我指的是骨干。尤其是在产品研发这一块,可以挖来一位业内顶尖大拿,足以担任麦粒科技首席技术官。” 一旦答应了张硕的邀请,顾铭章就变得爽利起来。 不再藏着掖着。 很有一点初露锋芒的意思。 “那就拜托了!” 张硕就很振奋,笑着说道:“在你前往诺基亚总部,跟诺基亚商谈专利许可证期间,国内需要萌芽再做点什么吗?” “先收购一家电子厂吧,打下一个基础。”顾铭章建议。 既然麦粒科技要走技术升级路线,那手机生产就不能交给代工企业,最好是能够自行组织生产,才能够更加便利地整合上下游产业链。 “没问题!” 张硕也是爽快应下。 岭南行省别的缺不缺不知道,唯独不缺各类电子厂,仅滨海城、莞城两地,符合顾铭章要求的电子厂就是一抓一大把。 只要萌芽舍得花钱,很容易就能完成收购。 “另外就是要申请一张手机生产牌照。”顾铭章提醒。 “这个也没问题。” 现在又不是十几二十年前,随着功能机时代的产能大爆发,在华夏申请手机牌照已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比支付牌照简单的多。 萌芽甚至可以考虑。 直接收购一家拥有手机生产牌照的山寨手机电子厂,将牌照 厂房的事情一并都给解决了。 上百亿的预算都花了,也不差这一两个亿。 ………… 跟顾铭章谈妥之后,麦粒科技就算是踉踉跄跄起步了,接下来就是等着顾铭章跟诺基亚总部的交涉谈判了。 只有谈妥了专利许可证的事,麦粒科技才算在正式起航。 至于说购买专利许可证费用的问题,张硕心里也早就有了腹稿,准备多找几家金融机构做过桥贷款。 等到交易完成,创业等级也能顺利提升至9级。 按照惯例,系统到时候肯定会给予一笔非常可观的创业资金,就算无法完全填补资金窟窿,估计差得也不会太多。 勉强顶得住。 毕竟跟诺基亚的谈判不会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就算谈成,也不需要说当即支付所有费用,完全可以约定两年之内付清。 哪怕是拖个两三个月,萌芽账上就能攒下三十多亿的流动资金。 足够对付了。 就是这样一来,为了创立麦粒科技,又要将萌芽的底裤都给掏空了,稍稍会影响到其他子公司的扩张计划。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手机行业风口就这么两三年,萌芽再不把握机会,以后就没机会了。 张硕实在无法忍受说,重活一世,再去经历一遍“华威跌倒,水果吃饱”的人间闹剧,就想着去改变点什么。 虽然这很难。 因为哪怕麦粒科技能够做到原时空华威的高度,都还是注定要失败。 想要成功。 就必须要在芯片产业链上有多突破。 而这种突破,并不真的需要全产业链大爆发,只要牢牢扭住光刻机 芯片生产这两个关键环节,就还有一丝转圜余地。 尤其是光刻机。 因为芯片生产环节,最大的获益者泰机电,本身也是在未来十年,借助智能手机大爆发的风口,导致对高端芯片需求还暴涨,而一路崛起的。 现在的泰机电虽然很强,但远没有十年之后那么夸张。 内陆芯片生产企业如果能够得到来自萌芽、华威等巨头的扶持,未必就没有赶超泰机电的机会。 唯独光刻机是一个天大的麻烦,极难获得重大突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