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与自由法国_第十一章 团结(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团结(1) (第2/2页)

  就如贝图阿尔和马斯特这两个主动为盟军提供情报和兵力支援的法军高级将领,尽管北非的法国人普遍欢迎盟军的到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淡然面对盟军造成的伤亡。那些失去了儿子、丈夫和父亲的军人家属无不对这两人保持着疏远和敌意的态度,损失最惨重的海军也对二人态度复杂。二人甚至主动推辞了盟军委任的要职,因为他们实在无法面对来自那些未亡人的压力。

    由是观之,朱安怎么可能不大肆宣传德内尔“奇迹般的胜利”?

    “逃出来就算奇迹?那这奇迹未免也太廉价了一些。”

    德内尔对这种宣传并无半分兴趣,但他知道朱安迫切需要用他的战果来掩盖此前法军作战大不利的事实(所谓丧事喜办),而他实在没有同朱安闹僵的必要,因此也不打算做戳穿朱安宣传的恶人。

    “不管怎么样,这种宣传至少能振奋一下士气。”走在德内尔身边的博福斯上尉苦笑着说道。

    “是啊,振奋士气。”德内尔叹了口气,“上次大战的时候,我隔三差五就得强调一番‘别逞能’。现在呢?一天到晚吹牛装样。算了,前头就是自己的阵地了,快走吧!”

    走不多久,队列前便传来了一阵欢呼,很快,一个二等兵喜气洋洋地跑到德内尔面前报告:“一个美军的上尉来迎接我们了,前头就是盟军的阵线,那个美国人说朱安参谋长就在前头两公里处等着我们!”

    德内尔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冲着那个二等兵挥了挥手,示意他返回自己的部队:“很好,继续前进!”

    “威严的伦敦有天来了个爱尔兰小伙

    街道洒满金光,人人喜气洋洋!”

    不知怎得,部队里突然就唱起了“去往蒂伯雷里道路漫长”这首著名的盎格鲁歌。在嘹亮的歌声中,那个尖兵口中的美国上尉——艾森豪威尔的副官欧内斯特·李——满面春风地来到德内尔面前并向他敬礼:“我们的英雄终于凯旋了!”

    “我们只是逃出来了而已,难当‘凯旋’的夸赞。”德内尔平静地回礼,然后伸手同欧内斯特上尉握了握,“盟军的情况还好吗?法伊德隘口反击战况如何?”

    “很不好。”欧内斯特像个被家长追问成绩的小学生一样,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麦奎琳准将遭到了德国佬的迎头痛击,我们损失极其惨重,一整个装甲团都几乎不剩下什么了。”

    “遇上了八八炮?总不会是虎式吧?”

    “不清楚,德国佬的火炮又准又狠。”欧内斯特叹了口气,“我们的坦克兵还什么都没看清呢,就让该死的酸菜佬杀了个七零八落。”

    “得研发新的重型坦克了。”德内尔只能提醒欧内斯特,“谢尔曼在1942年算得上是优秀的坦克,但到43年就不太够用了。战争就是如此,武器一年一大变,国内的装备部门可千万别觉得武器‘够用’——武器性能永远不够用!”

    “确实如此,我会向艾森豪威尔将军如实反应您的意见。”

    寒暄过几句之后,欧内斯特终于提出了他此行的目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希望您立刻把指挥权移交给别人,然后来一趟卡萨布兰卡。”

    “卡萨布兰卡出什么事了吗?”做惯了救火队员的德内尔顿时紧张起来。

    “不不不,没出事,这次真没出事。”欧内斯特急忙打消德内尔的怀疑,他压低声音换成了英语,“总统已经到北非了,他希望见见您。艾森豪威尔将军已经在卡萨布兰卡等着您了,您可以在奥兰乘他的专机去。”

    “我明白了。”

    艾森豪威尔将专机都借给了自己,可见其内心的急切,德内尔顿时意识到,他在英美高层会议中面临的压力恐怕不会太小。

    “艾克的撒旦计划执行情况如何?”

    “……”

    欧内斯特沉默了一会,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妙啊,将军,相当不妙……”

    德内尔再次叹了口气:“倒也在预料之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