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五章 许海源支招 (第1/2页)
“这些事情你不懂,建一个厂子、创一个牌子,那都是很不容易的。 我和你妈费了这么多工夫,投入这么大的本钱,吉盛源的保健品好不容易在市场上站住脚了。 这个时候分家?那不是自寻死路么?不行,这绝对不行。” 许世彦赶忙摆手,示意儿子不要瞎掺和。 “爸爸,你先别急啊,听我仔细跟你说。” 许海源并没有因为父亲的反对就打住,而是笑着跟许世彦解释。 “刚才吃饭的时候,我听管爷爷那意思,就是想让你和我妈,在咱这边也整个保健品厂。 这样可以增加就业。 如今不少企业都停工停产,工人没活干。 如果能有个前景不错的厂子,也能帮着解决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对吧?” “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一来上面肯定会给很多优惠政策、大力支持。 二来现在那个厂子在大南方,对北方市场来说,不太友好,运输成本太高。 不如在东北来个分厂,两边正好一南一北相互配合。” 许海源不急不缓,一点一点给他爸解释。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就算你不在东北办厂子,也会有人建厂。 生产同类型产品,跟我妈那头争夺市场和消费者。 既然这样,那为啥不能咱自己建厂子生产呢? 眼下南方的厂子已经起来了,借着机会把北方的厂子也发展起来。 南北联合,借助优势,其他小厂子还能干得过你俩?” “等两个厂子都发展起来了,那肯定会有资源、市场等各方面的矛盾。 就算没有,你俩也可以找机会让它有,然后借机会分家。 这样一来国企和私企就分开了,免得后面埋雷。 分家了就是俩厂子,到时候争市场、争口碑,肯定就要加大宣传力度。 要是你俩再狠一点儿,还可以打个官司啥的,争夺一些商标权、配方权之类。 你们越闹,知名度就越大,就越能吸引公众注意力。 这种,比打广告还有用呢。” “在商战中,打架是增加曝光度和聚焦品牌的最好办法。 会不断强化消费者对双方品牌的认知,从而引导消费者的购买习惯。 再一个,打架拼的是核心竞争力。 为了赢过对方,双方都会在品质、价格、营销等方面提升实力。 这样,产品会越做越好,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强。 所以,很多时候,表面上看着是老大和老二在打架,这又何尝不是在清理战场、重新定义市场秩序?” “你们两个厂子这么闹,遭殃的是那些也想跟在后面分一杯羹的小厂。 到时候,既抢占了市场、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又解决了隐患,不挺好的么?” 许海源依旧笑着,语气很平静,只是那双眼睛里闪着莫名的光,透露出这娃腹黑的本质。 许世彦都听傻了,他从来不知道,市场营销还可以使用这种手段。 “你这,这都是跟谁学的啊?”许世彦看着自家大儿,一脸不解。 自家这儿子聪明到近乎妖孽,这个他们夫妻早都有认知。 可,这也太玄乎了吧?一个初中生,懂这么多? “书里看的啊,去首都那次,我不是去书店买了好多书么? 有空的时候,我会翻一翻看看。”许海源耸了耸肩膀,一脸的平静。 “爸,再给你们一个建议,你和我妈需要去念书进修了。 尤其是我妈,她没上过学,现在这点儿知识都是自学来的。 要是搁以前,整个小公司也就罢了。 如今保健品厂一年几个亿的销售额,估计明年还会涨,我妈再管理起来,可能很吃力。” “一个企业的创始人可以文化不高,但是想要把一个成熟企业管理好,必须有一定的文化积累,有敏锐的商业嗅觉。 有句老话怎么说的来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你俩都应该去上个学,找个商学院之类的地方进修一下,有好处。” 许海源一脸严肃的给老爸提建议。 许世彦愣住了,手里的东西也忘了收拾。“是啊,你妈是该去上个学。” 他好歹还有个农大的毕业证,再者又是在国企上班,不管咋地还有上头给兜底。 但是苏安瑛不一样,眼下是双方合作,有他在后面撑着。 将来若真是照着大儿子说的那样分了家,苏安瑛那边不知道会遇见什么困难。 倒不是说上了学就百分百有用,但好歹能开拓一下眼界,提高对市场的认知。 总归来说,还是有好处的。 毕竟,他家大儿子还小,目前才初三,离着大学毕业接班,还有好多年呢。 这期间,他们两口子好歹也得把企业维持住,不能儿子还没毕业,吉盛源就经营不下去了。 “嗯,这事儿过年的时候,我跟你妈商议一下。” 既然要读书,就得读个好点儿的,这事儿得仔细谋划一下才行。 “走吧,时候不早了,咱们下去集合,还得跟领队说一声儿,咱们定了软卧。” 许世彦看了眼手表,时间不早了,于是结束跟儿子的谈话。 正好行李都收拾完,爷俩拎着箱子下楼,跟其他人汇合。 许世彦见了领队的老师,跟人家说了声儿车票的事,并表示了歉意。 领队的老师已经知道了许世彦的身份,再一听是管书记给定的票,他们能说啥? 连忙表示没关系,等会儿去车站把原本的票退了就行。 所有参加比赛的人员都到齐之后,领队老师带着大家坐上了专门准备的大客车,直奔火车站。 到了地方,先去退了四张票,然后才把车票发给大家。 一行人带着行李检票上车,许世彦领着儿子还有那两个老师,直奔软卧的车厢,其他人则是去硬座车厢。 从浑江到长春不到十个钟头,又是晚间坐车的人没那么多,会有很多空座,到时候随便找地方躺着就行。 许世彦他们四个人正好一间软卧,里面挺宽敞的。 许海源睡上铺,许世彦睡下铺,那两位老师睡另一边。 门一关,就是个小房间,隔绝了外面的吵闹,也相对更安全。 大晚上的也没心思唠嗑说笑,各自收拾了躺下,不多时便睡着。 等着一觉醒来,外面隐隐发白,快天亮了。 于是去洗把脸收拾收拾,从包里翻出火腿肠、方便面、茶叶蛋还有饭盒,打点儿热水泡碗面,早饭轻松解决。 早晨六点来钟的时候,车上人就多了起来,不少省城周边的人,都坐这趟车进城上班。 不到七点,火车到站,许世彦等人下车汇合,一起出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