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85.【格局】 (第2/3页)
“现在的未来,同样也是未来的现在,不是么?我想要的其实就是现在这种情况。他们捧了多少新人,赚了多少钱……谁拦得住?谁也拦不住。那是观众的喜好,那是市场的反馈和需求。我凭啥去左右观众的口味? 更何况,市场肯定越繁荣越好。别的不提,就说票房……我07年带来了第一部电影,那时候全国票房才多少?现在呢?市场一年比一年好,万事万物不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么。” 说到这,他摆摆手: “我拦不住,也不想拦。挡着别人赚钱,那就不是现在的派系之争了,那是杀人父母的仇。没必要……如果未来真的如我朋友说的那样,大公司花金钱包裹试错,赋予这些所谓的偶像消耗品巨大流量,最后这些流量由粉丝转化成了金钱。 和我想要的东西也不冲突。 或者,咱们转换一个角度来想。 他们负责扩充市场,各种流量小生的票房号召力满天飞。可市场扩充了,小鱼的生存环境也能好一些嘛。 西影就是个铁壳王八,外面的风风雨雨也冲击不到这家国企。我们把这些踏踏实实做电影的小鱼招过来。别的电影一部票房十亿八亿的,剩下点残渣不也够这些小鱼活下去? 活下去,继续为梦想前行,推出一些好的作品,不也挺合适的么? 说白了就是一个大生态圈。有大鱼,有小鱼。生物链循环起来,生生不息,这圈子才能长久的生存下去。 和这个大前提比较起来,别人赚多少钱……至少在我这,我不眼红。至于原因嘛……” 许鑫两手一摊: “我又不缺钱。市场越多样性,其实越好。烂片提高观众容忍度,好片增加大家对艺术的审美赏鉴。怎么看都是一件好事才对。墙倒了,水活了,未来无论变成啥样,总不会比现在更坏了,对不对?这是我看待这些事情的角度。” “……” “……” 姜纹和马可对视了一眼。 俩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讶。 这是许鑫第一次跟俩人吃饭。 同样的,也是他俩第一次和许鑫凑一桌。 以前,只是听姜、听朋友、或者听其他人聊过“许鑫”这个人。 目前这圈子里,已经没有人敢把他当个纯粹的年轻人,或者年轻导演来看了。 开玩笑呢……得多自大的人,才能继续保持这种观点? 而作为行业圈层生态链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观点有错么? 并没有。 恰恰相反。 对姜纹而言…… 他发现了一件事。 那就是小许这人切入事情的角度……真他妈的大气啊。 任何人……或者不说任何人吧,绝大部分人,在遇到涉及到自己利益受损的事情时,第一时间考虑的都是如何止损,或者说……如何拒绝。 就像是他刚才对小许说的那样,你们或许赢了现在。但京圈开始布局未来后,从起步点方面,你们就已经输了。 落后了。 而落后,是要挨打的。 更何况……他其实打心眼里觉得,这些人想出来的这一招挺厉害的。 简直就是《道德经》上那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和光同尘现实版。 并且,从他跟另一边的了解来看……西影这边其实天然不具备这方面的土壤。 或者说,土壤远没有京圈优渥。 原因无他,西影的宗旨就是“作品”说话。 而推新人……作品恰恰是最不重要的东西。 这一招,真的挺厉害的。 等于是弯道超车了。 但……这些事情其实也和他没啥关系。 圈子啥样,也不影响他拍他自己的电影。 在加上这次小许主动提出来,可以帮着《一步之遥》在戛纳给片商推荐一下。 这份人情肯定要还的。 所以,他给出了提示。 但……说出这些提示的时候,他估摸着小许会犯愁,毕竟这些事情都是关乎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可谁成想…… 格局竟然这么大? 并且,他判断的事情,在姜纹看来也同样准确。 从圈层生态的角度而言,无论是西北圈的现在,还是京圈的“未来”,其实都不是什么坏事。 真正损失的,也只有这两个圈子,可对于大圈层而言,大家打的越精彩,爆出来的好东西才越多。 这是实话。 可话是这么说…… 姜纹夹着烟,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在惊讶过后,还是忍不住端起了酒杯: “这话敞亮!听着舒坦,来,干了!” 说完,一口把剩下那半杯酒给喝了。 不为别的,就为了两个字。 “格局。” 难怪老二说这人能处。 确实不假。 这顿酒……舒坦! …… 两瓶二锅头第一瓶,三个人分。 第二瓶,四个人分。 算上一手客家菜很地道的厨师老曹在内,四个人就丁算匀了两瓶吧。 许鑫满打满算喝了半斤左右。 微醺。 酒局的前半段,大家聊圈内。 等老曹来了,就开始聊风花雪月了。 一顿酒喝到了下午快3点算是结束。 一起坐车回酒店后,姜纹拍着许鑫的肩膀: “这几天有酒局我再喊你。” 许鑫笑着点头答应,送俩人出了电梯后,一路也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 他倒没喝多。 只不过需要自己静静。 回屋里后,他烧了一壶水。 接着就靠在露台的位置,眺望着远方的大海发起了呆。 脑子里全是这顿饭里得知的消息。 还是那句话。 战略上可以藐视敌人,但战术上一定要重视。 他的头脑逐渐开始沸腾。 从未来的可能性,到自己这边如果出现了什么情况又该怎么处理…… 就这么安安静静的坐在阴影里,面朝那春暖花开的大海开始琢磨。 直到水开。 直到茶凉。 喝着已经从guntang变成温热的茶水,他发现,自己思来想去,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三个字。 “做自己。” 还是这句话。 好像前面的所想所设都成了一纸空谈。 但其实意义还是有所不同的。 时代在进步,圈子再变化。 今天的这场谈话,帮助他看清了一些未来的走向。 直觉告诉他……未来的时代,一定是属于“营销”的时代。 这些互联网平台,其实就是一条条走入千家万户的桥梁。而伴随着他们的布局,一定会有无数影视作品,像是被捆绑起来的炸弹一样,一个挨一个的投放到所有人的视野当中。 而且,这种投放一定会很精准。 毕竟之前去阿里参加那场年终晚宴的时候,他就听对方说了。 他们是有能力通过分析用户的喜好,来进行精准定位影视作品的。 说白了,就是分析你的喜好,为你“私人订制”一部作品。 乍一听,很魔幻。 人类的第七艺术,竟然被一堆冰冷的数字符号所定义。 但许鑫坚信这种事情不靠谱。 可如果这种东西还混合了人工干预的选择,那么……至少在起步初期,作用是很大的。 别的不提,最简单的一项职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某部作品上映的信息。 它只要能履行这一点,那么,对于电影的宣传营销而言,简直就是无往不利的。 因为广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