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8章 大院医生的风范,批评是一种关爱 (第1/2页)
许医生全程没怎么说话,此刻只是跟着周灿一起从娄主任的办公室走了出来。 许医生意有所指的问道。 周灿干笑着打哈哈。 许医生只是不爱多言,其实他的智慧非常高。 很多事情他只是不轻易发表意见罢了,心里却是什么都清楚。 周灿最近拼命的接各种神经领域的大活,许医生已然猜出他想干什么。 身为老师,看着徒弟如此懂得感恩,努力想要帮他这个老师脱去身上的罪枷,他的心中很欣慰。同时也充满担忧。 神经外科领域的风险太大了。 这件事情自然要跟许医生打声招呼。 也是一种尊重。 如果放在古代,徒弟想要拜别人当师父,需要第一位师父点头答应才行。 不然相当于背叛门墙,属于严重罪行。 现代社会没那么封建思想,但是尊师重道一直都在,是一种美德。 特别是在医学、科研等领域,尤为明显。 许医生说起当年的雄心壮志,不由长长叹息。 忆往昔,英雄迟暮。 当年的外科有着他们三把名刀,所向披靡,相信那时候的盛况一定极为喜人。 可惜辉煌有如昙花一现,很快便凋谢了。 时也,命也。 如果当年许医生这把快刀没有出事,图雅医院或许在外科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也不一定。 许医生对他的期望极高。 更是对他充满信心。 周灿听着许医生给他描绘的未来蓝图,不由苦笑。引领一个新的时代,他还真不敢这么想。 现在每天做的就是努力提升每一门医术,尽量让自己变得更博学,在专精领域行以致远。 许医生看着爱徒,眼中既有欣慰,更有着期待,还有着那么一丝无奈。 他这个师父在徒弟面前变得越来越没有底气了。 周灿的身家早就远超许医生,现在各方面的医术也是突飞勐进,已具有相当高的造诣,在医院、科室的地位、职务,同样节节高升。 这是全方位超越他这个师父的节奏。 看着徒弟一步步快速成长,他不由感慨万千。 周灿来到分诊台附近,程晓露依然守在她的mama 旁边,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如果周灿不能帮她的mama入院,那基本上就可以回家等着办丧事了。 她无比期盼的看着周灿,他就是她母亲的生命之光。 周灿对她说道。 她听到医院方面已经答应收治她的mama入院,不由激动得热泪盈眶。 能理解这种nongnong的亲情牵绊。 为了救儿女,很多父母愿意献出自己的器官。比如肾脏,只要能够配型成功,很多父母可以毫不犹豫的答应。 是个人都知道失去一个肾脏,将会给生活,身体带来巨大影响,甚至威胁到生命。 但是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就是那份割不掉的亲情。 但是儿女愿意损器官救父母的却是极少。 程晓露为了救母亲,绝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真的可以付出一切。 这份孝心,这份对父母的爱,对亲情的无私,让人为之动容。 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这是有道理的。 周灿很坦诚的对两位家属说道。 人心复杂,别看程晓露现在泪眼婆娑的求着医院救人,她的父亲也是老实巴交的样子。 但是一旦她的母亲死在手术台上,或者术后死亡,家属会是什么样的态度,谁也无法预料。 几乎所有的临床医生与护士都体验过农夫与蛇的真实版本。 程晓露当场表态。 她的父亲没吭声,不过在旁边附和着点头。 周灿点点头,开始着手安排。 两名跟车的医护人员,全程在旁边听着。 他们看向周灿的眼神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 无论是入院前周灿与家属的谈话,还是能够体谅到他们不易的温暖话语,都让两人深深感受到了大院医生的担当与风采。 相信这两人回去后,受到的影响肯定会十分深远。 他们在开展医疗工作中,会情不自禁的拿周灿当榜样。 向强者学习,向先进学习,这是每一个人的本能。 …… 患者被收治入院后,补充做了多项了检查。 这都是为手术做准备。 患者现在的情况,肯定没办法耐受传统的开颅手术。如果是微创颅腔内镜手术,经过麻醉师与周灿的评估,如果没问题,倒是可以开展。 周灿的麻醉术现在是主任医师级别,距离下一境界还有不小的差距。 不过这已经够用了。 它不仅仅可以用于临床上为患者实施麻醉,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