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北周侍官 (第1/1页)
就在杨遇安小心试探扬子津大营的安全极限距离时,不知不觉间,时间就来到了开皇十四年年末。 这一年江南并没有发生什么值得称道的事件,反倒是远在北方的东西两座都城,发生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事。 事情起因源自于关中一场旱灾。 且说,关中地区自秦汉以来,经过上千年开发,水土流失严重,产粮能力早就不足以支撑其庞大的人口。 故而早在开皇四年,隋皇杨坚就下令修建广通渠,连接黄河,以便从东都洛阳运来粮食。 只是这对于关中庞大的人口而言仍旧杯水车薪。 丰年还能勉强维持,一到灾荒年,别说平民,就连公卿之流,都填不饱肚子。 如此坚持到夏末,眼见情况即将失控,杨坚不得不带着全城百姓背井离乡,转移到东边洛阳安顿,史称“就食洛阳”。 说实在的,堂堂大隋天子,平日省吃俭用,居然还要沦落到带头“乞食”的地步,实在丢脸。 大概杨坚也感觉此事晦气,所以来到洛阳安顿好后,不但自己积极拜神祭天,还鼓励前朝齐、梁、陈等后人也重新祭祀已经废绝多时的宗庙。 天下有灾荒,你们这些前朝神仙也得为咱大隋分担一下不是? 事情到此为止,暂时还跟富足的江南地区扯不上什么关系。 然而某日杨坚在洛阳北邙山祭祀了一圈下来,设宴饮酒之际,伴驾的陈后主,也就是被后人暗讽“隔江犹唱后庭花”的那一位,不知是一时喝高了,还是有心拍马屁,居然当众怂恿杨坚去泰山封禅。 要知在这个时代,封禅仪式有着及其特殊的政治意味,不少历史有名的皇帝都干过,譬如秦始王、汉武帝、汉光武帝。 大有不封禅不是千古名君的意思。 但与此同时,这又是一件极为劳师动众的事。 耗费之大,副作用之多,不少干过的皇帝后来都直呼后悔。 所以没有意外,陈后主这记马屁是拍到马蹄子上的。 杨坚素来以节俭自诩,像封禅泰山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怎么能做? 朕不就成昏君了吗? 少不了一番义正辞严的拒绝。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平息。 东都群臣不敢再主动提起封禅之事,可远在千南方里之外的杨广却如猎犬嗅到猎物气味一样,敏锐察觉到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表现机会。 于是在陈叔宝同学刚刚被批评不久,杨广同学丝毫不吸取教训,逆势上书,恳请父皇封禅泰山。 他不但自己上书,还撺掇百官一同开声。 面对次子这种明知故犯的行为,这一回,杨坚的态度却忽然变得暧昧了。 首先,他当然是没有直接同意封禅的。 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是我杨·爱民如子·坚能做的事吗? 不封禅,绝对不封禅,打死都不能提封禅! 可与此同时,他同样没有直接回绝。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杨坚表示兹事体大,象我这种勤俭持家的人这么干不合适。 但毕竟大家盛情难却,咱们就趁着东巡之际,顺路去泰山瞅瞅,小规模意思意思一下? 注意,这是顺路。 注意,这不是封禅,就是去简单拜拜。 哦,对了,那个小广这几年治理江南业绩还不错,也一起过来吧。 …… “晋王广赌对了。” 杨遇安得知这个消息时,杨广已经离开江都,北上齐地伴驾了。 一方面,杨广离开江都,他身上的压力骤减,连呼吸的空气都清爽几分。 虽然杨广每年都要赴京述职一段时间,但很快又匆匆归藩。 而这次祭祀泰山,显然耗时不会短。 回来估计是明年开春后的事了。 他将能享受一段相对舒服的日子。 但另一方面,杨遇安也深知这次成功的政治投机,将会极大提升杨广身上的潜龙气运。 他莫名有种预感,以当下修为,待对方再归来时,自己恐怕命不久矣。 “必须尽快找到能正常修炼到前朝功法,迟则生变!” …… 在死亡的压力下,杨遇安不再束手束脚,大胆深入扬子津大营附近水域。 好几次差点被巡逻的军士发现,全靠憋气躲过去。 若非《擒豹拳》提升了一波体质,估计他当时就交代在那了。 如此有惊无险地折腾数回,某日,一段新的修行者记忆涌入脑海。 …… 北周建德四年,北齐政局混乱。 早已决心一统北方的北周天子宇文邕趁机大举出兵东征。 仆兰冲作为天子侍官,原本该跟随御驾出征。 然而临行前,他却接到上官密令,南下长江中下游地区侦查。 原来天子虽然决心灭齐,却担心南陈趁机出兵偷袭,故而派出大量间谍南下监视。 作为军中精锐,仆兰冲自然善于做这样的工作。 但毕竟是北地出身的军汉,来到江南水乡各种水土不服,时间一长,不幸染上时疫,靠着中都督级的修为硬抗了半年,最终客死异乡。 …… 杨遇安回过神来,心中激动不已。 这次记忆的主人是一位北周侍官。 根据他这些年各种渠道了解到的历史,前朝周武帝宇文邕为了加强皇权,曾对府兵进行了一轮禁军化的改革,让府兵成为拱卫皇权的中坚力量。 改革后的府兵又称之为“侍官”,修炼所用的功法、资源,全都由皇室直供。 这意味着仆兰冲所修炼的功法,必然是纯正的前朝功法! 实际上从零碎记忆片段中看到的功法名称,就能侧面印证这一点。 此功名为《建德十式》,光看名字与《开皇六式》是一样的格式。 关键“建德”二字,乃是周武帝所用的年号。 这还不算前朝功法,什么才能算? “咦,奇怪了……” 当杨遇安尝试读取《建德十式》的记忆时,不知为何,有一道怪异的“墙”阻挡了自己。 他能确认功法就在那里,但自己就是翻不过去查看。 起初他以为这又是气运压制的问题。 直到琼花仙子久违的声音再度响起—— “大江东逝,淘尽英雄。” “能于滚滚历史洪流中残存至今的先代幽魂,无不是因为心中尚有未了遗愿。” “若要得深层宝物,必须先满足前人心愿。” 还能这样? 杨遇安闻言愣了片刻,终于搞清楚眼前状况。 不同于简单易得的当代之魂,那些来自于遥远“前朝”的幽魂,浇水只能得到一部分浅层的记忆信息。 而那些核心的记忆,譬如对方修炼的功法,却必须完成对方心中某种“执念”,方能解锁。 反过来说,若非对方死前仍有执念,死后多年阴魂不散,也轮不到杨遇安来收获了。 “这河里的东西果然很合理。” 杨遇安忍不住吐槽一声,立即去查看仆兰冲死前遗愿信息。 同时心中默念千万别是什么落叶归根,或者继续完成组织交代任务什么的。 前者他现在不方便去北方,后者……南陈都灭亡好些年了,还侦查个屁啊。 大概是杨广离开江都,他的运势的确有所回升,待看清幽魂的遗愿后,他心中长长松了一口气。 …… …… “晋王广帅百官抗表,固请封禅。帝令牛弘等创定仪注,既成,帝视之,曰:‘兹事体大,朕何德以堪之!但当东巡,因致祭泰山耳。’”——《资治通鉴·隋纪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