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夜会三老 (第2/5页)
南天更像是一个大哥哥一样,在照顾着张婷。 二人一起练功,一起到郭靖的亲卫队里胡闹,一起逛街胡吃海喝,武南天总是那个跟在身后拎东西的。 从内心深处,武南天有些“怕”张婷。 这毕竟是自己的师姑,功夫又在自己之上,那傲娇的小脾气发作起来,时不时还会“欺负”他两下。 昨日那样的危急关头,武南天却忘记了自己的安危,拼了命在维护着张婷。 也许少年的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不愿意看到张婷发生危险罢了。 都说女孩永远比男孩早熟,武南天那样的举动,对他自己来讲是发乎自然,而在张婷的心里,却有着别样的情愫。 整整一个晚上,张婷都没能睡好觉,脑海中总是浮现出武南天的影子。 那个傻小子,就那样站在那里不动,硬生生地接着,张婷的一掌又一掌。 张婷却又为自己那么“大胆”的行为,事后感到羞涩…… 我竟然,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用自己的丝帕给一个男人擦了嘴角? 看到丝帕上尚存的那抹血色,张婷的脸没来由的又红了。 好在,当时的那个细节,大家似乎都没有关注到,张婷也觉得也许是自己多想了。 但是,今天再见到武南天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内心,已经无法像往常那样保持平静。 就像现在这样,连吃饭的座位,她都有意让哈吉坐在两人的中间。 自己也只顾低头吃饭,时不时听两句,关于大师兄和二师兄儿时的笑话。 张婷没想到,李萍会将话题引到自己身上,还是说那样羞人的事儿,小丫头的头垂得更低了。 郭默倒不赞成二人这样,不是对谁有成见,只是在郭默的概念里,十四五岁涉及到这种事情,这不是妥妥的早恋吗? 他都已经忘记了,当年跟黄蓉初见面的时候,黄蓉也不过十五岁多而已。 聪明的黄蓉,看到小师妹和二徒弟的囧样,急忙出来打圆场。 “娘亲,天气渐凉了,我们打算过几天就回‘桃花岛’去。您也和大嫂一起,跟我们回去住一个冬天吧?” “郭逸、郭襄两个孩子也两岁多了,还没有见过祖母呢。您正好也顺道到牛家村看看,杨大叔他们也住在桃花岛。” “这个......” 李萍有些意动,关键还是黄蓉最后那两句话,正戳中了李萍的心思。 本章未完,点击继续阅读>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牛家村,那个当年被迫离乡背井的地方,一次次出现在自己的梦里边。 二十多年了,之前是不能,现在回到大宋一年了,也是时候该回去看看了。 而杨铁心,当年两家也算是通家之好,杨铁心跟自己的丈夫郭啸天有八拜之谊,而自己跟包惜弱也相处融洽。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自己的丈夫早已魂归地府,也许都已经在什么地方投胎转世了吧。 而包惜弱meimei,也在五年前,惨死在中都街头。 当初其乐融融生活在牛家村的四人,如今就只剩下自己,和二十多年未见的杨铁心兄弟了。 听儿子们说,杨叔叔的儿子杨康,居然认贼作父,当了金国的小王爷,一直就没有认杨铁心那个父亲。 李萍的心里,都替杨铁心感到寒心。 好在杨铁心现在还有一个孙子在身边,更是被小儿子郭默收为弟子,这样一来想必杨叔叔也有了生活的盼头。 “靖儿,你看呢?” 李萍不是一个喜欢做主的人,尤其是两个儿子都长大成人了,自己想到南方去,却也征求一下大儿子的意见。 “娘亲,您就跟二弟他们去吧,南方的冬天会好一些。牛家村里,前两年二弟已经让人起了一座大大的宅院,足够我们一大家子住的。” 的确,两年以前郭默特意让人,在牛家村圈出几十亩地来,反正那地方没什么人,无主之地多的是。 整整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盖起了一座五进的大宅院,留出了足够的房间给大家,日常有人负责看守和洒扫。 虽然,将来未必会在那里长住,但是郭默却知道,娘亲李萍的心始终在那里。 “只是孩儿忙于军务,就不能陪您一同前往了,让华筝和平儿跟您一起去吧,小师妹如果想去也一并跟着。” 郭靖现在身为“靖难军”的都统制,听从上次郭默私下的安排后,其实麾下的军队已经超过了七万之众。 好在有秦钜、三师傅韩宝驹等人帮衬着,这两年多来,郭靖自己也在不断地锻炼和提高。 本来是一顿午饭,拖拖拉拉的,都快吃到晚饭时间了才结束。 这时,外边有军士进来禀告,说燕王府长史赵汝述,礼部尚书程珌,以及“东邪”黄药师联袂到访,已在前书房待茶。 听到居然是这三人联袂到访,而且还挑的这个时候,郭默就知道一定有要事相谈。 就跟娘亲李萍告了退,临了还把大哥郭靖也一把拉了出去。 “二弟,他们三位找你,一定是有要事相商,我去不合适吧?我只是负责‘靖难’军而已。” 见郭默拉着自己,居然径直朝前书房走去,郭靖就停了下来。 “大哥,你要清楚,你首先是我大哥,然后才是‘靖难’军的都统制,你要不愿意帮我,还有谁能来帮我?我还有什么事儿,会瞒着大哥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继续阅读>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郭默见郭靖如此,也停了下来,正色道。 郭靖这两年的变化还是挺大的,先是从一个单纯的江湖后辈,变成了天下第一大帮的帮主,紧接着又成为了“靖难”军的一军统帅。 现在,坐镇一方,手握七万之众,也算是位高权重之人,郭默却对这个大哥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在郭默的心目中,如果非要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个完全可以托付的人,那必然是非大哥郭靖莫属。 武功已经趋于成熟,妥妥的一流境界。 军事也接触了两年,如果再经历几场大战,又有那些历史上的名将衬托和帮助下,想来也不会太差。 现在,郭默是想大哥郭靖,逐渐也接触政务,哪怕还是只涉及到与军事相关的。 不仅是大哥郭靖,但凡是郭默亲近的,或是遇到的可用之人,他都会想尽办法培养、锻炼他们的成长。 在军事上,郭默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的担心。 自己手握四支重兵,二十万余众,更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