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夜会三老 (第5/5页)
个清澹点儿的菜过来,再来两坛酒。” 郭默也无奈,只好开口吩咐道。 “殿下,老程发现我这个枢密院副使的身份,在这燕王府里根本就不好使,比起他赵长史可差远了。” “不行,今天殿下必须得给老夫在王府安排个位置,要不我就当一个‘司马’好了,不错,就来一个‘司马’。” “明天老夫自己写一个条陈,劳驾殿下给用印,发到临安去。” 好嘛,还带这样的?自己给自己封个官。 以前,程珌也跟赵汝述说过类似的话,可是他自己心里清楚,也就开开玩笑罢了,真那样做就有结党营私之嫌。 现在,程珌已经知道了郭默的真实身份,那他还怕什么? 尤其是大宋现在的实际情况,官家就这一个亲儿子,还这么的出类拔萃,将来的继承人,用脚后跟想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继续阅读>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有宋一朝,王府属官中,长史、司马、咨议参军不常设,常设属官主要是翊善、王友、记室参军等。 郭默这燕王府有些特殊,他自己整天东游西荡的,喜欢在江湖上优哉游哉的,官家赵扩为照顾自己的儿子,才让赵汝述当了这个燕王长史。 这程珌也“知情识趣”的,毛遂自荐地,来这里当一个司马。 “既然程尚书愿意屈就,小子当然欢迎之至。赵长史,明日还是劳烦您来起草一份条陈吧,另外把‘咨议参军’的位置也定下来,就给孟共吧。”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郭默也不会退缩,干脆一口气把燕王府这三套马车给配齐了,也省得自己为这事再麻烦。 “殿下,要不还是让程尚书来做这个长史,我来所司马好了。” 赵汝述看到郭默还真将此事定下来了,急忙开口道。 长史、司马、咨议参军,这三者虽然也是各领一摊事情,不存在绝对的统属关系。 但是,大家潜意识中,还是以长史为首的,燕王不在之时,诸多事情还是要王府的长史来做决断。 赵汝述不想让自己的位置,居于资格更老的程珌之前。 “得了吧,我老程是来洛阳养伤的,这个司马只是挂个名,我才不愿意做长史那个劳碌的差事。”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程珌再犯浑,小名也叫“礼部尚书”,纵横官场这么多年,先来后到,这点儿浅显的道理还是懂的。 赵汝述,本身是赵氏皇族,也高居刑部尚书之位。 如果从郭默“敦武军”时期算起,已经追随燕王殿下好几年了,在燕王府草创之际,更是兢兢业业,一路走来的。 自己这样半路杀来,就要抢人家的位置? 自己姓程不假,却不是那位大唐初年的同宗,“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三人没再为这个职位做争执,就这样在彼此不言的妥协中,默认了。 “殿下,我看让郭都统也来做一个‘记室参军’吧,毕竟‘靖难’军如今正好驻防在河南府。” 赵汝述看了一眼坐在角落里的郭靖,向郭默提议道。 “好吧,这些事情,你来做主就行,定下来直接用印发往临安报备。” 这就是赵汝述会做人的地方,自己是大宋皇族,跟郭默那是正儿八经的同宗。 但是,人家郭靖却是跟燕王一起长大的,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的人。 而且,他也认识郭靖很久了,知道这是一个有能力,且值得信赖的人。 这样的人,在将来燕王登临大宝之后,一定会是封王的存在。 自己与之交好,对自己整个家族,对自己的儿子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二弟,这......好吧,我努力做好就是。” 本来郭靖进来都有些勉强,没想到还给自己安了一个什么“记室参军”的职位,郭靖都不明白这是做什么的。 本章未完,点击继续阅读>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本能地想站起来拒绝,但看到郭默鼓励的眼神,只好为难地答应。 “那么,下一步,我们该有什么样的举措呢?” 一直坐在那里,尚未说话的“东邪”黄药师开口了。 之前种种,都是为了将程珌这位重臣拉进来,他的威望和权力,也值得如此大费周章。 同时,也将日益成熟的孟共,和年轻的郭靖也拉进了这个核心圈子。 前书房里,陷入了沉默。 黄药师这个问话,不是轻易能回答的,无论怎么走,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殿下,无论您乐意不乐意,老程建议您回临安住上一段时间,也趁机煞一煞临安城内的风气。” “您是军旅出身,即便有些话说过了头,有些事做过了头,相信官家或者百官,也会能理解的。” “而且,如今蒙金之间的局势,我们大宋完全可以从中渔利,诸位请看——” 程珌站了起来,来到郭默这个前书房一面墙边,上边正挂着一张当今的舆图。 “这里、这里,我们都可以考虑从金国手里拿到,而且cao作得当的话,未必需要真的动武。” 程珌主管礼部,这几年也没少跟蒙古和金国使者打交道,对天下的局势自然比别的官员看得多,也看得透。 他指出的区域,正是现在金国最尴尬的熙秦路、庆元路、京兆府路等地的十来个州府,以及沦为“鸡肋”的河东北路,甚至往北更多的金国疆土。 “好,既然需要本王这么做,本王自然义不容辞、当仁不让。” “大哥,你的‘靖难’军准备一下,至少需要三万人,准备在年内接管京兆府等地。” 既然难度不大,郭默自然希望将这个功劳,让大哥郭靖去拿。 “殿下 ,尚有一步妙棋可走,不知殿下愿意否?” 坐在一旁的赵汝述,看了看郭默,又向“东邪”黄药师的地方看了一眼。 赵汝述这个举动,被郭默看在眼里,敏感地闻到有股“阴谋”的味道。 而此时的赵汝述,竟给郭默一种老薛极的感觉,都是老狐狸啊。 “赵长史,有话不妨直言,索性大家都在这里,成与不成都可以一起讨论一下。” 推荐下,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郭默没敢直接答应他,模棱两可地说道。 赵汝述笑得越发的像老薛极了,从他嘴里吐出了三个字: “李莫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