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_第二百五十八章 问道终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八章 问道终南 (第3/4页)

,总是不合适的。

    “襄儿乖,爹爹去忙点儿事,等回来的时候,会给襄儿带很多很多的礼物。”

    “好啊――襄儿最喜欢礼物了,也要给逸哥哥带一个礼物,还有娘亲,对了还有杨哥哥”

    “师傅,过儿不要礼物,只要师傅早日归来――”

    五岁的杨过,读了几个月的书,也跟着郭平、叶风、陆秉一起,练一些掌法的套路。

    孩子们都还小,暂时不能修炼内功,就把“南山掌法”作为启蒙的套路在练习,只当是锻炼身体了。

    这四个孩子里,果然还是杨过学的最快,也打的最到位。

    跟另一个时空相比,那份聪明还在,什么都是一学就会。

    却多了一份勤奋,除了在伏龙居“妙手书生”朱聪的传授,回到“松风阁”自有穆念慈或杨铁心在督促练习。

    郭默不是一人离开的,同行的还有李莫愁。

    只是,在黄蓉的强硬坚持下,换掉了李莫愁那身道装,重新穿回女装。

    依然是一身月白色,绢帕罩头,不施粉黛,别有一番滋味。

    大船离岸,已经开走很远了,桃花岛码头上送行的人还不肯离去。

    “蓉儿,你这又是何苦呢?”

    冯衡看着旁边的黄蓉,已经收起了方才挥手的笑容。

    “娘,我有些累了,想回去睡一觉,劳烦你照顾一下逸儿和襄儿吧。”

    黄蓉说完,转身向伏龙居走去。

    临安城,燕王府。

    郭默已经回来两天,各地的信息都在汇总。

    这两天,薛极和程,一下早朝就来到燕王府,而“南山樵子”南希仁,直接就住在了这里。

    临安城内,“听风”的力量过于薄弱,而且暂时还处于隐蔽状态。

    因此,临时性让南希仁住在燕王府,对接各地“听风”过来的消息,而“皇城司”的事情,全压在了武眠风的身上。

    郭默是不去上朝的,早就告了“病假”,没什么新鲜的理由,就是旧伤复发了。

    燕王府里里里外外的起居,都是由李莫愁一手打理的,也不怎么跟郭默说话,只是默默地在忙着各种活计。

    也许大家都默认了,无论薛极、程、南希仁,还是府里的下人们,都积极配合着李莫愁。

    郭默很是无奈,别的事情都好说,恰恰这件事情,黄蓉咬得很死。

    “要么让我二妹陪你去,要么就我亲自陪你去――”

    没办法,最终郭默也只能选择了妥协。

    “殿下,有一件事情,您可能会很感兴趣。”

    老程一进门,手里拿着一份折子,看外表像是一封国书。

    “程司马,这几个月俸禄是不是拿了双份的?听说你礼部尚书的职位也恢复了?”

    郭默赶忙吩咐下人,给几位奉上香茗。

    “那是老程的能耐,身兼多职,诸位想不想知道这折子里写的什么内容?”

    老薛极喝了口茶,极品的明前龙井,守着临安城,郭默可不能亏待了自己。

    “程尚书,莫非是金国又来使了?算算时间,也该来了。恐怕这次殿下要兵不血刃,就能拿下十来个州府了。”

    “你哎,跟你这样的聪明人,在一起共事真没意思,就不能让老程卖个关子吗?”

    众人不禁莞尔。

    这两人认识了很多年,也争斗了很多年,在一起真心做搭档,却是这短短半年的事情。

    毕竟知根知底的,合作起来倒是能彼此查漏补缺、相得益彰。

    郭默接过程递过来的折子,果然,金国人沉不住气了。

    窝阔台聚集了十一万大军,号称二十万,同博尔术、木华黎一起,兵分三路南下攻金。

    而金国境内,在黄河以北地区,除去完颜康所部,剩下的已经不足五万人,还是分散在各处。

    怎么打,用什么去防守?

    情急之下,金国完颜家的老爷们,终于想起了被他们猜忌,雪藏在后方的一位统帅――郭仲元,原“花帽军”的统帅。

    火速将郭仲元招进汴梁皇宫,一番君臣奏对之后,郭仲元同意出任黄河以北的“抗蒙总督”一职。

    不过,却提出了自己的一个建议。

    黄河以北只有四万多金兵,不仅散落各处,而且步骑参半,而蒙古铁骑那是清一色的骑兵啊。

    郭仲元知道,想让皇帝陛下从汴梁防卫里抽调兵马,是不切实际的,在朝堂之上根本就不可能通过。

    只好提出放弃熙秦路、庆元路、京兆府路等十来处州府,将这些地盘直接送给大宋,来换取让那里的四五万金兵,能够完完整整地调到黄河北岸作战。

    这项提议,其实在去年中都血战之后,就有人提出过。

    当时的金国,还幻想着用这块地盘,从大宋换点儿什么战略物资来。

    可惜,金国的使团跟老程在礼部争执了几个月,老程压根就没打算给金国人任何的好处。

    同时,“听风”在那个区域的策反行动,已经在悄无声息地开展着。

    驻守在洛阳城的“靖难”军,也调集了三万步骑,由郭靖亲自带领,在河南府西侧进行着各种实战训练。

    窝阔台三路大军南下,驻守在各处的金兵也算是望风南撤。

    真定府、河间府、恩州、邢州、益都府、济南府、东平府等十来个州府,三个月之内,相继落入蒙古人的手中。

    而四万多金兵,已经龟缩到黄河北岸的大名府、潞州、卫州一带。

    这样做也不算一点儿好处也没有,至少分散了蒙古人的兵力,每个州府至少得留下几千人驻守吧?

    要是留的人太少,都未必能挡住当地义军的反扑。

    金兵的军纪不怎么用,蒙古兵比之更甚。

    当窝阔台、博尔术和木华黎,再次合兵一处,准备进攻大名府的时候,发现真正带过来的蒙古军,已经只有不足八万人。

    这时,郭仲元已经带着自己的三千亲卫军,过了黄河接管了黄河以北的防务,“抗蒙总督”正式走马上任。

    郭默看完手里的折子,思索了片刻,问道。

    “薛尚书,现在八万蒙古铁骑,对上不足五万的金兵,以您之见金国人如何能扭转眼前的局势?”

    这是郭默第一次向薛极问计,老薛极也很是慎重,这个可是一个大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