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_第二百八十五章 故人北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五章 故人北来 (第2/3页)

抵达临安的时候,官家赵扩真的出城十里相迎,这种规格也让李遵顼感动的一塌糊涂。

    李遵顼大赵扩八岁,虽然已经退位了,赵扩依然一口一个的叫着。

    新年的时候,赵扩甚至邀请李遵顼,在皇宫里同文武众臣一起开怀畅饮、恭贺新禧。

    甚至按照亲王的规格,每个月让户部给李遵顼送去俸禄,赵扩也隔三差五地,到李遵顼府上去拜访一番。

    这西夏的战事,尤其是李遵顼的儿子李德旺死了,这么大的事情,总得派人去跟那位西夏太上皇说一声的。

    薛极拱手领命,他是一个不怕麻烦的人,甚至还在想着,是不是能从中谋划点儿什么?

    说实话,赵汝述在洛阳给燕王出的谋划,薛极很是赞同,都恨不得自己当时也在场。

    谋臣之间的攀比也好,明争暗斗也好,从来就不曾停止过。

    他们未必是想遏制或踩压着谁,更多的时候,只是想一展自己胸中所学罢了。

    薛极欲言又止。

    赵扩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眼神。

    史弥远,当年也是赵扩最为依仗之人,也算一路相扶着走了过来,难道临老了,还要让朕对他挥起屠刀吗?

    ......

    西湖畔,李府。

    古香古色的一处宅子,宅子不算太大,至少在西北人的眼里,三进的宅子算是小的,一切的植被却很是讲究。

    宅子住进来的人不多,两位主人,三名护卫,四个丫鬟。

    府中原来的人,只留下了两名厨娘,和两名花匠。

    宅子的牌匾也很简单,黑底金字,上边只有二字,字虽简单,却出自大宋当今官家之手。

    这个,正是西夏太上皇李遵顼在临安的住处。

    这大半年来,原本气色不佳的李遵顼

    ,也许更适应江南的水土,竟然日渐硬朗了起来。

    每日看看书,喝喝茶,或者到不远处的西湖上去泛舟。

    为了满足李遵顼的雅兴,大宋官家赵扩,甚至直接送了李遵顼一艘船。

    还是两层的楼船,六名水手cao作,天气好的时候,李遵顼甚至直接就宿在楼船上。

    宅子不起眼,李遵顼也很低调,住了大半年,这周围的人,谁也想不到此地住了一位西夏曾经的国主。

    这一日,李遵顼却没有外出,或者说正准备外出的时候,被人堵了回来。

    见到从外,急匆匆进来的两人,尉迟轩先说话了。

    来的是什么人呢?

    正是中,那八名二流高手其中两个,还是尉迟轩的从小收养的养子,一个叫尉迟南,一个叫尉迟北。

    难得的是,这二人还是双胞胎,二十五六岁,深得尉迟轩三人的真传,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二流中的好手。

    随着尉迟南二人哭倒在地,李府众人无不震惊,慕容秋荻急忙从旁边扶住了李遵顼,好悬没让老头子摔倒。

    虽然知道自己这两个义子,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胡乱说什么,但是尉迟轩还是跳了过来,一把薅住了尉迟南的衣领问道。

    慕容秋荻发话了,遣退了四名丫鬟,今日的泛舟指定是去不了啦,搀扶着李遵顼,让尉迟轩带着两名义子,走进了李府的书房。

    扶着李遵顼坐下之后,慕容秋荻沉着脸问道。

    掌管多年,连尉迟轩他们三个,都以长辈之礼对待慕容秋荻,更不要说慕容南这个又低了一辈的人。

    挺身而出,亲率一万大夏勇士前往增援,撤回肃州、甘州之兵,近四万人驻守西凉州。」

    出征五天之后,王上却被人毒杀了!第二日一早,才被宫人发现的。」

    尉迟南全程都是跪在地上说着,旁边还有他的兄弟尉迟北,他们身为中人,王上被毒杀,他们也难逃护卫不到之罪。

    李遵顼歪在太师椅上,耐着性子听完了尉迟南的讲述。

    面对李遵顼的质问,尉迟南有些胆战心惊,却也只能实话实话。

    李遵顼这话问的在点上,皇家意外自古有之,儿子死了他

    固然悲痛,谁愿意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可是,儿子死了,那几个孙子呢?大夏的皇位呢?

    对于这个李睍,慕容秋荻也不陌生。

    在西夏的李氏子孙中,这个李睍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平日里也没看出,他会有这样的野心和手段啊?

    李遵顼的神情有些落寞。

    他还在位的时候,也多次在蒙古和大金之间徘徊,奴颜媚骨也好,卑躬屈膝也罢,都是为了将祖宗留下来的基业延续下去。

    你以为他愿意从一国之君的位置上下来吗?

    能当国君,谁稀罕去做什么太上皇?

    可惜,在大夏的延续和个人荣辱之间,他还是选择了前者。

    即便将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李德旺,李遵顼依然为大夏cao碎了心,无论是礼遇大宋的燕王殿下,还是只身来临安养老,或者是那位。

    可是,即便做了这些,他的儿子还是死于非命了。

    一旁的尉迟轩将整个过程,听得清清楚楚的,原本也算稳重之人,却也难压心头的怒火。

    要说李遵顼对大夏的皇位有兴趣,这个无从否认,如果说他对大夏国有多少眷恋或责任,那就不好说了。

    毕竟,当年李遵顼也是废掉了夏襄宗李安全,然后自己才自立为帝的。

    因此,当他听完尉迟南的讲述,第一反应就是李睍毒杀了自己的儿子李德旺,然后自立为帝了。

    这是因果报应吗?

    可是,为何要报应在我的儿子身上啊?

    所谓国破家亡,既然大夏国已经不可保,还是顾着自己的孙子吧。

    经过商议,柳一娘留在临安,陪同慕容太妃,护卫太上皇。

    而尉迟轩、雷德,带着尉迟南和尉迟北兄弟,返回中兴府想办法把李德旺的几个幼子带到临安来。

    尉迟轩正要动身的时候,冷静下来的李遵顼,再一次把尉迟轩叫进了书房。

    李遵顼从桌案上,拿起一块方印,想了想又亲笔写了一封诏书,一并递给了尉迟轩。

    李德嫣为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