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一章 双城故事 (第2/4页)
坛,还是有价无市的。” 既然暂时想不到应对之策,耶律楚材索性暂时不去考虑。 燕王殿下不是已经让程尚书给汴梁开出条件了? 那自己就索性在洛阳城多等上几日,耶律楚材也想看看,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在大金皇帝的心目中,到底有多大的分量? 不过,耶律楚材的心里却完全没有底。 不说现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即便是在常年,三十万石粮食,那也不是个小数目啊。 从洛阳到汴梁,四百来里的路程,又是一路官道,真骑上快马那是旦夕可至。 即便是礼部的官员,也是在一日之后,就到了汴梁城。 一听洛阳来了使者,大金国的皇帝完颜守绪急忙在龙德宫里,召集了文武重臣,商议应当如何应对此事。 大金国从建国之日起,无论文臣还是武将,朝中最顶尖那一批官员,大多数都是姓完颜的。 就像现在,能站在龙德宫里的,诸如完颜赛不、完颜白撒、完颜世鲁等。 “诸卿,听说大宋燕王派的使者,已经住进了驿馆,不知各位是一个什么章程?” 耶律楚材不在,完颜守绪正好还有一个集思广益的机会,师安石无疑是这几人中,智谋比较出众之人。 “陛下,耶律晋卿才出使洛阳四天,对方的使者就到了汴梁城,可见我等的谋划早在对方的预料之中。” “可惜,大势不在我等,以老臣之见,大宋的燕王殿下,必然又是一个狮子大开口的机会。” “早见晚见都是见,还不如直接招进宫来,当着众臣的面就此事谈论清楚。如果拖延下去,反而对我大金不利。” 这师安石所言,绝对是老成谋国之言。 多拖延几天,大金国的旱情就严重几天,再跟大宋谈交易的时候,就更处于被动的地步。 其他几人也没有反对的意见,完颜守绪就下诏,将洛阳来的使者,请到了龙德宫。 因为郭默给出的条件非常明确,与其说是派了一名使者,不如说就是派了个信使,都没有谈判的任务。 同意,双方就开始交易,不同意,那就再等等。 使者递交的礼部条文,是老程珌亲自书写的,完全就是郭默的意思,落款加盖了礼部和燕王府的印章。 “燕王殿下的意思,朕已经明白了,还请贵使在驿馆稍待,朕同众臣商量之后,再给予燕王答复。” 看到对方来使的模样,完颜守绪就知道自己是想多了,还想着怎样去应对对方的使者,没想到完全就是一个送信的。 “众卿,大宋燕王已经开出条件了,诸位以为如何啊?” 条文中的内容很简单,大宋愿意接纳金国所有的饥民,并免费送出三十万石粮食,要想购买则另算。 金国割让整个许州,并将耶律楚材送给大宋,在燕王帐下为臣,出任许州知州。 这个条件,严格意义上来讲,不算什么狮子大开口。 许州,现在是宋金交界的地方,由于“岳家军”主力驻扎在汝州城,许州的金国百姓大多东迁,本来也没剩下多少人。 金国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无非是得到粮食,和遣散饥民,在这个条文里都包含了,而且是两者都达成了。 真这样实施了,金国不仅甩掉了饥民的包袱,避免了动荡产生的隐患,又得到了三十万石粮食。 一石粮食省点儿吃,够一个成年人吃三个月的,这三十万石粮食,够他的十万金军大半年的消耗,这确实解决了燃眉之急。 可是,得到这些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代价就是整个许州和耶律楚材。 许州还好说,现在看来那个地方也就是个鸡肋,反正没有了许州,无非是防御的阵线再向东移一些。 可是,没想到对方却要用耶律楚材去交换,更刺眼的是,在条文中明确写着“用三十万石粮食换取耶律楚材!” 多么大气,多么豪迈,多么不容拒绝! 不仅是完颜守绪,就连龙德宫中其他几位金国重臣看了,一个个牙根都痒痒,不是恨的,是酸的。 大臣们恨不得把耶律楚材的名字换成自己,不是想背叛大金,那是赤裸裸的羡慕啊。 完颜守绪也羡慕,羡慕郭默的财大气粗,羡慕郭默的豪迈大气。 同样是当首领的,对方还只是一个王爷而已,自己却是堂堂的大金皇帝呢,这差别也太大了吧? 完颜守绪甚至在想,如果他和郭默易地而处,自己是否愿意在粮价飞涨的今天,拿出三十万石粮食,去换一个耶律楚材呢? 完颜白撒看了一眼众人,见大家都低眉不语,就上前一步开口道。 “陛下,末将以为可以答应对方,其实咱们就是用了一个没用的许州,换了对方三十万石粮食,还能甩掉那些饥民。” “这是多么划算的买卖啊,末将都觉得对方的燕王是不是得了失心疯了,怎么会提出这样的交易条件?” 完颜白撒是从关中撤回来的,在他这样的宗室武将眼里,耶律楚材那样的人,只不过是一个多读了几本书的文人而已。 除了会整天在陛下面前摇舌鼓唇,完全没什么实际用处,真等敌军来了,还得是他们这些战将出马。 因此,完颜白撒很自然地,就忽略掉了耶律楚材的问题。 旁边站着的师安石,眉毛就是一皱,看了看龙德宫里大多是金国的皇室宗亲,老头子又把想说的话咽了下去。 完颜赛不同样皱着眉,他也是金朝宗室,还是金始祖完颜函普的弟弟完颜保活里的后代。 相貌伟岸,为人深沉忠厚且很有谋略,完颜赛不是亲卫军出身,到了金章宗时,被选为护卫。 历任宁化州刺史、胡里改路节度使、武卫军都指挥使、殿前左副都点检、同签枢密院事、知临桃府事、陕西路副统军等职。 现在是大金国的枢密院使,可谓是位高权重,只是上了点儿年纪,近几年身体又不太好,在朝中就少有建言。 “陛下,老臣觉得我们可以按照大宋燕王这个条件来,不过咱们要有自己的主张,不能完全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首先,我们不能马上答应对方的条件,就算是局势再紧急,都不能马上答应,还是要再缓上几日。” “其次,将耶律楚材召回,随便抓他个一招之错,贬出汴梁,念在多年效力大金的份上,给他一个许州知州的位置。” “这时候,陛下再派出使节,去答应大宋燕王的条件,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