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_第三百一十九章 灭绝人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九章 灭绝人性 (第3/4页)

界没有突破,各种各样的招式郭默倒是又传了他不少,趁着年轻多学一些武功,以便于为将来做储备。

    “不过,现在叫你们来不是要训示你们练武的事情。明日我要跟你们的三师娘成婚,此事也无需太过张扬,你们去通知一声你大师伯、二师伯他们,简单地布置一下就行。”

    “啊,师傅您成婚这么着急啊?——”

    哈吉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二师兄从后边拍了一掌。

    “老四,不会说话不要乱说。”

    武南天跟着师傅的时间最长,对师傅的事情了解的也最多,既然师傅这样吩咐了,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有事弟子服其劳,按着师傅的吩咐办理就是了。

    郭默和慕容嫣都想着低调,可是,就他们两个人的身份,这里又是在中兴府的昊王宫,能低调的了吗?

    “黑风双煞”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就通知了郝大通、尉迟轩、雷德等人,当然,现在正担任着西夏国丞相的杜皋自然也通知到了。

    郭默和慕容嫣想关起门来办婚礼,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明面上,这两人一个是大宋的皇帝陛下,一个又是西夏的女帝,怎么能草草了事呢?

    不到半天的时间,整个中兴府就传的沸沸扬扬的。

    中兴府的百姓,自发地走上街头,将整个国府都装饰的喜气洋洋的,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

    甚至,郭默和慕容嫣二人,也被临时安排到别的宫里去,昊王宫要做统一的装饰。

    人多好办事,半天时间整个昊王宫就焕然一新。

    杜皋更是摆出了流水席,从中兴府的中心广场,一直到昊王宫宫门前,足足摆出了两百多桌。

    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的,更无论是当地的土着,还是过路的客商,只要能来到昊王宫前,为昊王宫里的一对新人送上一声祝福,就能免费入席吃喝。

    这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众多的百姓参与进来,更是增加了欢快、热闹的气氛。

    对比此前经历过的两场婚礼,郭默似乎更喜欢这一场,那样的接地气,他都仿佛闻到了后世的气息。

    西夏女帝跟大宋皇帝的结合,又是在无数人的亲眼见证下,更是让整个西夏的人心,得到了空前的安定和团结。

    在杜皋的安排下,郭默和慕容嫣乘坐着敞篷花车,两百名“锦衣”在两旁护持,却不带刀枪,而是用糖果和红绳栓的喜钱开道。

    围着中兴府城绕行一周,遇到上来恭贺的百姓,“锦衣”就是一把铜钱撒了出去,最后停留在了中心广场之上。

    当这对新人一起举杯,面向四周频频遥敬中兴府所有在场之人时,整个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顶峰。

    中心广场上,党项人、汉人、吐蕃人、回鹘人,还有更多不知道什么民族的人,男女老幼、黑白丑俊,众人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畅饮着、欢跳着……

    在西夏人的心中,从此时此刻开始,大宋和西夏已然融为一体,相濡以沫、不分彼此。

    看到如此和谐的场面,杜皋笑了,他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

    喧嚣过后夜静时,红烛泪落欲语迟。

    浅尝一杯胭脂酒,问君冷暖知不知?

    ……

    看似一边倒的战争,却一直持续了五个多月,在孟共、完颜陈和尚、郭靖和赵成宇几路大军的勐烈攻击下,蒙古人丢失了在西夏的所有城池。

    甚至,在完颜陈和尚攻占平州城的时候,还发现了病床上的博尔术。

    可惜,这位驰骋沙场一辈子的蒙古战神,最终还是追随成吉思汗去了。

    作为战场上的对手,完颜陈和尚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亲自命人收敛了博尔术的尸体,并以军中最高的礼节,将博尔术安葬在平州城外一处高坡之上。

    贴木哥却带着六千多残兵败将,弃城而走。

    蒙古人原本就不善于守城,窝在平州城内,反而影响蒙古铁骑的发挥。

    可惜,人数上又处于绝对的劣势,贴木哥也不敢在旷野上,跟大宋的骑军硬碰硬地对冲。

    但是,贴木哥也是一个狠角色,仗打到这个地步,他也不准备活着回大漠去了。

    作为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亲弟弟,他在家中排行老四,比大哥铁木真小了六岁。

    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位贴木哥可是一位长寿将军,一直活了七十八岁,才寿终正寝。

    而现在,已经六十一岁的贴木哥,个人状态却一年比一年差。

    近几年来,准确地说,自从在西夏的战场上遇到大宋的军队之后,贴木哥就鲜有胜绩,屡屡损兵折将。

    几年之前折损了速不台,现在更是失去了蒙古人心中的战神博尔术,这让残存下来的蒙古铁骑的士气跌到了最低点。

    即便是贴木哥自己,都不报任何取胜的信心了。

    可是,他就是不愿意回大漠去。

    当年,他是对自己的大哥承诺过的,势必替大哥拿下整个西夏。

    如今,天妒英才,让大哥先自己一步走了,贴木哥更是憋着一股劲,要替大哥完成未了的心愿。

    可惜,偏偏事与愿违,看着眼前这六千多残兵败将,贴木哥甚至连自己的亲卫队长也都找不到了。

    “自今日起,我大蒙古的勇士们,再也没有援军、没有粮草、没有补给,但是,整个西夏就是我们的补给站。”

    “但凡遇到的所有生灵,只要不是我大蒙古的人,统统都是我们的给养,有粮吃粮,没有粮老子就带着勇士们去尝尝西夏‘两脚羊’的滋味——”

    这是要破釜沉舟,

    这是要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很快,西夏北部的各州府,就传来了蒙古人的暴行。

    原本,西夏北部这些州府,这几年也一直在蒙古人的统治之下,按时缴纳既定的赋税,当地的老百姓倒也勉强能对付地活着。

    这年头,到处在打仗,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西夏的北部被蒙古人占领了,反而没有了战祸,要是再逃到西夏东部或西部,也许过不了多久,蒙古人就又打过去了。

    因此,当地的百姓也就捏着鼻子,逆来顺受着。

    可是,这次蒙古人再次到来,他们不仅要吃要喝,更要老百姓的命啊!

    试想,哪一处能够让六千多人马吃饱喝足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