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3.张元林成为研发车间话事人,建立五个项目小组狂推进度(求全订) (第4/4页)
新东西并非一定要全部创新,有时候就得建立在老东西的基础上去改进,这样反而能进步的更快,远比不切实际的天马行空更有效果。 所以我得看着你们,限制你们,提醒你们,别老想着一步登天,赶超强国,领先国际水平,步子迈太大容易扯蛋,路得一步一步走。 只不过……我这儿有近道啊! 听到张元林的话,林工也爽朗了笑了起来,然后回头更加卖力的继续工作,加快进程。 之后,又有其他的小组长找到张元林汇报情况,这俨然是打心眼里把张元林当成总司令了。 眼看着这些人对自己如此尊重和崇拜,张元林偷瞄了一眼藏在大衣袖子里的手表,发现还有半个小时左右就下班,也差不多了,到了给他们一人敲一棒子的时候。 现在给他们提个醒,完事这些工程师们就能回家接着研究,接着工作,能完美的把下班时间也利用起来。 虽然这样有点不良老板压榨的感觉,但是荣誉大家都想要的,这是为自己干事儿,每个人肯定都是状态拉满,所以这样算不上是真正的剥削。 那得是让人干活,还不给相应的酬劳,这才叫剥削和压榨嘛! 随后张元林走到了绘图小组这边,眼看着他们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在绘制零部件的图纸,张元林先盯着看了一会儿,然后故意自言自语道: “嘿,这东西我认不出来,但是很眼熟啊!” 正在面色严肃,专心画图的人听到张元林的话,那股子干劲儿立马就松懈了下来。 “张工,我这是自己设计的新零件,既然是要搞新机器,就得多弄些新的东西,争取一次性做到最好,所以你认不出来是正常的,但是,你怎么就觉得这东西眼熟呢?” 张元林先是对着画图的人歉意的一笑,然后解释道: “可能是我认错了,但就是觉得这玩意儿功能上和咱们厂子的老设备很相似,就是冲压车间的那台打孔机,咱们用了快六年了吧,上次修机器的时候注意过铭牌。” 听到张元林的话,画图的人直接就愣住了。 紧跟着同组的人开始怀疑人生,再然后是其他小组的人依次停下,很明显,张元林的话给了他们又一次及时的启发和提醒。 张元林在做模型演示的时候,只强调过这两台设备自己眼熟,然后这两台设备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却没有明说熟悉感来自哪台设备。 所以,从一开始工程师们就在铆足了劲根据张元林做出来的那个丑到都辨认不出型号的模型去搞创新,去把丑八怪变得合理,这多少都有点空中楼阁的意思了。 因为张元林是故意做丑做坏的,原型机哪里是张这个样子,导致工程师们心里没有一个正确的参考点,满脑子都是创新,从头到脚,根据张元林的木质模型来创新。 好,搞创新嘛,地基对了,往上搭的时候歪了,然后造到一半发现和预想中的不一样了,这样不碰壁才怪。 但是没事儿,张元林的“随口”一说,告诉了他们问题到底处在什么地方。 原来他们绞尽脑汁搞的创新是有原型机的,并非张元林根据那台内部损坏的洋货做的有各种缺失的木质模型。 真正的原型机就在自己厂子里,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那台打孔机! 一时间,每个人的脑子里都闪过一丝电流,啪的一下,瞬间就想通了。 “是啊,我们没必要去费力去设计新的,直接拿旧的来改进,这样会更快,而且张工也说了,这台设备主要就是改良款,根本上没有脱离老款的设计,所以我们不应该盲目为这台新设备赋予太多无法确保的东西!” 有人反应快,及时的做出了总结,让反应慢的人迅速跟上节奏。 尽管张元林的这次提醒让很多充满野心的工程师感觉到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失败滋味,但也让他们认清了现实。 好在这些工程师们心态够好,毕竟参与过很多项目,失败也不在少数,又不是搞批量生产,只要按部就班就不会错。 所以大家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立马推翻那些艰难推进的东西,也有人迅速找来了老机床的结构图以及零件图,重新开始设计和绘制。 这次是根据老款做改进,众人显得从容许多,毕竟有参照和基准了,不会显得那么的复杂和绞尽脑汁。 就这样,在临下班的最后十几二十分钟里,五个小组的进展推进又加快了好几倍,这无疑是在巨量的缩短研究时间。 所以,这个项目的完成哪里需要半个月啊,张元林说三天都保守了! 如果这些工程师们能回去继续折腾,速度只会更快,因为张元林已经给出了最关键的指引,就按照厂子里可以完完全全拿捏的老机器做基准,再加上正确的改进思路,这两个一叠加,直接让工程师们从快跑到了冲刺阶段。 “叮铃铃……” 下班的铃声从广播里传来,宣告着一天的工作到此结束。 而这突如其来的铃声也打断了众人的思考,更让每一个绷紧神经,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思绪得到缓冲,每一个人都是松了口气,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他们很累,但不是精神上的疲惫,而是冲刺的太快了,根本停不下来的那种身心俱疲。 没办法,张元林的指引总是能在很关键的时候出现,然后又是五个项目小组同时进行,导致这些工程师就是想偷懒都没可能,因为这五个项目小组是互相配合的,谁掉了链子很快就会被人察觉。 但也得益于张元林的正确指引,这个项目以相当恐怖的速度在推进。 随着铃声结束,林工再次找到张元林,语气认真的说道: “张工,多亏了你的及时提醒啊,现在我觉得一个礼拜就能下线初代成品了!” 张元林露出开心的笑容,故作惊讶的说道: “是吗?能提前一个礼拜啊,那可真是太好了!不过林工别乱夸我,这都是你们的功劳,看你们一个个认真做事,稳cao胜券的模样,我就知道肯定有好事要发生!” 因为被铃声打断了原本疯狂推进的节奏,所有的工程师也趁这个时候放松下来,见林工和张元林聊着天,大家也难得的凑在一起扯皮,不过大部分都是和张元林互动,只有少数的组内成员会彼此沟通几句。 不知不觉间,张元林在改善工程师们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已经彻底成为这个项目的主心骨,哪怕大家都认为张元林是个非常好运的人,可只要张元林的好运能持续下去,那他就是这个项目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没聊太久,张元林笑着说道: “各位前辈,要不今天就先到这里吧,我还得买菜回去,家里人等着做饭呢!” 兄弟们不扯了,我还得回家抱媳妇呢! 众工程师听到后,纷纷点头,没有再继续刚才全是工作内容相关的话题,因为这事儿是说不完的,要是不用睡觉,真的可以从现在说到天亮。 不过真要是这样,这些工程师们才不会聊天扯皮,而是会调整状态,继续疯狂推进进度! 打过招呼后,张元林率先离开。 走之前,张元林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所有人都在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带回家继续研究。 “很好,保持这样的状态,我带你们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奇迹,也让你们的职业生涯多一次此生难忘的高光经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