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17.大部队负责人陈书记到访,张元林与之同级,一场不相为谋的比拼较量 (第1/3页)
张元林坐在靠窗的位置,看向外面广袤无垠的天地,想着自己针对各区域精心制作的计划,内心一片激情澎湃。 “也不知道第一站会先到哪里,国内面积很大,但是重点关照对象就那么几个,其实能把主要地区提前解决掉,整体的饥荒形势就会好很多……” 随着列车越开越远,张元林的情绪很快就平复下来,然后就开始在心里分析起了当前国内的局势。 离开之前,大领导特地找到张元林进行了约莫半小时的秘密谈话,把一些比较机密的信息告诉了他,一方面是出于信任,一方面是希望张元林能搞点大动静出来,如果真的做出功绩,对老百姓对张元林对大领导自己都是有好处的。 但张元林有自己的计划,他根据大领导提供的信息可以更加精准的调整预先准备好的计划,虽然静止世界里可以查到所有资料,可是千万别忘了,在张元林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原本按部就班的历史已经被影响了,就是多和少的问题。 也就是说,原本可以直接通过静止世界进行查阅的历史慢慢的变成了仅供参考,相关的时间线会随着张元林在真实世界待的越久而变得越不准确,不过最终的结果是大概率不会改变的,只是过程和时间进度方面会受到影响。 就在张元林越想越深,已经快要沉入自己的思想之中时,突如其来的敲门声将其惊醒。 由于张元林的特殊身份,又有大领导专门交代过,他自然是能享受到一定的特殊待遇的。 正常都是一节车厢大家排排坐,连行李都得挤着放,但张元林却能拥有一个单间,这样无论是休息还是思考还是写点什么,记录点什么都是相当的舒适和方便。 被人打扰,张元林从沉思中回到现实,缓和了一下自身的状态后,带上一副笑容打开了单间车厢的门。 看到来人是一位带着黑框眼镜,鬓角有些白发的中年男子,张元林礼貌的问道: “你好,请问找谁?” 对方推了推眼镜,一边笑着伸出手,一边进行了自我介绍。 “你好,张元林同志是吧,我是这次大部队的负责人,大家都叫我陈书记。” 听到这个名字,张元林立马反应过来,他有印象,出发之前大领导也提过一嘴,说上头会指派一名有过相关经验的老同志领头,姓陈,看来就是眼前这个人了。 “陈书记你好,我是张元林,正好我泡了壶茶,来,进来坐!” 这会儿列车都是烧煤行驶的,要到开水并不难,虽然人未到中年,可喝茶是不分年龄的,好茶更是值得细细品味,习惯了以后会觉得这玩意儿比咖啡更有感觉,那种沁人心脾的茶香味可以让人心沉淀,这样能有更好的思考空间去想事情。 陈书记听后笑着点了点头,不客气的在张元林的对面坐下。 这个单间有一张床榻,也有一套小桌椅,还独享一块完整的车窗玻璃,完全就是一定规格的领导干部待遇。 “来,陈书记请喝茶!” 张元林倒了杯茶水递给陈书记,后者立马起身双手接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对张元林的尊重。 看样子陈书记是有备而来,如果不是对张元林足够了解,他身为这次领队的负责人,不可能对一名机修工身份的人这么客气。 “嗯,好茶!没猜错的话,这玩意儿在我们圈子里可是硬通货啊!” 意思很明确,说张元林的茶不是普通人能搞到的,最低也是领导圈层里才能见到的玩意儿,因为这不是四九城产的,来自其他地区而且渠道受限。 考虑到自己并不熟悉陈书记,也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来头,张元林也很小心谨慎,当即笑着说道: “是啊,上面领导让我涨了见识,我喝过这个茶别的茶都不想喝了,不过我寻思着这次出来要去很多地方,总归能被我找到是在哪儿产的吧?” 意思是领导送的,我自己肯定弄不到这样的好茶,趁着这次出来到处支援,或许能找到产地,这样就可以多买点带回去了。 陈书记闻言一笑,说道: “产地我知道,但是那么多山头也不是各个都产这种茶,等到了那地方我会跟你说,详细地址我也有,到那时咱们一块儿去,我也想屯点货呢,将来好找人办事儿。”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当着张元林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来,那是真的没把他当外人。 这让张元林有些好奇,在此之前,自己和陈书记从未接触过,也对他完全不熟悉,所以他凭什么如此信任自己? 当然了,自己地位低,不了解陈书记很正常,但是对方是站在高位的,他有足够的能力来打探自己的详细情况。 “呵呵,陈书记说笑了,还有什么事儿是你这样的大领导办不成的?” 张元林配合着打了几句哈哈,但就是不问对方找自己到底有什么事情。 比耐力,就熬呗,摸不清情况的时候张元林可不会随随便便出手。 又闲聊了几句,陈书记看向张元林的眼神逐渐变得敬佩和服气,最后摇着头说道: “哎呀,张元林同志,你真不愧是见过各种大场面的人,咱们都聊这么久了,你却一点都不好奇我来找你的目的是什么。” 张元林面色淡然的微笑道: “陈书记,你要有事儿就肯定直说了,要是没什么事儿咱们就喝茶闲聊,也不着急了。” 说着,张元林提起茶壶给陈书记满上茶水。 看到这一幕,陈书记点了点头,说道: “行,那我也不卖关子了,对于你张元林同志,我是找人了解过的,倒不是我针对你,而是你在最近的一次动员大会上有十分精彩的表现,哪怕我当时没去参加,却也在第二天就听人提起了你的事迹,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天听人提起你不下十次!” 张元林听后连忙摆手,解释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