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九章 让他自己来见我 (第1/2页)
程米朵转眼已经大三下学期了,面临着考研或者就业的问题。 因为家庭的原因,就业肯定是不可能的。 而出国就成了她唯一的选择。 除了外国学校科研或者说是学术氛围好以外,让子女增长见识,顺便留条后路也是其中一个理由。 李旭以前是反对程米朵出国的,经过这半年时间的见闻和思考。 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爱国的人到哪都爱国,不爱国的,待在家里也是汉jianian! 听到李旭同意自己出国,程米朵还是很开心的,因为李旭出过国,她也想去看看。 这其实还是李旭起了个坏头。 家里人本来就支持,现在有了李旭的支持,程米朵就没什么好犹豫的啦。 剩下的就是学习英语,寻找合适的学校投申请了。 这是漫长的过程,倒也急不来。 回国后的李旭休息了两天,也逐渐适应了国内的生活学习节奏。 等弄完这个什么神经网络的课题,李旭就准备提毕业申请。 这样有一年的时间做毕业设计,等成果出来,到明年夏天就可以毕业了。 他现在论文肯定是达标了,徐教授那里应该不会阻拦。 到时候再投资捐个实验室什么的,提前毕业的问题不大。 不过在这之前,还是要鼓捣一下老徐安排的这个课题。 这个实验不是徐建生主导的,而是整个学院组合起来的这么一个项目。 这个项目是一家机械扫描仪器生产公司提报的科研项目。 因为涉及到微电子、信号识别、神经网络等多学科知识,所以院里抽掉了一部分师资力量进行统筹科研。 徐建生被分到的就是神经网络对低频信号的模拟识别。 原本是需要他出面的。 现在李旭来了,他就当了甩手掌柜,直接扔给了李旭。 李旭当惯了甩手掌柜的人,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他也被人给甩手了。 一间小型会议室里,坐了十几个人。 这些人中有年纪大的教授,也有年轻的研究生。 此时都在聆听主位上的一位副院长讲话。 副院长巴拉巴拉讲了本天,介绍这个项目多么多么好,属于前沿高科技,不仅是国家鼓励的,也是市场需要的。 李旭听来,就俩字,值钱! 等领导说完开场白,课题组组长再说一下规章制度和分工情况。 整个会议的官面内容就算完成了。 副院长背着手,在几个院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出了会议室。 等领导一走,众人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张组长,我手里好几个课题忙着哪。”新笔趣阁 “我手里也是,是部里的项目,到现在还没有头绪。” 一群人吵吵嚷嚷的。 课题组组长见怪不怪,笑道:“大家辛苦一下,这次项目,企业要的急,不过奖金也是不少的。” 众人又嘟囔几句,也就是发发牢sao。 李旭头一次见这群教授们这么不愿意接项目。 “老徐,他们不会也跟你一样,一会都撂挑子给学生吧!” 李旭小声的说道。 徐建生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你弄你的,争取早点出成果,我还有事要安排你。” 麻蛋! 李旭一听赶忙说道:“老徐,我正要跟你说,忙完这个项目,我准备申请毕业。” “毕业?”徐建生一愣,继而看向李旭,见他目光坚定,便说道:“回头再说。先开会。” 李旭也没指望徐建生马上就答应,像自己这种能独立出成果的学生,哪个教授不爱? 有些品行差的,甚至专门卡着你毕业,就让你做免费劳动力。 不过他相信老徐的人品。 此时会议室的小黑板已经支棱了起来,组长开始在上面分析着课题的环节和难点。 李旭见状果断启动了系统签到。 “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现金奖励一万元,请宿主注意查收。” 太阳! 李旭回国之后不得不面对现金奖励骤减的现状,一万美元和一万人民币它一样嘛? 这是系统的一个缺陷,签到奖励过于依赖环境。 人民币也还好,要是哪天李旭跑到津巴布韦,估计的也不用做什么神豪的梦了,每天忙着找麻袋扛钱吧! 第一次签到不理想,李旭又启动了第二次。 “签到。” “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敏感点模糊识别算法,请宿主注意查收。” 咦,是算法。 李旭松了口气,虽然不是深度学习,但这个识别算法也是项目中的一部分。 还有一次机会,李旭也没有过多犹豫的直接启动了签到。 现在的签到,对于他,更多的意义是物品和技能,真正在金钱方面,他已经不怎么需要了。 渡过了早期的原始资金积累,现在的他已经完全可以通过公司运转,获得不错的资金收入。 如果他没有什么追求,已经可以舒舒服服的当一个富家翁了。 每天钓钓鳄鱼,喂喂鸵鸟,一年几千万的收入,想不乐呵都难。 不过那样就有点对不起系统宿主这个身份了。 人,还是要有点追求的嘛! “签到!” “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粒子群算法解析,请宿主注意查收。” 又是算法,解析的意思应该是内容学习,看来是已经存在的算法。 也不错,补充知识点。 这一次的签到收获还是很丰厚的。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教授们才达成了初步的设计方案。 然后就是安排人手,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实验和研究。 “李旭,下次你就自己来开研讨会就行,我就不来了。项目抓紧做,别给我丢脸。”徐建生笑着说道。 “我尽力吧!毕竟我一个研究生,做不出来也正常。”李旭可不敢打包票,先给自己找个后路。 “没事!慢慢来。” 徐建生也没把他的话当一回事,做项目哪有十天八天,一月两月就出成果的。 等过几个月,他手里的项目完成了,肯定会过来来帮李旭。 他原本就是这么打算的。 “那个,研究经费他们怎么不讨论?”眼瞅着会议进入了尾声,李旭小声问答。 “昨天都商量好了!” 李旭恍然。 “咱们分了多少?” 徐建生轻轻的翻了下手掌。 李旭点了点头,小声说道:“五百万,不少了。” 徐建生闻言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