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六五 再战 (第1/2页)
,我能降维修真 周宁介入白头山战事的第三天。 在先锋军工程团大力援建下,白头山要塞,焕然一新。 不但内部改造极速竣工,外围改造都几近完成。 原本卫国军依托山体,就建半环状的长墙战堡。档次一般,前边还挖了壕沟,附近没有活水可引用,就加装了桩刺,油脂等。 但这些玩意,老实说,作用寥寥。也就是墙头上的喷煞筒,还有几分威慑力。 经先锋军工程团快速改造后,立刻就变得不同了。 不但墙体加宽加厚,还构建了高低搭配的战堡,机枪、喷火塔、炮击平台,混搭。 炮击平台是专门为臼炮准备的。 这种超大口径近程火炮,只需要在兵工厂上传设计蓝图,就能批量生产。 相对于卫国军,该武器他们更熟稔,也更容易跟他们的军队形成相互成全的作战关系。 毕竟卫国军是一支旧式军队,过于先进的兵器,反而与之不搭。 相对原始的兵器,与之互补性较佳,能够让卫国军战力提升立竿见影。 除了臼炮,火焰喷射器,也很受卫国军喜爱。 无论是单兵型号的,又或是重型的,都极受欢迎。 用某基层军官的话说:“不但是杀敌利器,还是毁尸利器。连灰都给它扬了,看虫子还拿什么回去加餐。” 还有沙狼战车。 卫国军的军官们,将之理解为强化版的弓骑兵。 火力强悍,机动性强,是牵制、sao扰的一把好手。 袁昊一都一再感叹,这样一支强力的游击部队,来的正是时候。 显然,他们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缺陷,而是无力弥补。 现在不但能补上短板,还远比预想中的更棒,自然是振奋。 歌利亚也不错,火力强,对空对地,机炮可以制造弹幕,对空飞弹也是片杀伤。而且两足特性,可以灵活的自行上下城墙…… 卫国军的官兵们表示,要是之前的战事中,喷煞筒平台有歌利亚辅助守卫,那些空战虫即便发动突袭,也无异于根本就是送菜。 野驴战机,卫国军最终只保留了四个中队,说白了就是周宁送的那一批。 在袁昊一的要求下,原本设立在白头山要塞的星港设施,换成了第二座兵工厂。 一座专心生产沙狼战车,一座专心生产歌利亚。用袁昊一的话说:“卫国军专注于地面部队的建设。” 好吧,野驴战机被嫌弃了。在今时的卫国军看来,扯什么制空权,既不应景,又缺乏性价比,不要也罢。 周宁尊重卫国军的选择,反正先锋军这边是生产不停的。 按照周宁的认知,新州地界,战机大约要保持在五千架以上。 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当初被湮灭弹清理过的魔蛲,如今差不多又恢复了旧观,甚至在熟悉了地形地势后,威胁更胜从前。 这便意味着,至少有三个以上的长期战场,需要看顾。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魔蛲对影修的战术,已经有了一定免疫力。 之前没有明显的崩坏趋向,是因为邪道的力量,如同长钉一般镇着棺材盖。 如今邪道在白骨菩萨的打击下损失惨重,局势便恶化了。 这几天由影修加班侦查汇总的情报,也印证了周宁的一些猜测。 之前邪道力量的镇守效果,主要体现在地下,而不是地上。 邪道把持的城镇,表面上看与内陆城市没有太多差异,象李家镇那等外在就阴森肃穆的,终究是少数。 邪道的核心内容,基本都在地下。 这一点,魔宗六道的相似度其实是比较高的。 毕竟是以煞为主要修行资源。 所以,在新州,一地、二地,基本都把持在邪道的手中。 魔蛲登陆,从三地、四地来,势必要路过一地二地。 最先被周宁以湮灭弹清剿的,是直接上陆的魔蛲。 那时的魔蛲,奔的是地表丰富的资源,动植物,它们荤素不忌,都能咽的下。 被当头棒喝之后,被迫开始徐徐图之。 也就是一层一层的的往上推。 这种大背景下,就不可避免的与邪道修士发生了冲突。 所以,现如今的虫灾,可谓是水漫金山之势,是全面浸润而上,而不像早先,宛如火山喷发,声势涌涌,但其主力束于一域。 全面战争已经不可避免,正好手头上有些钱,周宁就决定挥霍一把。 主要还是看上了新州的土地。 正所谓好不好是比出来的。论气候、土壤,北荒这名儿真没叫错。比之新州,那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也就是系统提供的技术牛哔,全门类简约闭环,又有山海城那边进行一定的资源和市场互补,否则琉光城早就破产了。 然而任性终究是任性,同样的付出,如果是在新州,回报是三百,在琉光城是一百,这样的差别,能任性几年? 这可不是三五百人的,随便玩玩也不差那点,这是七十万人的基数,是会自然增长的,十年后如何?百年后又如何? 从领主的角度,不能不算这个大账。 硬梗子脖子说没问题,咬碎牙往肚子里咽。若是只是随便玩一玩,也就忍了。 两座城,老子就是要用游戏模式玩一把超凡版的北大荒变鱼米乡,敢叫日月换新天。 可要是把救世计划加进来……这个哔就装的很low了。 扭头再看如今乱糟糟的新州,周宁便觉得这是个机会。 能够早早的开启大规模种田模式的机会。 把新州魔蛲的根儿掘了,这片土地是有可能早早纳入他的实际统控,开启种田屯粮模式的。 这边清理建设一两年,休养生息三五年,那边设立在其他各国的商行,也正常运转了。 然后就可以开启收纳流民的方略。为日后的大规模组织难民逃难,以及生产自救,积累物资底蕴和经验。 简单的掰扯盘算一下就会发现,留给他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还要象原本那样,先找资源,再立基地,种多少田,养多少人,肯定是不赶趟的。 得向前世的那些房地产大亨学习,风险投资,甚至不惜寅吃卯粮,借贷砸钱,也得把项目先给他立起来。 当然,他自忖起码现在还不是那种不惜玩庞氏骗局的人,他只是自己剥削自己,刚挖到不久的第一桶金还没捂热乎就开始搞公益。 真的是公益,他想不出救世大计划的利润点在哪儿。 有肯定时有的,只是于他而言,主要也就愉悦良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