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3章 让我当师爷 (第1/2页)
学堂外的左公明都有抚掌的冲动。 眼神看了看司马望岳和吴黄粱,左公明说道:“老夫羡慕两位院长收了个好弟子,相白今日课堂所有陈述都可以记录下来,供太岳书院兵家先生参考。” 言落,左公明直接开口:“相白都能当兵家教书先生。” 呃! 司马望岳、吴黄粱等人哽。 这个评价太高了。 学堂内的王策问口干舌燥,但求知的欲望又支配者王策问。 稍微的发愣,王策问心道:“儒门圣人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再问问李相白。” 太岳书院的先生平复情绪,问李相白:“相白可能说说什么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李相白一乐。 东拼西凑的说了孙子兵法,难道还要让我说说华国的游击战精髓。 这个比说孙子兵法还要擅长呀。 李相白还没开口。 王策问说道:“相白上来说!” 上讲台回答问题嘛,李相白熟悉。 李相白上台,绘声绘色的说起了游击战。 学堂内的学生时而兴奋,时而奋笔记录,教书先生王策问聆听的出神,时而沉思,时而提问。 感觉有些要点需要笔墨备注,王策问走到李相白的桌位上,提笔书写备注了起来。 教院内下课的钟声响起。 一门心思想着借助上课机会接触琅琊书院秋虞的儒门学生聆听的津津有味,都忘记了正经事,秦朝哥为代表的将门子弟感觉收获非凡。意犹未尽。 学堂内的宁王彻底糊涂了。 早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关于李相白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这些精髓宁王没记住,只记住了李相白好像说了一个麻雀战。 宁王满脑子都是迷惑,怎么听课的成了授学的。 王策问则觉得将李相白的这些见解整理出来都可以成兵策,自己钻研领悟能破大境。 都忘记了下课的事情。 钟声再一起响起,来教院内上课的墨家学生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咋回事! 各大书院的院长、教书先生基本都在,还有宗门子弟,学堂内有李相白的讲课声。 被占课了,而且学堂内教书的是李相白。不是说李同样报了兵家班,学习兵家学识,怎么变成了李同堂授课。 都糊涂了! 然后这些墨家学生在学堂外陪同来授课的墨家先生一起聆听了一趟兵家课程。 午间时分,结束课程的钟声响起。 学堂内李相白的声音落下。 王策问从案几起身,看了看一页一页备注的字迹,王策问长吸口气。 意识中尽是李相白诸多看似天马行空的策略。 积小胜为大胜,忽聚忽散,诱敌深入,逐个击破,大纵深穿插、破袭战、麻雀战等等。 这些战术有的适合大周,有的则适合类似庄国等的小国,但不能否认李相白这些策略的创造性。 太岳书院的兵家先生王策问一脸受教的神情,然后“啪……啪”的开始鼓掌。 学堂内掌声骤然间就猛烈了起来。 学堂外的嵩阳书院院长司马望岳内心感慨:“相白从嵩阳城上京,真的是收获非凡,脱胎换骨,天赋加上机遇和吴黄粱、岳寒山等人的栽培及其圣帝赏识,成入云龙了。” 感慨之后又是兴奋,司马望岳跟着鼓掌。 左公明随了上去。 墨家的学生没听懂,但院长都鼓掌了自己更要为李同堂助威呀。 于是乎整个学堂内外都是震耳欲聋的鼓掌声。 学堂内的姬怀赢长舒口气,收获非凡。 人还想到了太后对李相白的一句点评:“天赋压死人!”,李相白确实就是这样的。 李相白是被王策问拉着出学堂。 看到左公明,王策问神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