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_759 这个世道的变化,他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59 这个世道的变化,他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第1/2页)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正文卷759这个世道的变化,他是越来越看不懂了中国人的叙旧,无非就是吃饭聊天,曹志强也不能免俗。

    吃饭好说,无非就是一个电话,让附近的饭店把饭菜送过来。

    关键是聊天,这就得很有讲究了。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要说真的,什么要说假的,都是很考验人的。

    好在,在说话这方面,曹志强也算是历练出来了,加上来之前就打好了腹稿,所以讲起来也是滔滔不绝。

    曹志强在日本的大部分经历,比如在那边当歌星,当家,甚至当剧作家,以及招商引资的事情,都可以有选择的说出来。

    没想到,当说到一半的时候,王晓红突然咋呼起来,并且让曹志强先等等,然后她就自己跑出去了。

    等再回来,王晓红手里已经拿了一盘还算精美的磁带,并且指着上面富士山的包装纸,询问是不是这个森中青泉。

    曹志强也愣了愣,拿过来一看,上面的歌曲目录全都是日文,还真是他在日本唱的歌曲名。

    而放入录音机一放,没跑了,就是他的歌。

    一问才知道,这是最近才从南方传过来的最新潮的流行歌曲。

    甚至把这些东西运过来卖的,就是红光运输公司。

    稍微一琢磨后,曹志强总算是回过味来了。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这是真李逵碰见假李鬼了。

    很明显,这是南方传过来的盗版磁带,类似这种东西其实有很多。

    比如此时国内的港台明星歌曲,尤其是邓丽筠的歌,其实百分百都是没经过授权的。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此时的港台明星,在国内都没有授权,都不能在国内发行歌曲。

    包括那位邓丽筠。

    不,应该说,尤其是邓丽筠。

    毕竟她的身份有点敏感。

    过去,大家都是偷偷听这些外来歌曲。

    现在很多放开了,大家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听这些外来歌曲了。

    并且搞这种东西,只是单纯复制就好,基本上是一本万利。

    尤其是现在,因为国家开放了私人公司,有些事情也放松了管控,导致搞这种磁带的地方,突然多了起来。

    这一下子好了,导致大家对录音机以及录音磁带的需求,一下子就爆炸了。

    其结果就是,录音机成了抢手货,采购证一证难求。

    录音磁带也成了稀缺货,虽然没有像录音机一样需要采购证,但价格也翻了一番。

    但这依旧不能阻止老百姓的抢购热情。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曹志强之前搞的那个合资公司,也就是朝阳电子有限公司,直接提前开业,提前把自家试生产的优秀空白磁带,直接推向市场。

    结果当然是大受欢迎,并且朝阳电子公司,也因此赚的盆满钵满。

    听到这里,曹志强也有些欷歔感慨。

    真没想到,他在日本不过待了几个月,国内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能说,在这个野蛮生长的时代,真的是一切都变化的好快。

    再就是,曹志强还发现,自从国家开放私人公司,并且放开更多限制后,群众的消费积极性,经商积极性,以及对金钱的渴望,突然就爆发了出来。

    这应该是之前压抑的太久,所以才有了这种小爆发。

    至于能持续多久,那就不好说了。

    但是,只是放开了私人公司这一点,就等于是撕开了一条口子,足够大家拼命往里钻了。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

    按照王晓红的说法,现在好多人,都纷纷成立了公司,开始搞各种生意。

    这也可以理解。

    无他,穷怕了。

    此时的老百姓,基本没啥社保的概念。

    能跟社保沾边的,就是医保跟退休金,而这是国企以及政府单位的人才有的。

    也就是有正式工作的人才有的。

    没有正经工作的,压根没这些玩意儿。

    可就算有正式工作的人,收入其实也不高,退休人员尤其如此。

    这一点,看看四合院的那三位大爷就可以了。

    四合院的三个大爷,其实都有退休金,但除了三大爷因为是老师,吃的是财政饭,目前依旧还算不错外,壹大爷跟贰大爷,其实退休金已经在逐年减少了。

    这是因为壹大爷跟贰大爷所在的单位,也就是傻柱长期工作的红星机械厂,现在效益不好所导致的。

    但红星机械厂只是效益不好,还能撑下去。

    其他那些效益更差的厂子,那可就惨了。

    所以,放开私人公司,其实等于扩大了就业渠道,也让人有了新的奔头。

    总之,正因为现在上面放开了口子,不管是个人也好,企业也罢,都在想方设法的经商赚钱。

    金钱至上的思想,已经开始出现。

    虽然有一些乱,但曹志强想了想,觉得现在的情况吧,也还好,至少还在可控范围内。

    曹志强也不敢说,现在的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但应该是有点关系。

    别的不提,就说那个开放私人公司吧。

    这个事儿,好像当初还是为了给曹志强行方便,才提前开了这个口子。

    等于说,让这件本该发生的事情,提前了至少半年以上。

    别小看这半年。

    很多事情提前一个月都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别说半年时间了。

    当然,明确来说,开放私人公司的事情,也不是曹志强最早提出来的。

    实际上,私人公司的问题,早就被人提出来了,也一直被讨论中。

    只是因为曹志强的特殊性,才提前让这件事办成。

    也因为这样,曹志强的华夏音像有限公司,一不小心就成了国内有史以来第一家私人企业。

    这是可以载入史册的情况了。

    以后只要提起国内私人公司改革,一定会提到华夏音像公司,也一定会提到他曹志强。

    除此之外,那就是曹志强在京城的名气,不知怎么的,就突然大增起来,成了京城名人。

    这不是指曹志强歌手跟诗人的身份,而是他商人的身份,或者说,是他有钱人的身份。

    原本,曹志强在京城的时候,一直都很低调,也很克制。

    可当曹志强去了日本,并且他拍的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