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 前奏(二) (第2/2页)
副将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同时,整个人也是惊愕的,他就知道司马彦会回来问自己,可他并没有想清楚。 “司马大人,这征调兵马的事情,还是要慢慢来,首先还是要靠百达通把消息散播出去,如果到时候,没人来,那就只能用更大的利益去换取了。” 司马大人摇头感叹道:“难道就没有人想为国争光吗?没有人想成为大将军,成为国家之栋梁的吗?” 司马彦如此的感叹,引起周围一位大臣的耻笑。 “国侯大人!现在是什么时候,谁会为国家去奋斗?吐蕃的百姓安居乐业,谁也想不到会突然的打仗?换做谁,又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去战场,百姓都喜欢平静安稳的生活,司马大人难道你不想过安静与和平的生活吗?” 说话的大臣已经快六旬了,这话让司马彦听到,简直不可理喻。 他颐气指使的说道:“这位老哥哥,没有将士的奋勇杀敌,哪有现在的安居乐业,没有不断的进取精神,哪有的江山永固,没有将士的拼杀,哪有的咱们目前安枕无忧。这打仗固然是不对的,但如今天下并没有统一,江湖、庙堂尚没有安稳之前,你又谈何平安与和平?” “说得好!司马大人果然器宇不凡,那就靠司马大人了!” 原来是古祭祀的当头棒喝,他这句话并不是在夸奖他,而是在驱使他,这更让司马彦下不来台,于是他双手抱拳对古祭祀说道:“请转告王上,臣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征调完这二十万兵 马的。” 随后,甩袖与副将扬长而去。 在王殿上的人,听到刚刚他所说的话,各个都相形见绌,不敢再议论什么了,也都逐渐的退出了王殿。 吐蕃与荒芜一战的事,很快就传遍了吐蕃上下,吐蕃的百姓也十分惶恐不安,不知为何又要打仗,前些日的祥和景象难道有要没了吗? 其中一户人家,正在做着午饭,不由自主的谈论起了这件事。 “刚刚听到外面的百达通说,又要征兵入伍了,应该又要打仗了,真是没有几天安静日子,打个没完没了。” 这户人家有个小儿子,如今才十三出头,听到入伍,心情很激动,紧着跟娘说:“娘!我想入伍,我想当个大将军!” “我是你爹,你好好在家待着照顾你娘,入伍没有你的份!” 说着说着,外面晃悠悠的来了两名士兵,大声喊道:“请问房内是否有人?”说罢,便急促的敲了敲门。 开门后,才知道是来征兵的。 两名士兵看了看问道:“你们二人谁去?王上有命,家中两男可以留一人照顾家里,家中小于十岁可以免征!” 士兵看了看这个男娃笑道:“你应该够岁数了!” 正当嬉笑时,男娃突然张嘴,那稚嫩的话音显得那样铿锵有力。 “我愿去!我爹留在家中照顾我娘!” 两名士兵目瞪口呆的问道:“这是为何?你爹正值壮年,入伍有何不可?难不成你照顾不了你娘?” 男娃仰着脖子说道:“身逢乱世,当以自强不息,我爹会做饭,我不会;我爹会照顾娘,而我只能给他们徒增负担;我爹能做的事很多,而我更不会;但是我知道,我一定会为了部落献出一片力!” 男娃说话声音震耳发聩,让他的父母顿时泪流满目。 两个士兵听后,心中热血沸腾,说罢,就要领着男娃出去。 可作为父亲的,始终不愿自己的儿子出去出生入死,还是有些舍不得,拽住男娃的衣角不放。 其中一名士兵笑道:“还请您放心,这次领兵出征的是司马彦,国侯大人,定不会让你的孩子出事。” 父亲听到是司马大人,放心了一点,最后还是依依不舍的目送他们离开了。 而吐蕃此时的新兵军营就设立在吐蕃主城的城墙之下,虽然吐蕃很小,但是地域分布很均匀,司马彦将军营设立在城墙之下,也是想让这些新兵们更能体会部落的重要性。 军营虽然设立在城墙之下,但为了避免不打扰城下的居民生活,只是设立了一座军营帐篷,而这座帐篷,是为了让新兵来报道的。、 真正的训练基地则是在主城之外的一座城郡中。 司马彦在帐篷外,站在街市两端的中央,看着面前的这繁荣景象,思绪万千,他此时此刻也没有万全的把握能成功的征调二十万兵马,只是望着前面,那种望眼欲穿的感觉或许只有他才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