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9章 姜大爷 (第2/2页)
” 江瑜大笑:“您放心,片酬肯定能让您满意。” “你预算多少啊?”葛尤问。 “什么叫预算?”江瑜反问,“我就想真心实意地拍一部好电影,要在乎预算,那还叫有诚意吗?” 葛尤一时还真被问住。 另一边,姜闻就差没拉江瑜拜把子了,这番话可太对他的胃口了。 《让子弹飞》请了两大影帝,总计投资2000万美元,相当于一亿两千万,也就是说必须得达到三亿票房才能回本。 要知道在2008年,全年票房冠军《赤壁上》,也不过才三亿一千万票房。 谁敢轻易地给他这个投资? 万一又像《鬼子来了》那样被毙了呢? 面对这么一主儿,哪个投资人都得打怵。 所以姜闻这段时间,为了拉投资,可真没少受冤枉气。 现在看见江瑜,竟然生出了几分知己之感。 江瑜感受着姜闻的热情,擦擦额头上那并不存在的虚汗。 还好他当年看了不少姜闻的采访,没想到现在竟然用上了。 他倒是不排斥和姜闻拜把子,谁让嫂子那么漂亮,还会做饭呢。 三人又闲扯几句,嫂子们已经收拾完饭菜上桌了。 简单地吃完午饭,两个嫂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侍弄些花草,江瑜、葛尤三人却来到了书房。 “老弟,你这个剧本好是好,但是……” 凡事带了“但是”这两个字,不管前面夸得有多好,重点其实都在“但是”后面。 江瑜虚心道:“你说。” 姜闻道:“你最好找个好点的副导演,帮你把分镜头好好规划规划。” 一顿饭的功夫,他把江瑜的底也摸得差不多了。 这小子确实挺有才华,也很有想法,但毕竟太年轻,在拍电影上,其实并没有太多经验。 要知道电影并不仅仅是为了讲一个故事,它还是门视听艺术,得讲究声音和镜头。 前者如《功夫》,里面的声效简直绝了,仿佛给耳朵按摩一样。 后者如《一代宗师》,每一幕都仿如油画,艺术含量得有三四层楼那么高了。 姜闻到底成名多年,在天朝算是水平最顶尖的那一拨导演了,一眼就看出了《驴得水》这个剧本的问题: 场景太单调,来来去去都在那一个学校,两间教室里拍摄。 倒也不是说这样拍不行,但是想走刷奖路线,那几乎是不可能了。 除非能有一个碉堡的摄影师,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把镜头玩出花来。 原时空《驴得水》其实也是这个毛病,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就在于电影镜头感太弱,话剧感太强了。 江瑜在写剧本的时候,难免会把这个问题带过来。 但无论是以他的水平,还是以罗新等人的水平,几乎都不可能解决这一点。 “那您有好的摄影师,给我推荐一个?” “有啊,我的摄影师,赵飞,在业界那是这个!”他竖了下大拇指。 江瑜并没有听说过赵飞这个人,葛尤随后给科普了一下他的履历,江瑜便知道这又是一位大神了。 这位爷曾当过《大红灯笼高高挂》、《荆轲刺秦王》和《太阳照常升起》的摄影师,而这三部电影,无论是镜头还是配色,都是最顶尖的。 观众往往会以为这是导演的功劳,但其实一部好电影的诞生,根本离不开这些优秀的幕后人员。 导演更像是一个项目管理,将这些资源和大神,组合到一起,干出一份了不起的事业来。 江瑜笑道:“那可太好了,您给我介绍介绍?” “不敢,你自个儿找去。”姜闻直接拒绝了。 江瑜道:“不白介绍,你在电影里给我弄个小角色就行。” “嘿,这是你求我,还是我求你啊?你以为我这电影是大白菜呢?” “莪有钱呐,你要是缺投资,我给你凑个一千万够不够有诚意?” 姜闻奇怪地看着他,“你发烧了?” “没有啊。” “富二代?家里有矿?” “也没有啊,我农村人。” “那你钱多烧的慌,才多大年纪就敢投资电影?” 江瑜笑道:“我要是不自己投资,今天还当不上导演呢。” 姜闻这才知道,原来这小子拍电影,全是自个儿掏腰包。 “你没找投资人啊?” “找了啊,”江瑜道:“他们愿意投就投,不愿意投拉倒,反正缺多少钱,我自个儿补上。” “你牛!”姜闻忍不住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这次是真心诚意的。 在这圈子里,敢自己投钱拍电影的,要么是愣头青,要么就是真有本事。 这小子比他想的还要生性。 江瑜哈哈一笑。 在姜闻看来,投资《让子弹飞》是一件风险巨大的事情。 可在江瑜看来,这根本就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而且还能进去混个角色,简直赚大发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