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三章 兔死狗烹,小林宝宝 (第2/3页)
......皇宫,上书房,灯火通明。“臣贾瑜,参拜陛下。”“平身,赐座。”贾瑜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坐稳,戴权便上前一步,打开一道黄色的圣旨,用尖锐的公鸭嗓子叫道:“贾瑜接旨。”他只好重新跪下,心里多少有些忐忑,毕竟这大晚上的,他要是突然下令把自己拖下去砍了,自己也毫无办法。“即日起,皇城司改名锦衣卫,由贾瑜任指挥使,正三品,李纵任同知,从三品,朱全任佥事,正四品,设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对内,掌管诏狱,下辖两个千户,位怀清任镇抚使,北镇抚司对外,下辖七个千户,柳湘莲任镇抚使,二者皆为从四品,每个千户设正五品千户和从五品副千户各一人,百户正六品、试百户从六品、总旗正七品、小旗从七品,另设火器营,定员五百人,均配备改良火枪,所有兵士称校尉,穿飞鱼服,配绣春刀,可以抓捕任何人,进行不公开审讯,包括皇亲国戚,只需向朕一人负责,钦此。”不必奇怪景文帝为什么会知道锦衣卫这个名词,贾瑜那天晚上夜宿东宫的时候和陈贤提及过,他一番高谈阔论,痛陈厉害,让陈贤大加赞赏,心动不已。他当时想用“大梁安全局”或者“大梁神盾局”来给这个全新的特务组织命名,但陈贤并不喜欢,他只好把“锦衣卫”给抛了出来,没想到立刻就得到了认同。贾瑜由正四品连升两级,变成正三品,从此以后正式迈入朝廷重臣行列。大梁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正三品及以上的官员才能被誉为“朝廷重臣”,他们身居要职,手握大权,多为各级部门衙门的一把手或者二把手,比如说五寺的寺卿和六部的侍郎,正七品以上被称为“朝廷命官”,这里面涵盖的官职犹如满天的繁星,实在是太多了,这里不做赘述。“臣贾瑜接旨。”景文帝见他欲言又止的样子,笑骂道:“怎么,升了官胆子反而更小了?有什么话就说,扭扭捏捏的,成何体统!”贾瑜提议道:“陛下,臣有一策,不如在十道的治所各设一个千户所,为总部,在各府设一百户所,为分部,独立于当地官僚体系之外,不受地方官员节制,用以监视和震慑他们,一旦证实贪赃枉法,欺君害民之举,便依照律法,奉天罚罪,以免他们觉得天高皇帝远便可以为所欲为,各道千户直接向您呈交密折,如此一来,哪怕是相隔万里,您也能对各道府县的真实现状和发生的中大事件了如指掌,另外,为了避免这些外放的千户和百户被金银美色腐蚀,和贪官污吏们沆瀣一气,狼狈为jianian,臣会另外成立内卫,各道总部驻守十人,各府分部驻守五人,若是发现他们自甘堕落,辜负皇恩,便以锦衣卫家法严惩不贷,臣会精心挑选,争取每一个千户和百户都是刚正不阿,忠心耿耿之辈,臣拳拳之心,肺腑之言,请您考虑。”“如此一来,就要增兵了。”贾瑜继续道:“陛下,不必增兵,臣觉得兵不在多而在精,锦衣卫的职责是针对贪官污吏和叛贼逆党,不需要那么多人,如果真发生大规模变动,各道还有驻军可以镇压,轮不到他们上阵,拿江南东道来举例子,治所金陵府驻扎一百人,临安、扬州、宁波、绍兴、台州、金华、衢州和严州八府各驻扎五十人,除去内卫的五十人,刚好五百人,不过可以允许他们自行招募同等人数的帮闲,协助他们打探消息和办桉抄家,月俸为校尉的一半即可,十道共有七十二府,全加起来也不过四千人,剩下五千人全留在京城里,分为五个千户,南镇抚司一个千户,北镇抚司四个千户,内卫和火器营独立于两司之外,由臣单独指挥,臣明天会从原皇城司高级军官中挑选出二十人,让他们带着个人履历面见您,如果您觉没有什么问题,他们这几日就可以带着手下军官和校尉到各道治所开设衙门,就任千户和副千户。”“很好的建议,就按你说的办吧,副千户以下的各级军官由你任命,你办事朕放心,朕不过多干预,不过看守四座主城门的职责要移交给中央御林军,你们锦衣卫从此专门替朕刺探情报、执掌宫禁、策反敌人,调查、抓捕、审问、惩处贪官叛党,正三品以下官员可以先斩后奏,必要时,还可以不经过朕的准许就先抓人。”“臣领命。”景文帝走到剑架旁,把上面那柄天子剑拿了下来,亲自将其挂在他的玉带上,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不器,外面有很多人说你是佞臣,朕不这么认为,朕虽然称不上是明君,但也不是昏君,谁忠谁jianian,孰优孰劣,朕一看便知,你要忠于职守,永保初心,莫要辜负朕对你的信任和期望,兔死狗烹这四个字永远都不会发生在你的身上,这个笑话,他们看不成。”贾瑜再次跪了下来,拜了拜,郑重道:“臣定当竭力报效君恩,至死方休。”肩膀虽然被轻描澹写的拍了几下,但对于贾瑜来说却是重于泰山,有着特殊的意味,更别提景文帝还亲自给他挂剑了,这让他很是诚惶诚恐,受宠若惊。至于这个承诺,贾瑜不会全信,人都是会变的,不仅仅是别人,他也会。“嗯,回去吧。”“臣告退。”......宁国府,宁安堂。“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一个小厮冲到内仪门口,大声呼喊了几句,堂内众人悬着的心顿时落了下来,见贾瑜满面笑容,完好无损的大步走来,林黛玉长舒了一口气,慢慢坐到椅子上。“老太太,老爷,您二位怎么来了?”贾母满脸疲惫,双目无神,坐在太师椅上,没好气的说道:“谁愿意来,还不是因为担心你,大晚上的被叫进宫里。”贾政满脸焦急,连忙问道:“瑜儿,圣上急召你进宫,是出了何事?”贾瑜解下玉带上的天子剑,展示给众人看,得意道:“老爷不必担忧,是大好事,我又升官了,从正四品变成正三品,以后也能拍着胸口说我是朝廷重臣了。”“正三品?你不在皇城司任职了?”贾瑜不便在这件多少有些隐秘的事上多说,随口道:“以后没有皇城司了,陛下将其改组为锦衣卫,令我任指挥使。”贾政大概猜出这闻所未闻的锦衣卫是做什么的了,心中不禁有些忧虑,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转身回去了。贾母紧随其后,在李纨和鸳鸯的搀扶下离开了,王熙凤故意落在后面,夸道:“二弟,你可真厉害,起步就是正五品,没想到这才刚过大半年就正三品了。”“全凭圣上提携罢了。”王熙凤把他拉到一边,小声道:“二弟,嫂子我终于有了,等生下来后就放在你身边养,你也收他做徒弟,教他学问,你虽然还没有孩子,但挺会带的,把他交给你,我就算是立刻死了,也能放心。”“恭喜嫂嫂了,不过我不能做她的师父,我怎么能收侄女做徒弟呢?”王熙凤在他肩膀上轻轻打了一下,哼道:“你怎么就知道就是女孩子?”贾瑜忽然发觉自己这句话说的很不对,整个贾家谁不知道她想儿子都快想疯了,她若是当了真,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