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红楼来_第三百五十六章 小年已过,出征在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六章 小年已过,出征在即 (第2/3页)

的伤口,周围的行人齐齐惊呼,吓得四散而逃。

    几个在街面上巡逻的五城兵马司兵士义无反顾的挥舞着佩刀一拥而上,只叹武艺低微,不仅没有擒住刺客,还在瞬息之间被重伤了两人,贾瑜看着摔落在地上,沾满灰尘的草靶子,痛心疾首道:“你们不知道这是我买给我夫人吃的吗!?”

    他抽出金带上的雪,冲上前一剑将其中一个刺客砍翻,复一剑,送其归西,另一个见大势已去,大喊一声“苍天无眼,不使我报仇雪恨!”,随即举刀自刎。

    黑紫色的鲜血从触目惊心的伤口中喷涌而出,很快便流了一地,散发着刺鼻的血腥味,贾瑜疼得龇牙咧嘴,从裤腿上撕下一块布裹住小臂上往外汩汩冒血的伤口,用刺客身上的衣服把雪擦干净,将其收入剑鞘,在草靶子上找到一根还算干净的冰糖葫芦,用糖纸包好塞进怀里。

    锦衣卫一大群校尉将贾瑜团团围住,警惕的盯着四周,其中一个试百户单膝跪地,抱拳道:“大人,此地凶险,请您先行离开,剩下的交给卑职们来处理!”

    “此人临死前说要报仇雪恨,可见我是他的仇人,我得罪过的人比翠华山上的油松树还要多,让我生气的是,这可是我第一次被人刺杀啊,他们竟然如此的潦草,一点都不严谨,躲在暗处以强弓劲弩袭击我,或者在刀口上喂剧毒,成功的几率岂不是更大?这两个蠢猪,死的不冤。”

    试百户:“......”

    众校尉:“......”

    ......

    皇宫,上书房。

    景文帝罕见的没有批阅奏折,而是在笑语盈盈的和李基闲谈,言语中不乏对此次覆灭安南国的期待,若真能把它改造成一个规模远超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巨大粮仓,那绝对是一件史无前例的丰功伟绩,一想到亿万百姓自此以后都能吃上最便宜的米,他就激动到整夜整夜的睡不着。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du.】

    终归到底,人还是要靠粮食存活下去的,谁能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让天底下再无一个饥民,谁就是千古一帝。

    “爱卿啊,你说说,如果他此番真的灭了安南国,朕该封他何等爵位才好?”

    李基捋着雪白的胡须道:“自然是侯爵,否则不足以彰显这彪炳千秋的功德,他虽是副将,但计策毕竟出于他之手。”

    景文帝忧心忡忡道:“古来灭国者,当封国公,昔日安平伯赵恭打下高句丽,高祖封其为申国公,朕知道他不是贪图名利的人,但也不好恩赐太低,不然世人和史书会言朕赏罚不明,苛待功臣,如此一来,谁还愿意以死为国效力?可要是封了国公,他将来再立下灭国之功,朕只能封他为郡王了,这不是保全他的办法啊。”

    “陛下,老臣尝闻,汉代侯爵中以冠军为首,比以虢、虞、淇、邓、郧等小国做封号的国公还要尊贵,老臣又闻,贾指挥使在江南指挥玄策军作战时,常常身先士卒,首当其冲,可谓是勇冠三军,兵士们因此士气大振,将倭寇打的节节败退,封他为冠军侯,方为一桩传世佳话,还能起到鞭策的作用,鼓励他早日像霍景恒那般封狼居胥,窦伯度那般勒石燕然。”

    景文帝抚掌大笑道:“爱卿言之有理,朕亦做此想,他若有朝一日替朕灭掉蒙金,朕再让他恢复他家祖上的荣光!”

    戴权走进来躬身道:“万岁爷,贾指挥使刚才在朱雀大街遭遇了刺杀。”

    景文帝豁然变色,一直沉默不语的许皇后急问道:“他人呢,有没有事?”

    “只是左手臂受了点轻伤,两个刺客一个被杀一个自裁,他已经回到了宁国府”,戴权把贾瑜当街说的话复述了一遍。

    “那就好,让北镇抚司去查,胆敢在天子脚下当街刺杀朝廷重臣,何其狂妄,视大梁律法和朕之龙威为摆设乎?”

    “是。”

    ......

    荣国府,林黛玉院。

    贾瑜见房门紧闭,便来到窗户处,看见地板上放着一双鹿皮小靴子,会心一笑,单手撑着窗台,直接翻了进去。

    蹑手蹑脚来到床边,林黛玉正平躺着,她脸上盖着一条绣着牡丹花的水绿色丝巾,整个人笼罩在一片清新澹雅的香味中,贾瑜握住她的小手晃了晃,轻声道:“好meimei,醒醒,看我给你买了什么。”

    林黛玉扯掉丝巾,露出一张含嗔带怒的小脸,眉眼如画,吐气如兰,冷笑道:“哟,我还以为你飞到天上陪嫦娥去了,还来找我这个凡女做什么呀,去去去。”

    “嘶~”

    贾瑜倒吸一口凉气,疼的直皱眉,林黛玉这才发现他左手臂上缠着厚厚的纱布,大惊道:“瑜儿,你怎么了!”

    “在街上遇到了两个意图让我英年早逝的刺客,没事,小伤而已,不足挂齿”,贾瑜揭开冰糖葫芦上的糖纸,笑道:“这是我第二次买零嘴儿给你吃,第一次是那个芝麻元宵和酒酿圆子,你还记得不,快两年前的事了,你尝尝,可甜可甜了。”

    林黛玉又感动又心疼,哪里还有气,抓着他的小臂翻来覆去的看,啜泣道:“你总是这样,从来都不给我省心。”

    贾瑜不说话,将冰糖葫芦递到她的樱唇边,满脸的坏笑,林黛玉羞恼不已,都什么时候了,还想那种事儿,但她还是轻启樱唇,露出几颗如白玉般纯净无瑕的贝齿,将最前面的冰糖葫芦纳入檀口中。

    乖巧的小模样让贾瑜大为怜爱,摸了摸她的发髻,问道:“meimei,甜吗?”

    林黛玉点了点头,慢慢的咀嚼,慢慢的咽下,贾瑜对她灵活的小舌头赞叹不已,鹌鹑蛋那么大的冰糖葫芦在她嘴里转了几圈就变成了几颗山楂籽,这都是练出来的啊,看来以后还得继续教她才行。

    吃完冰糖葫芦,林黛玉打了一个饱嗝,自知失态的她捂住脸,趴在锦被上,两条纤细、笔直、修长的腿一阵乱蹬,扭动着小身子,嗯嗯唧唧的撒起娇来。

    贾瑜忍不住笑出了声,林黛玉娇嗔道:“呆子,都怪你,哎呀,你还笑!”

    “我的错,不笑了不笑了。”

    贾瑜干净利落的认了错,脱掉靴子和身上的长袍,爬上闺床,把她抱在怀里,在他的睡前故事中,林黛玉缓缓闭上美眸,呼吸平稳,进入了香甜的梦境。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灵落进屋里,贾瑜可以清晰分辨她脸颊上软软的、短短的、澹黄色的汗毛,长长弯弯的睫毛微微颤抖着,婉约明媚,煞是动人,多么美好的一个女子,恰似一朵刚出岫的轻云。

    ......

    时间好比白驹过隙,眨眼便是年关将至,整个京城笼罩在节日的喜悦中,宁荣两府也不例外,府内府外搭彩悬花,下人们往来奔走,为明天的除旧迎新做准备。

    宁国府,账房。

    林黛玉和薛宝钗把算盘珠子拨的啪啪响,对着账本,一笔一笔算着一年以来所有的支出和收入,四个账房先生低着头的站在一边,眼帘都不敢抬,以待垂问。

    贾瑜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有滋有味的喝着热茶,吃着风干栗子,笑眯眯的看着严肃认真的娇妻美妾,史湘云和薛宝琴一左一右给他捏着肩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