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八章 引狼入室,苗族少女 (第2/3页)
修整一个月,养精蓄锐,所以对安南的入侵战争大概会在四月份全面展开。 行军过程中难免会有兵士因为各种伤病或者做了逃兵而减员,能坚持到最后的都将会得到rou体和灵魂的双重洗礼。 朝廷早在三个月前就向一路上会路过的府县下达了命令,竭尽所能为天策军提供粮草和柴火支持,包管八万五千人吃喝拉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当地百姓来说将会是不小的负担,可也没有办法,人得吃,马得嚼,等打赢了这场国战,全天下的人都能受益,吃上最便宜的稻米。 当一面绣着一个“贾”字的帅旗竖立起来的那一刻,贾瑜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扑面而来,犹如背负一座泰山,沉重到喘不过气来,说到底,他只是个刚满十八岁的年轻人,何曾统领过这么多兵马。 他主要担心兵士们途径府县村镇时,会擅自离队强抢民女和劫掠民财,若是那样,“仁义之师”的名号可就土崩瓦解了,因此他三令五申,严禁扰民,违者一律就地斩首示众,不拘何人,绝不宽纵。 ...... 在冬季行军不是一个明智之举,不说别的,湿滑的道路和寒冷的夜晚足够人喝上一壶的了,但扬州大营和威海水师已经在南宁府集结完毕,枕戈待旦,磨刀擦枪,只待主力部队到来,战事迫在眉睫,不容耽搁,这是万般无奈的下下之策。 入夜,渐微凉。 乌鸦旋天,寒星万点。 大军在一片平坦的河谷安营扎寨,四周的崇山峻岭能遮挡住寒风,送走带着几十车猪羊米面来慰军的某县县令后,贾瑜回到了住处,为了不给后勤部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他制订了如下两个规定,责令全军将士,不论是将领、军官还是兵士皆要服从,否则军法从事,严惩不贷。 第一,所有的兵士,不分兵种,都要随身携带可以食用三天,由馍、炒面、rou干组成的应急口粮,这样在前不着府,后不着县时不至于断了补给,没有东西吃。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所有的军官和将领都不准带仆人伺候,更不准大包小包的带行李,这是去打仗,不是去旅行。 尽管这两个规定引来了诸多不满,但鉴于他的地位,众人都不敢说什么,而且讨好和服从他能得到不少的好处,傻子才会和他对着干,更何况他是以身作则的,并没有仗着统帅的身份去搞特殊。 “末将参见副帅!” 副将和柱国一样,以左为尊,在国朝,统御五万及以上兵马的将军可以被称为“元帅”,贾瑜做为天策军的的二号实权人物,自称“本帅”是没什么问题的。 见贾瑜走过来,坐在火堆旁边交谈的牛振和柳平等人纷纷起身行军礼,他们右手握成拳,手背朝上,重重的砸在左胸上,身上的甲胃哗哗作响,气势十足。 贾瑜还了一礼,解掉腰间的天子剑,将其递给寸步不离的贴身保镖张英,这家伙力大无穷,武艺和李纵不相上下,而且为人憨厚,心思简单,把他当成主人般真心侍奉,有他在身边保护,柳湘莲和位怀清就可以下去带兵,亲临一线了。 在营地巡视了一圈的牛继宗刚好回来,他搓着手汇报道:“副帅,没有一个掉队的,儿郎们都说您发明的绑腿好用,走了四十里路也不觉得累,”,他从怀里摸出一只小酒囊,拔开盖子后又放了回去。 “本帅知道走了一天的路,浑身酸软,晚上喝几口酒解解乏是一件美事,但行军途中不得饮酒是军中历来的法章,因为喝酒容易误事嘛,牛将军,下不为例。” “末将知错,没有下次了。” 牛继宗从来不以年龄小而对贾瑜产生轻视之意,他对贾瑜佩服的五体投地,不单单因为他是开国一脉继北静王水溶后的新一代领头羊,更是被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所深深折服。 贾瑜“嗯”了一声,手里捧着一本《孙子兵法》看的津津有味,他的私人行李很简单,只有一箱换洗衣物、一小箱洗漱用品、一小箱书,除此之外,别无它物。 闲来无事,贾瑜跟他们说起了《西游记》的故事,绘声绘色,妙语连珠,旁听的将士越来越多,很快便将方圆十丈内围的水泄不通,管它听不听得清,听不听得懂,这种难得一见的热闹不凑白不凑。 虽然他年纪小,资历也不高,但仅凭平易近人,赏罚分明,与他们同吃同住这几点,就足矣收获兵士们的认可和尊敬。 三打白骨精后,精彩纷呈的故事戛然而止,贾瑜笑着说道:“夜深了,大伙儿都回去歇息吧,明天早上还要继续赶路。” 众人意犹未尽的散了,贾瑜独自一人登上高高的山岗,负手眺望远处模湖不清的神京城,寒风鼓动着他的衣袍,萧瑟且落寞,一刻钟后,他回到自己的小帐篷,蜷缩在用特制的睡袋里,怀着杂乱无章的思绪,拥着皎洁清冽的月光,沉沉睡去。 ...... 神京城,荣国府, 林黛玉院,卧房。 铜皮火炉里四块橙红色的蜂窝煤源源不断的向房间里输送着热量,屋外北风呼啸,屋内却温暖如春,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城里城外的千家万户,上到王侯将相的深宅大院,下到平民百姓的寒舍茅屋,前者鼓乐齐鸣,载歌载舞,后者老婆孩子热炕头,各有各的安稳,各有各的幸福。 林黛玉依偎在薛宝钗的怀里,小声问道:“宝丫头,你说他到哪里了呀?” “天策军中午才正式开拔,到现在能走四十里地就不错了,怎么,你想他了?”,薛宝钗此时的动作和贾瑜如出一辙,不知道他看到后会不会生出被绿了的感觉。 林黛玉小脸蛋红扑扑的,打开她不安分的柔荑,掩住胸口,娇嗔道:“我是让你来陪我说话的,不是让你来欺负我的。” 薛宝钗朝她的耳朵吐了一口热气,附耳道:“林丫头,他不在家,我们应该互相照顾对方,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她所说的这个“照顾”相信各位读者老爷都明白是什么意思,林黛玉脑海中闪过一幅不堪入目的画面,她捂住耳朵,摇了摇头,啐道:“我呸!宝丫头果然不是好人,我以后再也不叫你来陪我睡了!” 说完后起身欲走,薛宝钗拉住她细细的胳膊,低声道:“我听说纹丫头和绮丫头说,珠大嫂子经常和后廊的娄大嫂子同床而眠,你说她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或者说她们在私底下偷偷摸摸的做了什么好事?” “疯了疯了,真的是疯了!” 林黛玉无力的推着越凑越近,摩拳擦掌,一脸坏笑的薛宝钗,心里全都是引狼入室的后悔,但这时候想跑却是来不及了,在一声尖叫中,她落入了魔爪。 隔间里的紫娟竖起来耳朵仔细听了一会儿,转头看向四仰八叉趴在床上呼呼大睡的雪雁,叹了口气,又看了看睡姿优雅,正在轻声呓语的药官,眼前一亮。 ...... 一个月后。 大军抵达黔中道施州府境内,连日的大雨导致山洪爆发,绕路的话要多走好几天,加上人困马乏,贾瑜斟酌后决定就地修整五天,并派右哨营三千将士协助当地官府和驿站抢修被泥石流冲毁的官道。 在他的百般约束下,路上并没有出现一例兵士袭扰百姓的恶性事件,不过还是有一百多名兵士因伤病无法继续前行,只得留在各府县治病,然后病愈后自行结伴返回京城,另有十几名兵士死于坠崖、落水和蛇咬,这都是无可避免的事。 中军大帐。 贾瑜坐在蒲垫上给景文帝写密折,张英持着混铁棍站在台阶下,各级将领们肃穆而立,站成两排,等待他的将令。 “报~” 一个中军小校一路小跑而来,单膝跪地道:“禀报副帅,大门口来了一个苗族的女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