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4章 整合大别山 (第1/2页)
德安府,一府六县,在楚王的搜刮下,几乎已经徒有虚名了。 但王学军给的官也太少了吧。 王学军诚恳道:“但你虽然隋州的父母,不过你不能到德安上任。” 其实黄启军想上任也上任不了,因为现在德安,名义上,归隆武朝胡广总督何腾蛟管辖。 又被实际的大清八省总督佟养和占领。 现在新明的知府想去做堂,任何一家,都绝对不会允许的。 “所以你的任务,就是盘踞在这大别山中。一个是在江西湖广,招揽百姓。一个是让他们和当地百姓一起在大别山中结寨屯田。” 黄光启就伸出脑袋询问:“王爷不带领王师收复失地吗?” 黄启军的眼神里就流露出了一丝轻视。 王学军笑笑:“黄大人,你给黄将军解释解释。” 事情这么多,哪里有功夫和他废话,黄启军就一句:“力有不给。” 王学军就一拍手:“黄大人的这句话切中要害。通过确山一战,我虽然重创了满清,但仅仅是重创而已。在满清那广阔疆域庞大的人口面前,并没有改变整个天下的格局。 所以现在我的立足根本,就是稳扎稳打,彻底的收复河南。 那么湖广江西,这三五年之内是不太可能收服的。 所以我们只能经营大别山区,一来是吸引湖广和江西的百姓到这里避难,修养民力。 还有一点就更重要了,那就是让你为我在河南的未来战斗,屏障南方。同时又要做威胁南京的一把匕首。让江南的统治中心南京,时刻在你的剑下瑟瑟发抖。” 这是三省交汇之地,山里的百姓穷困,但又民风彪悍。 民风彪悍这句词的人话就是,谁也不服谁,自己就是老大。 一旦有一点点小小的矛盾,那就是能用拳头解决的坚决闭嘴不吵吵。 黄启军就有些为难:“王爷,事涉三省,在国朝的时候,各省官员就不互相统一。为了实现王爷这么大的格局,下官人微言轻,恐怕不能实现王爷交给我的任务。” 然后话锋一转:“荆王在这地区素有贤名,士绅百姓无不感佩。而他又是大明真正的王爷,三省的官员也一定听他调度。下官看还是请荆王主持大局的好。” 王学军无奈摇头:“我何尝不想如此安排?” “难道王爷担心他有异心?”既然这样提拔看重自己,黄启军就将自己当成了王学军的心腹。 直言不讳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准备劈肝裂胆的谏言。 “我观察了这个荆王,他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也正是因为他没有野心,结果他献出了他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财物,恳请我带他去山东,承包给他100亩土地,要耕读传家。” 黄启军大急:“这个王爷糊涂,在这国难的时候,怎么能追求避世呢?带下官前去劝说,请他出山为皇上为摄政王分忧。” 王学军惋惜的摇摇头:“我已经三番五次的说了,可惜人各有志。 再说了,强扭的瓜不甜,随他吧。” “可是下官的能力。” 王学军就在腰间解下了自己的配剑,随随便便的丢在了他的面前:“我这把佩剑跟着我东挡西杀,也不知道有多少建奴丧命在我的剑下。” “也不知道杀了多少贪官酷吏。” “虽然我的这把宝剑。不能像皇上的上方剑一样但却能避邪。 我就把这宝剑交给你,谁要不服就直接砍了。我想在我的宝剑加持之下,在你的能文能武的能力之下,大别山区将是铜墙铁壁。” 黄启军一把抓住了这把宝剑,就好像抓住了最大的精神支柱,整个人也变得坚毅起来:“下官明白,下官一定能完成这个使命。” 然后虚心求教:“还请王爷指示我的施政。” 王学军就郑重的对他说:“我派来10个官员,他们会交给你咱们新明的所有政策,萧规曹随也就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