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零章 江东猛虎入中原 (第2/2页)
王瑰。 胡母班、吴修、王瑰的目标是袁绍,到了河内,袁绍直接指使河内太守王匡把这三个使节全杀了。韩融和阴修去的是南阳,袁术也把阴修直接杀了,只有韩融因为名声够大,袁术没敢动杀手。韩融知道长安非是可居之地,干脆也没有再回长安,而是直接回了老家颍川,然后带着族人迁到汝南徐璆治下。 董卓派人和谈不成,就凭借大军稳守河南尹,等待讨董联军来攻,然而一直到冬天,无论是袁绍,还是袁术,都不急于进攻,只是一个屯兵河内,一个屯兵鲁阳,与董卓遥遥对视。 讨董联军接近一年的时间,除了曹cao来过一次,其余的人马全部按兵不动,酸枣联军又已解散。 董卓迁都之时,把河南尹的青壮已全部迁走,该挖掘抢掠的财物也都抢光了,数万大军驻扎在河南尹,已经没什么价值了。 而且河南尹已经被董卓弄成残破焦土,根本无力奉养大军,董卓就准备彻底放弃河南尹,全军退入关西。只是董卓也不准备,悄无声息的撤走,临走之前,总要给二袁一些教训。 董卓首先想突袭的是孙坚,讨董联军中,唯一真正的武人,就只有孙坚一个,其他的都不足道。 此时,孙坚驻扎鲁阳,董卓率领步骑数万猝然而至,却见孙坚并未慌乱,守备齐整,也没兴趣攻伐坚城,就直接退走了。 孙坚这里有章法,屯驻河阳津的王匡,就差远了,直接就被董卓突袭而破,全军大败。 讨董联盟军事上没啥能力,但玩政治手腕一个个却是娴熟的很,董卓迁都,实际上就是让出了在中原的主导权。袁绍就开始想着要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抢夺中央大权。为此甚至污蔑刘协不是刘宏的亲儿子。 不过袁绍这种想法,第一个不同意的就是袁术。不过袁绍掌控的是冀州,紧邻幽州,就直接想去说服刘虞,但刘虞坚决不答应,此事才无奈作罢。 袁术知道,自己的影响力赶不上袁绍,干脆就让孙坚向洛阳进兵,意图以此与袁绍争夺在联盟中的话语权。 于是孙坚移兵梁县,却被徐荣击败,不过徐荣仍然是一胜即走,并未赶紧杀绝,但孙坚也折损了很多人马和部将,颍川太守李旻就在这一战中被生擒。 曹cao之前被徐荣所败,靠着曹洪让马逃生。这次轮到孙坚,是他的部将祖茂带上了孙坚的赤罽帻,引开敌兵,才让孙坚逃了出来。 其后孙坚收拾残余兵马,再次进军到梁县的阳人聚,董卓下属的胡轸督步骑五千来攻,但胡轸与军中的骑督吕布不和,军阵混乱,被孙坚抓住机会击败,并斩杀了军中的董卓部将华雄,就是三国演艺中被关二爷温酒斩杀的那位。 阳人之战,终于让孙坚一雪前耻,也是讨董以来,联军取得的第一场胜利。之后,孙坚继续向洛阳前进,董草亲率兵与孙坚交战。 此时董卓已经在布置全面撤退,迎战孙坚不过是亲自垫后而已,不久董卓就全军撤入了函谷关,并在弘农屯下重兵之后,自己回了长安。 董卓主动撤退,孙坚得以光复洛阳,但洛阳已经彻底残破了,孙坚也只能把被董卓掘开的历代皇陵略微修葺,也就撤回了鲁阳。 不过孙坚攻入洛阳,也不是毫无所得,他居然在废弃的皇宫之内,找到了皇帝的传国玉玺,他赶紧悄悄收起,根本不敢声张。 哄哄烈烈的讨董,至此就彻底结束了。 盘点一下这个讨董联盟,关东联军的战绩。兖州军,只有曹cao打了一个成皋之战,却被打的几乎丢光了自己所有家底;豫州军全程毫无建树,基本就是个老六;屯在河内的王匡,被董卓击破;三路军马可以说是毫无战功。 唯一能撑门面的,只剩下南阳孙坚这一路,但真正的胜利只有阳人一战,对手却只是五千步骑,领军将领还是内部失和。 至于董卓亲自与孙坚的一战,后世历史上记录了“董卓败”三字,但看看董卓退入函谷关后,能在弘农留下重兵,自己施施然回去长安,这董卓之败有几成含量,就一目了然了。 抛掉那些战役过程细节的华丽记载,看看这些最干枯的统计,除了“呵呵”,还能对讨董联军,做什么评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