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揍崇祯开始_第111章 连续的震惊,他傻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1章 连续的震惊,他傻了! (第1/2页)

    这名女冠让杜风雨等人在原地稍等,她冲进观中去通报。

    杜风雨自然不会有什么不友善的举动,因为他隐约感觉到,在这周边山林有好几处威胁。

    作为久经风雨之人,他知道如果不是弓箭那就是火枪。

    不一会儿,刚才那名女冠,就出现在他们面前:“观主要见你们,等我来吧!”

    杜风雨赶紧跟上,他知道,让自己亲自来拿的东西肯定是很重要的东西,种子,什么种子?

    这确实有点耐人寻味!

    在这一路走来,陈秋的种种,处处都想在人先,就好像没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而让陈秋如此慎重,如此看重,要杜风雨亲自入关偷偷潜行到此来找的种子。

    肯定很重要。

    而这个地方也不简单,看似只是一个道观,但实际上,到处都有凶险。

    一进大门,虽然道观里看不见别的什么人,但是那种看猎物一样的窥视,始终存在。

    这样的地方,如果是自己来守,以道观这个建筑物再加上山林以及最重要的地道。

    便是五百大军,也不一定能够攻得下这里。

    当然,这只是他在辽东经历过几场大战之后,得出的感悟。

    可是从刚才上山到现在,时刻被当成猎物来窥视,由此可见,对方对这片山林的掌控,比他想象中要好。

    他们这三十人,其他人都被安排在前院,有茶有水有凳子,杜风雨被请进中院,那里已经有一个身穿素色道袍的女子在等着他。

    一眼看去差点就拔不出来,他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就没有见过如此之美的女子。

    他以前只听说,书中称赞有如玉美人之言,始终认为那是书生臆想。

    但今日一见此女道人,他才知道,用书中所写如遇美人的溢美之词来夸眼前女子的美貌,终究还是浅薄了些。

    这一袭白衣,说句冒犯点道家的话,这女子穿上一袭白道袍,竟像那如玉观音一般。

    眼眸轻抬看过来时,竟有那秋波荡漾之错觉,如若是旁人,怕已是骨头酥软了些。

    用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来形容此女子,怕是还不够,或者还显得稍微有些词穷。

    虽然还没说话,但此女子光是站在那里,就已经带着些许雍容华贵之气,哪怕仅仅身穿一袭宿舍道袍也挡不住她这宛若天生的气质。

    “见过观主!”

    杜风雨首先行礼,而且执礼甚恭,他不知道此女子是何人,但他知道绝对不是简单人物。

    “杜千户不必多礼,你既然领辽东锦衣卫军务,并且陈大帅放心让你来,那就表示他信得过你,所以我也信得过你。

    但是,你能保证,你带来的那些人,都信得过吗?”

    女道人的声音,果然如那黄鹂鸣柳,犹如那玉珠落盘,清脆有之,圆润也有之,若是心志差上一些,怕是光听声音就已然迷醉。

    以他的定力,在初次听到这声音时,依然还是差点就扛不住。

    杜风雨擦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赶紧点头:“杜某能带他们入关,自然是信得过的!”

    女子点头:“那好,你们来的时间正合适,应该是陈大帅算好了时日。

    不过种子还在地里,你们需要帮着挖!

    因为,地实在是有点多!”

    杜风雨此时终于确定,自己此次入关来拿的,真的是农作物的种子。

    这到底是什么种子,让陈帅这么重视,还要自己亲自入关。

    而种子所在地,居然犹如龙潭虎xue一般,处处透着凶险。

    女道人拿起一个小锤子,敲了一下身边的那个小铜钟,清越响亮的钟声,不说传遍整个山谷,但传遍整个道观,还是可以的。

    然后杜风雨就看到,看似无几人的道观,居然瞬间聚集了五六十个女冠在这中院。

    最为让人称奇的是这几十个女子,居然大多都是妙龄,还每一个都很美!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女子,人人腰间皆带刀配剑,更有甚者还身挎弓箭。

    而且根据她们的行止以及身上那逼人气势,杜风雨完全可以看得出这些女子身上所配的刀剑,并不是装饰,而是真正用来厮杀的。

    这哪里是道观?

    分明便是一处军营,这些人皆是女子为军,居然是用来守种子的?

    这似乎有些暴殄天物,杜风雨心中如是揣测,心中思绪翻滚,突然耳中却传来女道人的声音:“叫上你的人,一起去收种子!”

    杜风雨点头:“是!”

    从道观后门出去有一条路,直通山里,将近百人行三五里,豁然开朗,竟是在此地开辟了一层一层种植了大量作物的坡地。

    女道人把杜风雨叫过去,指着最近的这一畦地说:“这是两分地,种有番瓜两百株,从2月种下的,此前收过少许,但现在地里依然还有不少。”

    杜风雨有点疑惑的问:“何为番瓜?”

    女道人走过去,蹲身从瓜苗处摘了一个硕大的外皮泛黄圆形有棱的大瓜,拎回来放到杜风雨跟前。

    “番瓜又称南瓜,老……陈大帅说,此瓜原产于扶桑大陆,一个大岛,被欧洲人称之为新大陆。

    这个瓜,就是坐船去新大陆的人带回欧洲,然后从欧洲传入南洋。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

    二月下种,宜沙沃地,四月生苗,引蔓甚繁,一蔓可延十余丈,蔓或长一,或长二三,更有甚者长十余个,颇大。

    其子如冬瓜子,其rou厚色黄,不可生食,惟去皮瓤瀹,味如山药,同猪rou煮食更良,亦可蜜煎。

    此瓜一亩可种一千苗,一苗种的好了,可长一到四个以上大瓜,一瓜少则四五斤,重则十余斤。

    瓜rou当菜吃可以,当主粮吃也可!

    只要皮不破,能放许久!”

    杜风雨终于明白,大帅为何要自己亲自来拿种子了。

    他此时嘴角已经有点颤抖:“也就是说,一亩地可种一千株,一株能长一到四个以上,每个瓜,最起码有四五斤以上?

    一亩地少说可长几千斤?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女道人澹然的指了指眼前的瓜地,对他说:“此地种南瓜的所有地块,加起来一共两分。

    只因此地种的精细些,并且根据陈大帅留下的种植宝典,所以种得茂密了些,产量也多了些。

    你们可亲自去收,收完了自然心中有数!

    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